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服饰的特色与来历?

中国古代服饰的特色与来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663 更新时间:2024/2/25 1:09:28

【夏商周时期】

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是以「天子」的冕服为中心,逐步发展和逐渐完备。根据古典的记载,夏、商两代已有冕服,周代冕服则在继承夏、商制度下变革发展,影响后世各朝的章服制度。

商周时代的服饰,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领开向右边;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在腰部束着一条宽边的腰带,肚围前再加一条像裙一样的「」,用来遮蔽膝盖,所以又叫做「蔽膝」。

【秦朝服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

(特点)秦朝(前221年-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赢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秦始皇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为中华国家势力和汉民族的形成及延续留下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为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秦代的服饰和风俗研究有着丰富的历史资料。

男服服饰秦始皇规定的大礼服是上衣下裳同为黑色祭服并规定衣色以黑为最上(周人的图腾是火,因秦始皇十分迷信阴阳五行之说,所以认为是秦的水灭掉了周的火。而黑色主水,固尚黑),又规定,三品以上的官员着绿袍一般庶人着白袍。

【由来】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特点】交领、右衽、系带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时期的服饰,基本上是承袭了秦汉旧制的。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则出现了一种各民族间相互吸收、逐渐融合的趋势。汉族男子开始穿起紧身窄袖短衣、蹀躞腰带和长裤皮靴的胡服;汉族妇女的服装样式也由褒衣博带、上长下短变成紧身适体、上俭下丰。深衣形制在民间渐渐消失,胡服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

男子服饰衫:分单、夹两种式样,与秦汉时的袍服不同。它不受衣袂的约束,袖口宽大,为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所普遍喜尚。

女子服饰对襟和长裙:魏晋时期大体沿袭秦汉旧俗,有衫、裤、襦、裙等形制,南北朝以后逐渐有所变化。初期,妇女所着衣衫多为对襟,衣袖宽大,并在袖口缀有一块颜色不同的贴袖。所着长裙式样很多,有间色裙、纬纱复裙、丹碧纱纹双裙等。腰间有帛带系扎,有的还在腰间缠一条围裳,用来束腰。

【唐朝服饰】由隋入唐(618-907),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大唐二百余年的服饰形象,可主要分为:汉服中的衫裙、圆领袍服与胡服三种配套服饰。

【宋朝时期】

宋代初年,朝廷参照前代规定了皇帝、皇太子、诸王及各级官吏的服制。宋代服饰与唐代服饰相比,不仅款式少有创新,而且色彩较为单调,趋向于质朴、洁净和自然。

男子服饰官服:宋代皇帝服饰承唐制有大裘冕、衮冕、通天冠、绛纱袍、履袍、衫袍、窄袍。这是祀享、朝会、亲耕、视事、燕居的衣着。

平民服饰:北宋汴梁人的衣着:卖药、卖卦的,都具冠带,士、农、工、商各有本色。有的戴帽穿背子,有的穿衫来角带,有的不戴帽子,行业不同,穿著不一。宋代男子,上身以穿圆领袍衫为主,下身着裳,即穿裙。

宋代文人多着直领上衣,长短至膝,下着黄裳,方履,礼宾时束大带。

【明代】

朱元璋贯彻他「复汉官之威仪」的主张,下诏将元代遗留的辫发、椎髻、胡帽、男子的裤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的窄袖短衣、裙裳等一律禁止。又参照周汉,取法唐宋,对服饰制度做了大规模调整。这套服制先后用了二十多年时间,直至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才算基本确定。永乐、嘉靖时又做了些更改,使各项规定更加具体。明代首创的补子不但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也反映出织绣技术的高超。

男子服饰官服:明代官服恢复唐制,但较唐代的「品色衣」等级差别更加明显。这与朱元璋获取政权后,大量接受儒家思想有关。官服中的冕服只限于皇帝、皇太子、亲王等皇室成员于祭祀或朝会等大典时服用。

女子服饰明代命妇冠服分礼服与常服两种。皇后礼服用于受册、谒庙、朝会等大典。皇后常服除凤冠外,尚有真红大袖衣、霞帔、红罗长裙、红褙子。永乐时,衣服改用黄色大衫,深青霞帔,上饰珠玉等各种饰物。另有袄子、鞠衣、缘裙等,颜色、质料、花纹等都有规定。明代授有封号官员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服饰也有严格规定。其礼服用于朝见君后、参与祭祀等大典。主要有凤冠、霞帔、大袖衫、褙子等。

【清代】

从服饰发展的历史看,清代对传统服饰的变革最大,服饰的形制也最为庞杂繁缛。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下剃发令,从此,男子一改束发为削发垂辫,以箭衣小袖、深鞋紧袜,取代了明代的宽衣大袖与统袜浅鞋,传统法服被最后消灭。但从清代服饰中仍可看到对前代服饰某些方面的保留,如衮服、朝服的十二章纹;官服朝挂的补子;官员帽顶所用珠玉、珊瑚、宝石、金银的等差;以及以命妇朝冠所缀金凤、金翟数目多少区分等级的制度。清王朝后期,自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开始,至光绪时期,先后几次选派学生出国学习。留学生到国外,即剪掉了辫发,开始着西装。以后,清政府开办学堂,操练新军,采用了西式的操衣和军服。学生和军队的服饰也有了改变。

