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问题必须保持审慎。
其一,从符号和铭刻来看,这是西亚和东方两个方面的融合。此类印章在西亚有很多,上面也有符号,多数是印鉴用的,有神祗、族徽、姓氏等。哈拉帕的印章符号,有一部分确实跟甲骨文一样,如形同「亥」字的一个符号。从这两点来看,该文明受到东西两个方向的影响。
其二,年代学上看。哈拉帕是连续的,早起公元前3000年,晚至1700年。根据小麦、家畜、青铜器等考古,西亚影响应该是压倒性的。
其三,哈拉帕存续的中后期,即公元前2300年-前2200,乌拉尔山东麓平原出现了一个军事技术的爆发,它以马车、军事建筑为主要标志。考古学家称之为「辛塔什塔-彼得罗夫卡文化」。与普通见解相反,这个文化挤压了原始印欧人的几个中亚文化(雅利安是四五百年后的第二波印欧人),他们本身族群不详。
有迹象表明,该军事文化曾经很有扩张性。它在中亚侵入了原始印欧人的文化圈。在东方,可能也侵入到了黄河流域。个人认为,黄帝部族的强势崛起与此有关,石峁古城可能是证据之一。
因此,如果说夏朝或夏人(按史记即为黄帝族)跟哈拉帕有关系的话,那就只有这个因素了。也许辛塔什塔人的文化曾通过中亚进入印度。
另外一个可能是南亚大通道,即川西-云南-缅甸-孟加拉-印度。这条通道远比后人想象的繁忙,文明交流内容也非常深刻广泛,但目前考古不多。不排除东亚文化因素从该通道进入印度。
最后,夏朝有初步文字应该是肯定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了,必然有前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