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八大菜系为什么没有北京的京菜?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中国八大菜系为什么没有北京的京菜?背后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319 更新时间:2024/1/16 20:27:26

京菜为什么进不了八大菜系,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饮食有八大菜系,分别是:鲁菜、川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各有各的风味特色,各有各的烹饪技艺,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餐饮化。

在这八大菜系里,没有北京菜,即京菜。

京菜又叫京帮菜,发源于北方菜宫廷菜肴,流行于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那么,京菜进入不了八大菜系,是因为它没有著名的菜肴吗?

当然不是。

京菜里有两大菜肴,闻名天下,妇孺皆知。一是烤鸭,二是涮羊肉。

没错,一提到北京烤鸭,大家的哈喇子就不由自主地流出来了。在1988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相声演员牛群、立山合作表演了一个相声节目《巧立名目》。节目中,一位科长想方设法都要动用公款,来吃上一顿“烤得焦黄焦黄的,咬一口吱吱冒油”的烤鸭,烤鸭的魅力可见一斑。

涮羊肉同样魅力无穷啊。1946年,从德国回到中国,并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的季羡林先生,在短短几天内,就先后到东来顺和东安市场吃了两顿涮羊肉,还感叹万千,“到东来顺去吃饭,羊肉做得真好,心中大乐”“六点我们到东安市场去,我请他们吃涮羊肉,已经十几年没有吃了,真可以说是天下绝美”。

除了烤鸭和涮羊肉,京菜里还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菜肴:京酱肉丝、四喜丸子、清酱肉、清蒸炉肉、板栗金塔肉、紫酥肉、贵妃鸡、炒鸭丝掐菜、八仙鸭子、炉肉扒海参、清燕菜、酥炸银鱼、三鲜酿豆腐、干烧冬笋、三不粘、千层糕、萨其马、萝卜丝饼、麻茸包、酱牛肉、酱肘子、秋梨膏、酸梅汤……

京菜进入不了八大菜系,是因为餐饮店铺不够多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

作为美食之都,北京人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食材,使得北京的餐饮业非发达。

在清朝末年,北京全城人口约120万人,每天要消耗600头猪、800只羊,以及难以计算的大米、面粉、蔬菜、鱼鲜等。北京本身不生产食材,但每天都有海量的食材从华北平原、蒙古高原、津沽码头等地流进来,支撑起百万人口的饮食。这使得北京拥有了成千上万个餐饮店铺,遍及大街小巷,什么“八大庄”“八大堂”“八大楼”“八大居”“八大春”“四大坊…”…这些老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是无数人珍贵的童年记忆。

京菜为什么进入不了八大菜系?追其原因,是因为京菜是“海纳百川”的产物。

从元朝以来,北京一直是都城,每年都吸收大量的人口。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口,带来了他们的口音,又带来了他们的饮食习惯。这使得北京传统的饮食习惯和饮食风俗,逐渐淡化;反过来,外地的饮食习惯和饮食风俗逐渐占据了“上风”,成为了京菜的一部分。

简单地说,许多京菜里的菜肴,压根就不是北京传统饮食。

北京烤鸭、拔丝莲子来源于南京,属于苏菜;四喜丸子、紫酥肉、清酱肉、芫爆肚丝、爆炒腰花、葱爆羊肉等来源于山东,属于鲁菜;元宝肉、蟠龙菜等来源于湖北,属于鄂菜……只有涮羊肉、京酱肉丝、福寿肘子等少数菜肴,勉强算是北京传统菜肴。这样几种菜肴,当然不足以支撑起一个菜系,更别说进入八大菜系了。

北京饮食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来自山东的鲁菜。

山东离北京比较近,在元朝、明朝、清朝时期,大量的山东人在北京开饭馆,将鲁菜带进北京。北京许多有名的饭馆,如“八大楼”“八大居”等,大多数都是山东人开的。

中国八大菜系各有特点,为山东的鲁菜在北京格外吃香呢?

