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夏朝国祚四百七十一载,推算为前1989年─前1559年。“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起壬子,终壬戌。”《竹书纪年》,亦称《汲冢纪年》,西晋武帝时在汲郡古墓出土整理的竹简汲冢书的一部分。应该是比较可靠的史书。但是外国学者对于夏朝的存在一直是质疑的,一是只有一些遗址没有确凿的证据和历史文物,二是史实模糊,说法不一。
夏朝起止时间为什么是公元前2029年-前1559年
1、问题列举的只是一种说法。2、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清。3、公认比较真实的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