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赤峰红山文化

赤峰红山文化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06 更新时间:2024/1/23 23:47:31

红山化以辽河流域中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大凌河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晚期逐渐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请详细说说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型纹陶器共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红山文化是中原仰韶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碰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红山文化的彩陶多为泥质,以红陶黑彩见,花纹十分丰富,造型生动朴实。玉器制作为磨制加工而成,表面光滑,晶莹明亮,极具神韵,并向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的玉器已出土近百件之多,其中大型碧玉猪首龙,周身卷曲,吻部高昂,发飘举,极富动感,是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作,也是目前中国出土时代最早的龙形玉器,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因赤峰境内多有龙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应为龙的传人。

红山文化全面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和内涵。其后,在邻近地区发现有与赤峰红山遗址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征的诸遗址,统称为红山文化。已发现并确定属于这个文化系统的遗址,遍布辽宁西部地区,几近千处。其内涵丰富,拥有一大批造型生动别致的玉器,多与猪、龟、鸟、蝉、鱼等动物形象。随着七十年代这批玉器被识别出来,考古学家发现了红山文化大型玉龙,这是我国最早的龙之一。龙,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也是中国历化封建帝极权的化身;那么,红山龙,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怎样的关系?这一课题把古文明探索者的注意力引向了东北的辽河流域。

1.陶塑艺术

位在北方内蒙古赤峰的红山文化,出现立体圆雕的裸体妇女像,有些胸前的乳房突起,有些则是躯体具有孕妇的特徵;在辽宁省建平、凌源二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出土面涂红彩的泥塑女神头像,此地也是红山文化的分布区,推测是一座女神庙或女性为主的祭祀遗址。红山文化大量出土的陶塑女性,部分学者推测是生育神或地母神的象徵,同时也是母系社会的具体表现。

2.石雕艺术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玉雕作品中,就有许多是以动物为题的玉石雕刻,例如红山文化出土的猪龙形器,但是否就是玉则仍待讨论,同形的玉饰在辽宁、内蒙古和河北等地均有发现,可能是由猪的形象再被神格化所衍生而来,或者是「龙」在早期神话传说阶段的形像。在红山文化遗址,还出土鸟、龟、虎形佩和鱼形石坠等小型的动物形像作品,主要是以玉或绿松石所雕。

猫头鹰是是红山文化主要图腾崇拜物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通过多年来的考古研究发现,猫头鹰是红山文化主要图腾崇拜物。据介绍,玉猫头鹰在红山文化出土数量最多,最大的达到十几厘米高;姿态各异,有仿真的,也有抽象的,同其他动物的组合也是千变万化。考古人员说,红山文化时期,人们恐惧黑暗,希望在黑暗中得到光明或者看清一切;人们经常遭到其他野兽的攻击,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飞起来,以避免收到伤害;人们过着农牧渔猎生活,又希望像雄鹰一样轻易地捕捉到猎物。而猫头鹰具备这一切优势,猫头鹰是辽西地区普遍存在的猛禽,黑夜活动,可以飞向高空,又给人以通达天地阴阳的神秘感。所以,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寄希望于猫头鹰能够给自身与自然界抗争的神奇力量,这样,猫头鹰成为红山文化时期先民们的图腾崇拜物应该是一种必然。

位在东北辽宁的赤峰一地,发现西元5000年之久的遗址,也就是盛名的红山文化,当地出土的玉器蔚为玉石艺术的瑰宝,1935年日本考古学者发现於赤峰红山,初期称为「赤峰红山後文化」,後来因中日战争调查工作停顿;1954年後大陆学者恢复考古,正式定名为「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分布於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辽宁省西部、河北省北部地区,吉林省西北部也有少量发现,相对年代与仰韶文化大致相当,若根据放射性碳素断代的数据,经校正後约为西元前3500年。红山文化的遗物多为石器和陶器,最具知名者是精美的玉器,尤其擅长圆弧造型玉雕表现,主要玉材是来自东北特产的「岫岩玉」,即蛇纹石类的石材。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红山文化遗址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间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

  • 详细介绍红山文化 碧玉龙及时代用途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是以女性血缘群体为纽带的部落集团。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

  • 如何应对石家庄文化的贫瘠?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石家庄的确没什么历史,经济发展较之沿海城市也的确差了不少,但是题主既然说了,想找个离邢台近的地方落脚,那相对来说石家庄确实是前景比较不错的城市了。京津冀一体化在落实当中,石家庄作为河北省会,发展的速度肯定会更快。虽然目前来看这座城市的生存舒适度整体上还不够高,市民整体的文化和素质水平也远不如沿海城市

  • 湖北随州有哪些丰富的文化遗存?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考古及相关资料表明,在旧石器时代,随州就有人类在此生活。1957年6月,在距随州市区约5公里的山地,湖北省文管会一文物调查组采集到一件石英岩打制的石器。该石器打击点集中,半锥体较平,石片角为118度,放射线较清楚,而且器物大部分边缘都作了粗糙的第二步加工,刃缘呈明显的弯曲状,在石器左侧,从台面到末端

  • 宁夏是夏朝的发祥地吗?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宁夏不是夏朝的发祥地。宁夏是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王朝之地。而夏朝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在今天山西南部、河南的北部、山东西部、陕西东部的区域。近期,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通过语言学、遗传学等学科交叉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汉语于5900年前从汉藏语系分离出来,形成汉语族,对应的是仰韶文化,形成地点在

  • 东夷和华夏族什么关系?为何有人说蚩尤是华夏族最正统的继承者?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东夷”是一个很广泛的代称,现存的古代文献典籍中关于“夷”的记载很多,《礼记》中说“东方曰夷”,《大戴礼记》言:“东辟之民曰夷”。《说文》讲:“夷,东方之人也。”由此可见,“夷”最初指代的是古代东方的民族,大概是东周以前的时代里,中原部族的势力范围还没有延伸到东边,也就是齐鲁之地,对这一地区民族的称

  • 作为汉族前身的华夏族是如何诞生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谈点学习体会。华夏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代的文献,是周人的自称。周人自称“有夏”、或“区夏”。周人尚赤,赤即华。凡遵守周礼尚赤的人和族,就是华人华族。这是华夏一词最初形成的过程。后人把炎黄部落称为华夏部落,但炎黄时代没有文字,后人并不清楚他们自称什么?因为周人自称华夏,周人又是炎黄部落的直系后裔,所以周

  • 中原指的是哪里?哪个地区?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1.狭义专指河南省河南又名“中原”“中州”“中土”“华夏”“神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史学界普遍认为中原河南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发展起到最主要决定性作用。河南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上下5000年来,河南为中国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简称“豫”,且有“中州”、“中原”之称。河南是华夏民族早

  • 中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经历了哪些朝代?起止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1、奴隶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前8世纪,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经历了夏(公元前21~前16世纪)、商(公元前16~、前11世纪)、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东周的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2、封建社会从公元前475年~清朝1840年。东周的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56年)

  • 你认为能够代表中原的元素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1.文化代表: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其中:裴李岗文化是使用红陶、以壶盛水盛粮、用三足钵烧饭的早期文化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因红陶器上常有彩绘的几何形图案或动物形花纹,是仰韶文化的最明显特征。其中人面形纹、鱼纹、鹿纹、蛙纹与鸟纹等形象逼真生动。彩陶钵口沿黑宽带纹上,还发现有50多种刻划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