这与鲁菜的风格有关。鲁菜的风格是大方高贵而不小家气、堂堂正正而不走偏锋,是高档菜肴的代表,因此不光是皇宫御厨里爱用山东厨师,就连贵族饮宴、官场应酬都少不了山东厨师的身影。寻常老百姓请客吃饭时,去山东饭馆吃鲁菜,也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于是,京菜在不断地吸收各地饮食精华的过程中,逐渐丧失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更像是一个“大杂烩”——它什么都像,就是不像它自己。这样一来,就难以成为一个独立的菜系。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黄梅戏有哪些艺术特点?唱念方法使用哪个地区的方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方言语系的江淮官话。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有时可根据需要以七字、十字句为框架,字数可压缩或增扩,曲调则常使用垛句。花腔小戏

  •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的由来是什么?又会有哪些气候变化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小暑(LesserHeat)一、小暑节气的时间:每年07月6~8日二、小暑节气由来,小暑节气气候变化,小暑节气介绍: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

  • 俄罗斯族文化 俄罗斯族有何民族工艺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传统文化

    俄罗斯族是一个心灵手巧的民族,其民间工艺十分丰富和发达,富有艺术性和民族风格,对新疆和黑龙江等地的民间工艺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俄罗斯族男性主要从事靴鞋加工、裁剪缝纫和木工雕刻等行业,他们设计制作的男女皮鞋、皮带等品种多样,色彩鲜艳,加工精美,深受人们的欢迎。俄罗斯族女性主要从事编织与刺绣,她们能用各

  • 汉族乐器 汉族古琴对古代音乐有何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古琴是汉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她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实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存见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谱百余种,琴曲达三千首,还有大量关于琴家、琴论、琴制、琴艺的文献,遗存之丰硕堪为中国乐器之最。古时,琴、

  • 阮咸是什么乐器?阮咸是琵琶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阮咸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和文学家,他的琵琶演奏技艺备受赞誉,被誉为“琵琶圣手”。然而,关于阮咸所善弹的乐器,历史上存在着一些争议。据史料记载,阮咸善弹的乐器是琵琶。在古代中国,琵琶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弦乐器,被广泛用于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以及戏曲演唱等方面。阮咸自幼就对音乐情有独钟,精通音律,能够准确地

  • 汉族乐器 隋唐时期的汉族古琴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盛行,琵琶兴起,古琴音乐的发展受到一定的抑制。但由于古琴谱的产生,不仅推动了当时古琴音乐的传播,而且对后世古琴音乐的继承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使中国古代音乐历史进人了一个具有音响可循的时期。隋末唐初赵耶利,对当时流行的文字指法谱字,进行了整理,并辑录了《弹琴右手法》、《弹琴手势图

  • 什么是"绝日子"?为什么立春之前一天叫"绝日子"?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什么是“绝日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近不少的人说了一些事情,那就是有人说立春的前一天是绝日子,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说法小编还是第一次听说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看看吧!有这个问题的小伙伴应该是最近听了很多关于二十九是绝日不能贴对联吧,有人说绝日不能贴春联,只能

  • 汉族音乐 汉唐时期的音乐共有多少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从汉朝到唐朝,汉族与兄弟民族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汉族歌舞音乐发展臻于极盛。汉代出现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乐府,由它收集整理的乐府诗,都有曲调可歌。汉代北方民歌有《徒歌》(清唱)、《但歌》(有帮腔)、《相和歌》(有管弦伴奏及打节拍的乐器)。《相和歌》的最高形式为歌舞大曲,称为《相和大曲》,由多节歌舞及插

  • 汉族饮食 古代汉族饮食习俗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在饭、菜的食用上都有严格的规定,通过饮食礼仪体现等级区别。如王公贵族讲究“牛宜秩,羊宜黍,象直穆,犬宜粱,雁直麦,鱼宜涨,凡君子食恒放焉”。而贫民的日常饭食则以豆饭藿羹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有菜肴二十余种。“凡王之馈,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酱

  • "国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国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国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国学”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从近代开始,东西方文化加快了交流的步伐,随着西方的学术文化逐渐传入我国,对我国各行各业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随着我们的文化觉醒,为了区分西方的舶来文化,在国内一批知识分子的号召下,便产生了“国学”的概念。学术界对国学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