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太庙前门的鹿柏是如何来的?为何叫"鹿柏"呢?

太庙前门的鹿柏是如何来的?为何叫"鹿柏"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60 更新时间:2024/1/6 4:17:26

太庙祭祖,需要牛、羊、猪、鹿作为祭品摆在贡桌上,叫作“牺牲”。这些动物,平时圈养在水草丰美的南苑,到了皇帝祭祖的前十几天,才从神厨门运到太庙里的“牺牲所”。先圈养清洗几天,然后在“打牲亭”打死后再屠宰,送到神厨制成祭品。

小太监九儿老太监福(李九儿管他叫福爷)负责喂养这些用来祭祀的动物。有年秋天,离秋祭日子不远了,李九儿在给刚选进来的牲口刷,发现一头母鹿特别肥,肚子圆滚滚的。他把肥鹿的事跟福爷一说,福爷也觉得蹊跷。深夜,福爷带着九儿来到鹿圈,发现“肥鹿”不肥了,干草地上多出了一只小鹿羔。福爷大惊:鹿下崽见血,乃是不祥之兆,不能让上面知道。否则,鹿圈养鹿的、送鹿的都要杀头,连他们俩也得吃瓜落儿,落个知情不报的罪名。福爷用低沉沙哑声音对九儿说:“赶紧把地上清干净喽,铺上新草,给母鹿擦干身子,把小鹿羔子挖坑埋喽。”九儿一听就急了,反问福爷:“这么好的小鹿养着不好吗,为什么活埋了?”福爷叹了一口气说:“傻小子,你哪儿知道宫里的规矩?”

九儿苦苦哀求福爷,说要偷偷养着这头小鹿,反正平时没有人到太庙来,等养大了即使再做牺牲,也算活了一遭。见九儿执意要留下这头小鹿,福爷心一横,也罢,咱就留下它吧,也算行个善事,不过,一要喂好,二要藏好。得到福爷的同意,九儿高兴得一蹦老高。爷儿俩连夜在草深僻静的地方用树枝给小鹿搭了一个圈,偷偷地养起来。九儿添了小伙伴,还给小鹿起个名字叫“十儿”——自己是“九儿”,小鹿是“十儿”,就如同是自己的小弟弟一样。光阴似箭,日月穿梭,眼看过了一年,“十儿”长成了一头健壮的梅花鹿。

转眼到了年底大祭,皇帝来到太庙,正在行大礼时,鼓乐大奏。这不仅惊起了柏树上的小鸟,“十儿”也受到惊吓,在太庙狂奔起来。御林军马上进行驱赶,“十儿”跑出琉璃庙门,往西再北,进入一片柏树丛中,惊魂未定地站在那儿往回望。正在此时,一名御林军迂回到它后面西北方向,搭弓射箭。只听“嗷”的一声,利箭从鹿的左后身斜着射入。此时,突然传来一声巨响,闪出一片金光,照得众人睁不开眼睛。待到再睁开眼睛时,只见“十儿”已化作一棵柏树,身上还插着那只铁箭。

闻听此事,乾隆皇帝将信将疑,在御林军首领的带领下,来到鹿化作柏树的地方。发现鹿化的柏树不见了,落满仙鹤,有的仙鹤悠闲漫步,有的引颈长啼,有的翅欲飞,有的以嘴梳毛。乾隆皇帝想了想说:“此乃天意,鹿化为柏,柏上栖鹤,这是鹿鹤同春的吉兆,想必明年定是好年景啊。”于是亲自赐名“鹿柏”,向鹿柏作揖,拜了三拜,并命看庙太监仔细养护。

这样,在远处早已吓得战战兢兢的福爷和随时准备以命相拼保护“十儿”的九儿,也躲过了一劫。如今这棵鹿柏经风沐雨,迎寒斗暑,依然苍翠茂盛地屹立在太庙西侧。只不过身上的铁箭早已朽烂了,仅留下一个疤痕。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清代画家龚贤的《溪山无尽图》好在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传统文化

    想知道清代画家龚贤的《溪山无尽图》好在哪里吗?其实此卷好在生动地表现了江南溪山浑润丰华的景象,同时也较全面地体现了龚贤在山水画上“笔法健、墨气活、丘壑奇、气韵雄“的美学追求。画作内容展此卷而观,只见层峦迭嶂,山脉逶迤,碧涧清潭,溪流缭绕,其间村墟散落,有依山茅舍,傍水重楼;野径相通,有踞巅高阁,临岩

  • 三十六计故事介绍:第三十四计苦肉计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故意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原典】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注释】①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②童蒙之吉,顺以巽

  • 易经中的恒卦九四"田无禽"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易经中的恒卦九四“田无禽”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恒卦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意思就是,恒卦九四。打猎没有得到禽兽。《象》:长久的处在不恰当的位置,怎么会获得禽兽呢?古人打猎在田野,所以田为猎。九四为什么是在

  • 中元节曾经是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为什么慢慢不被重视了?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传统文化

    说到中元节,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传统“中元节”是农历7月15日。源自佛教典籍,讲的是目莲在阴间看到去世的母亲受饿鬼纠缠,无法进食,便向佛祖求救,佛祖感其孝心,授予《盂兰盆经》,许其每年7月15日设素筵供母享用,以后传承开来,遂成“盂兰盆节”的传统。佛教

  • "霜降"有哪些习俗和活动?"霜降"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霜降”有哪些习俗和活动?“霜降”是怎么来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马上就要来到了,霜降是秋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入冬的一个过渡节气。在我国古代文化当中,将霜降分为了三候,这三候分别是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捕猎,以兽祭天报本,树叶枯落,蜇虫

  • 女孩子五行缺木怎么取名?五行属木的女孩名字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女孩子五行缺木怎么取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国从古至今一直都是一个很讲究风水的国家,在任何方面都会有风水的讲究。在传统起名方面当然也不会少了风水的元素。在传统起名中,首要注意的就是八字五行,站在比较专业的角度来说,起名是需要平衡八字五行的,使其能够辅助八

  •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冬至吃饺子有什么寓意?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冬至的时候,在北方家家户户都会吃的东西就是饺子,但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的原因有很多人不知道,那么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是什么呢?冬至吃饺子的寓意是什么呢?冬至吃饺子的由来的故事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

  • "君子有三乐"说的是哪三乐?有什么历史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君子有三乐”的历史出处,希望你们喜欢。“君子有三乐”是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里面说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那这三乐究竟是哪三乐呢?这次就为大家讲讲在孟子心中对于三乐的理解。当然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学习、理解他人的

  • 《春秋配》第十回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公堂上屈打成招牢狱中协谋救主且说耿知府政事精勤,不肯懈怠。因牵挂柳道一案,未审明白,黎明起来梳洗停当,穿上公服,即命击鼓升堂。坐在暖阁内,专意等候,说:“昨晚差役带领贾氏前去李花家搜拿秋莲并李花审问,这时候想也就到。”却说差捕同贾氏领着李花刚到衙前,差捕道:“列位看这光景,料想太爷已经升堂。待进去禀

  • 祠堂文化是古代传统文化之一,为何名声却不好呢?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传统文化

    祠堂文化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之一。不过,这个文化的名声可不大好。一说到祠堂,我们就想到了族权,想到族权曾经对人的伤害,尤其是对妇女的伤害。伟人把族权与政权、神仙、夫权并列,成为压迫中国古代妇女的四大绳索。在从清末到五四,再到新中国建立后的许多文学作品,以及各种社会研究专著中,都对族权有着非常多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