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这种论调代表一种思潮,某些中国学者和韩国学者研究趣味迥异,人家是千方百计说是自己的,我们是千方百计说是西来的。我很多时候将这类论调看做一种有目的性的政治论调,而非学术论调,然而,当他们披着学术的外衣出现的时候,没办法,我们还必须要一本正经的给他一个应对,也是辛苦了我们的严肃的学人。从实质上讲,苏三、罗灵杰所做的,更多的是一些穿凿附会,这类事情不只发生在华夏与埃及,也发生在华夏与《圣经》上,已经显得司空见惯。前面有好几位答主已经比较有针对性的回答的比较充分了。我只想再简单的说两点,一是我常常从最基本的逻辑层面来思考这一问题。实际上古埃及文明在世界诸文明中是率先高度发达和繁荣的,其文字记录清晰丰富,其东来之后一定能够连贯着循着原有体系继续演进,根本不必现在的我们再来两相比对,找出那许多隐隐约约的相同点了,看着那些所谓的相同点,其相似度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程度,我们可以摆脱他们的结论,自己对比一下,然后想想这种程度是否能够说明问题。二是说说题主希望谈的分子人类学。我并不是专门从事这方面学习的,因此我个人在这个方面并不敢斩截的下什么定论,我只能说在我接触到的非分子人类学的历史类材料中,所牵涉到分子人类学的严肃而严谨的论断,是尚在探讨之中的,而其最为极端,也只是论证了部分华夏先民与古代埃及地区先民的种群关系。即或这种关系是成立的,也并不能就说夏朝及之前的中华史实为古代埃及史。迁徙至中原的新人群完全可能与当地人群融合推动文明进程,更为重要的是,无论如何这以夏为代表的文明进程真切的发生在青藏高原东方太平洋西方的这片黄河流域中原土地,而非尼罗河流域。这从双方的时间轴上做参照,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一般性的比较权威的分子人类学架构,则是大致如下的结论。最早来到东亚的,是基因C类型的棕色人种,其时间维度在6万年前,其沿海迁徙。接下来是D系矮黑人,影响也并不很大。华夏主体是O类型,这一系进入今日我国境内后,在云南、广西开始分道扬镳,兵分三路,一路走沿海,一路走丘陵,一路走高原。走沿海的O1,日后为百越;走丘陵的O2,日后为百濮苗瑶,考古学大溪文化即是其对应创造的。走高原的O3,是狭义意义上的华夏先民。是他们,在中原,创造了夏。华夏基因O3为主体,O类型达到90%以上,其中O3占55%至65%,O1占5%至20%,O2偏少。姬姓后裔O3比例比一般值56%更高,O3-M117占到29%,超过了全国的平均值16%,O3-M117是O3系的一个重要分支,可以认为姬周属于O3-M117这个单倍体。基于对现代埃及人口分析,消除外国元素之后,可以合理地假定认为,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古埃及人主要属于单倍群E1b1b,和少数的G、R1b-V88和T,也可能有一些J1。最后说一下持此论调者常说的Q系,实际上Q系是全球广泛分布,在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民族中都有一定比例的分布,汉人中的Q有几千万,印第安人的Q占90%,从印巴到中亚,从中东到北非,以及整个欧洲,也都具有广泛而低频的Q分布。如果以此为基础的论调成立,那么这世界应是犹太人的世界。关于这个问题,不愿投入太多,就说这么多吧。
更多文章
夏朝怎么就成了古埃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埃及和中国像很正常,因为在公元前,四大文明同时存在的时候,文明之间的交流,不是现代人想象得那么少,而是比较频繁。大致看了一下,((夏朝就是古埃及!《跨越三千年的因缘》)),太过武断,从文字和服饰说,商朝的甲骨文与古埃及文字都属象形文字,但是差别还是很明显的,不能因为几个字有点像就冒认祖宗了,就像我们
夏朝遗址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夏朝时期,主要还是部落联盟的形式,夏后氏是部落联盟的盟主,夏朝的都城也是在不断变化,有安邑、阳翟、夏邑、老丘、斟等,目前确认的夏朝遗址是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夏都斟遗址洛阳夏遗址夏墟,夏朝的都城遗址,一般指洛阳二里头遗址。
为什么人们很难找到夏朝的遗迹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知道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的朝代,禹传位给自家儿子子启后,改变之前的“禅让制”帝位继承,使得“公天下”变为“家天下”,至此开创了我国古代皇位世袭的先河。但夏朝作为我国最早的朝代,却很少发现有关于这个遗址的存在,就像蒙着一层面纱,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至今,有关夏朝的资料仍旧匮乏。在民国时期,
夏朝的存在有什么证据?夏朝和古埃及有什么联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对于学界而言,夏朝的确是一个比较尴尬的王朝。普遍认为,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古代王朝,也是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但在某些问题上,有人提出质疑,甚至怀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一方面,有关夏朝的史料比较少,主要有《史记夏本纪》和《竹书纪年夏纪》,其中《史记夏本纪》记述了夏朝的历史:由夏在内的十多个部落联合发展而来的。
中国历史各朝代的经济政治文化比较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题目太大,都能写好多本书。只能简单说下中国古代王朝分为奴隶制度王朝和封建制度王朝1、夏商周三代为奴隶制度王朝,相比较而言,商代的甲骨文是文化的一大亮点,当然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西周无疑都占绝对优势2、春秋战国时期是2种制度的过渡阶段,新经济政治因素出现,文化上还出现了“百家争鸣”3、秦至清朝
高三知识总结 元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给你总结你给多少赏金好,等我先总结这点,我要回家了,我高三文科,等我回家帮你12点以前给你弄完望采纳甲午中日战争在政治上对中国产生了加快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沉重打击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让中国的改革中断。经济上对中国产生了进一步沦为资本主义的附庸,国内资源被掠夺。思想上对中国产生了意义非
中越政治经济文化异同?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1、中越政治制度均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越南借鉴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增长较快。文化由于越南是汉代后中国版图分离的附属国,从古至今,奉行文化是以中华文明为底蕴,存在文明共性。2、中由于长期是越南宗主国,长期来输出文化,政治经济上站主导地位,越长期依附中国而生存,但70年代后越南部分领导人受苏、法、
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学前教育发展的关系是什?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一、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本书所称的经济主要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
香港回归1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什么发展变化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经济:开始的时候是出现了一些经济倒退现象,特别在97年经历了亚洲金融风暴(这个是大环境影响之下)经济出现疲软的状况,其实这个时候也是中国和香港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一个磨合的时期,出现状况也是意料之中之后就是SARS的袭击(这个也是大环境)过后,中国为香港推出的特别的优惠政策,(澳门也有拉),就
当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学前教育发展有哪些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一、经济对学前教育的影响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本书所称的经济主要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1、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受经济发展的影响(1)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学前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