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问题首先应厘清什么是“汉文化”。笔者以为,汉文化是以楚人为主体,融合其他民族推翻秦王朝后而建立的大汉王朝实施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举措。汉文化不是暴秦文化的延续。西汉博士贾谊在他著名论政书《治安策》中早已界定:“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然其遗风余俗,犹尚未改。”
汉文化也不等同于华夏文化,是在华夏文化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新型文化。在政治上,采用楚国的郡县制和乡里制度以及“包容”政策,凡是诚服汉朝的各民族皆为“大汉之民”。在经济上,鼓励“耕者有其田”。在军事上,对外以和睦为主打击为辅,对内鼓励军士为民“护里代耕”。在文化上,独尊儒学,统一思想,也允许多学创学。正是这些举措,使汉朝从秦朝的废墟中迅速成长壮大,汉民族也成为迄今为止世界最大历史最久的民族。
如果承认上述定义,那么汉文化发祥地就一目了然。首先是楚人中心地区的五个省:湖北,湖南,河南,安微,江苏。这也是当年刘邦定都河南洛阳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