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汉承秦制"之说,但两朝迥异,有诸多不同之处:
1、秦朝以法家之学治天下,很大程度上是以暴制暴的方式。最后以暴政而亡,而汉统治者吸取了教训,起初是以道家治天下,再后来才奉行儒教。
2、从政治角度上看,秦朝的地方官制为郡县制,而汉朝则是实行封建制和郡县制并行的地方政治体制,这是极不相同的地方。
3、秦以商鞅为首,焚书坑儒,而汉主张无为而治实为道家思想,其目的在于恢复经济生产。汉开通了丝绸之路,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黄金之路。为当时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历史以来的第一个盟世一一文景之治,形成了具有统一特色的汉文化。如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为中国史学的建树达到了辉煌成就。这也是秦汉的重要区别。
如何认识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政治特点?
一是,周天子势力衰微、诸侯相互征伐。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需要依靠诸侯的力量才得以复国,并把都城迁到洛邑,史称“东周”,也是“春秋时期”的开始。此后,周天子逐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为争夺土地、奴隶、财富不断征战。
春秋时期的诸侯战争,多以争霸为目的,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
战国时期的诸侯战争,多以兼并为目的。后期形成了“战国七雄”。
二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
春秋时期,旧有的观念和制度被破坏,奴隶社会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为在争战中取得胜利,纷纷通过变法来富国强兵,封建社会逐渐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