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商朝的甲骨文和西周开始用的篆书有什么关系?

商朝的甲骨文和西周开始用的篆书有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099 更新时间:2024/1/24 4:18:06

商代甲骨文可考的是从盘庚迁都定居安阳算起。我们感觉是,它不是突然出现的,它应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此前应该有甲骨文产生,它可能写在了如树叶,羊皮,竹简,石头(非刻)上,可能因这些东西不好保存,没有遗留下来而已。殷人迷信,事事卜,时时卜。他们认为龟有灵性,能够与上天祖先,神灵沟通,于是用龟兆占卜贞问吉凶,并把结果刻在龟甲上,这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甲骨文。

掌握这种文字的人可能不多,或许局限于商代室贵族,商的方国也没有发现甲骨文。这也是为什么没有在陶瓦器物上找不到成熟的甲骨文的原因,作陶瓦器的,都是下层奴隶,刻画点文字符号还可以。甲骨文反映的范围广,时间长,为我们了解商代的社会情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的依据。它记载了商代的政治,经济,科学,农业,手工业,畜牧养殖业,军事征战,方国,以及天文气象医学等。因为史书对商代记载不多,这些甲骨文字,殊可宝贵。

商代甲骨文是后世一切文字的基础,周人早期,使用的也是甲骨文,这从最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就知道。与殷商甲骨文大同小异,也有其特点。但是,周人取得全国政权后,他们却不占卜了。故此,遗留的甲骨文甚少,只有周原少数地方有。代之而起的是金文大兴。先周金文无法确定,早周灭商代的金文可以确定的有几个。如《利簋铭文》《宜侯簋》《何尊》《禽簋》等即是。周金文与商金文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如,两头尖,有的笔画中间有肥,原始性强。这也许是使用了商代书写人的缘故。究其原因是周人“周革殷命”,不信天命,代之以“礼教”,把文字铸在吉金铜器上,时时把玩,铭记于心。

结论,商代甲骨文是占卜文字,字数多,全面,文字内容不长,金文少。它是周代甲骨文金文的基础,也是后世篆文等古文字的基础。周代甲骨文少,金文多,字数长,周代金文是庙堂文字,多歌功颂德,笔意明显。

①“出虹”甲骨文②“次亡祸”③“田鄂有大雨”④周《禽簋》⑤“燎于河,王亥,上甲”⑥周甲骨文。⑦“贞,唯侯豹”⑧“妇好女其有子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新石器时代有哪些重要的古城遗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新石器时代按照时间顺序来分主要有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主要文化遗存有裴李岗文化和磁山文化为代表。中期主要有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和红山文化为代表。其中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区大汶口镇,大汶河东西贯穿,将其分为南北两片。遗址总面积80余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2~3米,是大汶口文化的发现

  • 二里头遗址是夏都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只能是疑似夏都,根本没法证明,也有专家说是商朝初期的遗址。夏现在基本停留在史料里,说他存在吧,没有更多的实物证明,文字更是没有,甲骨文里也没记载。说他不存在吧,史记、竹书纪年等史书写的非常详实,而且后世的记载都是对的,能否定夏存在。所以碰上这个二里头,时间差不多就算在夏朝头上了我国也就是中国是世界上

  • 中国五大文化遗址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二楼的题目都没有读懂,人家说的是文化遗址,不是世界文化遗产,现在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都35处了。你那数据也太老了。五大文化遗址是不是考古遗址阿?这个五大不好排哟。应该是: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殷虚商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良渚文化遗址。

  • 简述石器时代重要考古发现及主要文化遗物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跨湖桥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浙江省萧山城区西南约4公里的城厢街道湘湖村。遗址西南约3公里为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江的交汇处,在此形成曲折之形,往北再折向东流入东海。遗址南北均为低矮的山丘,往北越过山岭可见钱塘江,南面为东西向连绵不断的会稽山余脉。跨湖桥遗址,是由古湘湖的上湘湖和下湘湖之间有一座跨湖桥

  • 与仰韶文化一起并称为四大文化是哪四大文化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与仰韶文化一起并称为四大文化是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龙山文化。相关介绍:1.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距今约7000年前)。黑陶是河姆渡陶器的一大特色;在建筑方面,遗址中发现大量干栏式房屋的遗迹。2.半坡文化:中国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

  • 婺源古文化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婺源是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还出过文学家朱弁、皖派篆刻创始人何震、朴学家江永、铁路专家詹天佑等名人。此外,李白、黄庭坚、宗泽、岳飞等人也曾到过这里,留下许多遗踪可寻。据史书记载:从宋至清,婺源全县考取进士的有550人,出任仕宦者2665人,到明清朝更有“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的事。县中文人学士的著作

  • 为什么说在神木县发现的石峁遗址是“中国文明的前夜”?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神木县,其年代距今至少有4000年,而其约为425万平方米的遗址面积,使其成为我国目前发掘的面积最大的古代遗址。之所以石峁遗址会有中国文明前夜的说法,是因为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石峁遗址已经具备早期国家的雏形。按照现在普遍的观点来看,我国最早的朝代是夏朝,那么在夏朝之前,我国的社会

  • 为什么有些人总称石峁遗址是夏启之都,或夏之都、颛顼之都,甚至说是黄帝的昆仑墟?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首先更正题主一点错误:石峁古城4300年至3780年前,跨越了“黄帝晚期”与“尧舜禹时代”、至大半个夏朝(4100至3600年前)。425万平方米的面积,超越了周以前所有的古代遗址,“皇(黄)城台”、“内城和外城”共同组建了这座史前最伟大的城市,“石破天惊”“石峁古城”!根据《山海经》中的描述,这里

  • 洛阳的文化地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但想回答好却很难。文化地标文化地标不仅仅是一种城市摆设,也不仅仅是为了让人们记住和识别,从这个层面说,文化地标其实往往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是城市文化精神的象征。洛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留下了众多的充满历史故事和文物古迹。这些古迹体现在洛阳城市的形态、城市的产业以及城市的文化传承上,

  • 中国最早的都城是哪里?它有什么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最早的都城在山东省日照市,共有两个。一是三皇中的人皇炎帝(一说女娲)最早的都城就在日照市,到四五千年前时是亚洲最大的城市,这是中外科学家考古得出的结论;二是尧王城遗址在日照市,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