男子服饰官服:清代的官定冠服,上自皇帝,下至文武官员,以及进士、举人等,均按品级服用。服饰有衮服、朝服、龙袍、常服袍、行袍、端罩、螃袍、补服、行挂等。

满族女服清代妇女服饰有满、汉两种。满族妇女一般穿长袍,或外罩坎肩;汉族妇女仍以上衣下裙为主,清中期以后也相互仿效。满族妇女的长袍,袖口平大,长可掩足。贵族妇女用团龙、团蟒,一般则用丝绣花纹。袖端、衣襟、衣裾等镶有各色花边。衣领较低,后渐加高。长袍初极宽大,后腰身渐小。外面往往加罩短的或长及腰间的坎肩,有对襟、一字襟、琵琶襟等各式。这种长袍以后演变为汉族妇女的主要服装旗袍。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文学的起源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文学的起源应追溯到文字没有发明以前的时代,在原始的时期,文学、跳舞、音乐是三位一体的。《礼记檀弓》云:人喜则斯陶,陶斯咏,咏斯犹,犹斯舞。《诗大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又不足,故永哥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蹈之也。所以说有韵律的姿势便是跳舞的起源,有韵律的声音便

  • 在哪里买名牌衣服便宜?求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谢谢邀请。针对于在哪里买名牌衣服便宜?我来分享几种还不错的方式。名牌衣服我主要理解是奢侈品牌和常见的运动品牌。1.奥特莱斯特点:是线下的商场模式,都是官方正品。里面的衣服一般以1-6折的价格出售,物美价廉。品牌种类也很多,都是世界知名品牌。不足:里面的款式多为过季下架的款,流行的款式不太多,还有很多

  • 你对于艺术的看法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谈一下我对美的浅薄认识。首先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高于一切生活标准的至上追求,是他们的终极奋斗目标、事业、生命、人生价值的体现,对于艺术的狂热分子来说,他们为艺术而生存着,艺术成就了他们的生活2、艺术是一种能力以及是一种生活对美的感受力,艺术可以加强我们对美的感受能力,让我们从司空见惯的日常发现美

  • 为什么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的建立,从禹开始。相传尧、舜、禹时,部落联盟间采用“禅让”的方式“选贤与能”,推举天下的共主。如尧老时,把“王”位禅让给了贤能的舜。禹的父亲崇伯鲧,是雄据大河南岸位于嵩山中的有崇氏部落首领。有崇氏与在大河北岸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都是富有治水经验的部落。在尧舜

  • 文化是谁创造的?它包括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谢邀!文化是人类自己创造的。人类自蒙昧进入文明就开始了文化创造的进程,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正是这些文化推动着人类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同时,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利用、完善、改造和发展。所以说,文化具有显明的传承性。文化根据民族、地域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从物质文化讲,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 开封市这个城市在全国出名吗?对这个城市你有什么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开封历史很古老,汴京名气不算小。北宋开国定首都,三百多年根基牢。当年世界第一城,万国朝拜通商贸。著名清明上河图,繁华东京真写照。金兵毁城黄河淹,沧桑巨变难预料。省会迁移郑州后,开封日渐变衰老。如今郑汴一体化,古城正在换新貌。号称郑州东花园,旅游立市人气高。破除封闭旧观念,开拓思路争前茅。西靠省会扬优

  • 历史商朝建立在哪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汤即天乙,姓氏为“子”,甲骨文称大乙,后世习惯上称之为成汤,是一位很有修养的商族首领,相传曾被囚于水牢。他在当选为首领后,看到夏王朝日益腐朽,夏的暴政已引起众叛亲离,便着手建立新的王朝。首先,以德立威,厉兵秣马,使临近部落纷纷归附。其次,翦除夏王朝方国葛(今河南宁陵县北)、韦(河南滑县东)、顾(山东

  • 简述红山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5000年文化,考古上看到红山文化开始,从记载上看到仰韶文化的痕迹,从神话典故、历史人物看文明史。流传绵延、影响至今的是四千多年的华夏衣冠文化,及现在的汉民族服饰文化(汉服复兴运动)、茶文化、香文化、饮食文化、礼仪文化、节日文化、孝文化等等。首先,5000年文化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血脉。不管你

  • 中华文明5千年是以什么为始点的?为什么5千年前的红山文明不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文明的源头是华夏文明。即以炎黄两个部落为始祖(同时期的较大部落联盟一共有三个:炎黄、东边的东夷、南边长江流域的苗蛮)。红山文明听名字应该是现代考古发现,我不是十分清楚,但我觉得应该是没有文献记载甚至传说里也没有,完全不存在于历代中华儿女的记忆里。所以称不上始祖,也称不上源头。5千年文明是指上推到

  • 中国第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大禹之子启废除了传统的部落“禅让”制,杀死益而称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也是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其中心区域在今天的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据说启死后,太康即位,出现了一时的政权更迭,即所谓“失国”。再经少康中兴,重建夏朝。到孔甲统治时,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