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关汉卿《调风月》主要情节是什么?讲得是什么故事?

关汉卿《调风月》主要情节是什么?讲得是什么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6 更新时间:2023/12/18 17:04:31

关汉卿《调风月》主要情节是什么?讲得是什么故事?这个剧本主要讲述的是下层妇女的不幸命运和统治阶级的虚伪凶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剧中主人公燕燕是关汉卿创造的众多成功的妇女形象之一。她是金朝洛阳一个贵族家里的婢女,为人精细伶俐,泼辣倔强。她虽身为下贱,却渴望过一种自由而幸福的生活。希望找到一个忠实的“好郎君”,以摆脱自已的奴隶地位。但是,聪明伶俐的燕燕却把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身上。因此,她的理想只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善良天真的燕燕由于对酷的社会现实缺乏了解,很快落入了“黑心贼”的圈套。她奉夫人的命令去侍候新来的客人小千户。小千户貌似忠厚,实际上是个放荡的公子。他觊觎燕燕的美丽,对燕燕甜言蜜语,百般殷勤。这样逢场作戏却骗取了燕燕的信任。燕燕本来是“冰清玉洁难侵近的,她往笑别人容易婚”,如今却把小千户看成“志诚”的公子,一心一意地爱他。然而,小千户对燕燕的柔情蜜意很快就烟消云散。他又爱上了一个贵族小姐莺莺,就把燕燕丢弃了。

有着坚强性格的燕燕,是不甘心受辱的。她发现了莺莺赠给小千户的手帕,愤怒地责问小千户,骂他‘“辜恩负德贼”,当小千户来到她房里假意赔礼时,燕燕立刻讥嘲了他一顿:“煞是多劳重降尊临卑,劳长者车子,贵脚踏于贱地,小的每多承谢”。接着就把他赶走了。但这个“观国风雅颂施诂训,颂的典谟训诰居舜,说的温良恭俭行忠信”的封建官吏,绝不肯善罢甘休。他在耍弄了燕燕之后,又让她去聘婚,这无异于给燕燕受伤的心灵又戮上一刀,手段真是卑鄙之极,可怜燕燕受尽污辱,欺凌,还得服从主子的命令。统治阶级是多么残忍和虚伪啊?觉醒的燕燕羞愤交加,她一面“自笑我狂踪迹,一面又决定萦萦揭露小千户的罪恶行径,让她不要再上小千户的当。无奈莺莺却不信,即使信了也不会放弃这“门当户对”的婚姻的。夫人也护着小千户。燕燕所处的环境极为险恶。她面对的是强大的敌人,自已人单势孤,但她决不怯懦和后退。就在小千户和莺莺拜堂成亲时,她当众大闹喜堂,把小千户欺骗她的事实全部揭露出来,并且淋漓尽致地痛骂小千户“这厮短命没前途,做得个轻人还自轻”,如此大胆的行为,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在掠人为奴的元代社会,在法律规定奴婢只有被打杀没有还手权利的情况下,作者敢于公开地同情和赞扬劳动人民,有着很大的进步性,作者赋予燕燕以斗争精神,使这个形象有了一定的典型意义。燕燕和小千户的矛盾反映了劳动人民和统治阶级的矛盾。地主庄园中惊心动魄的一幕实际是元代社会的一个缩影。就是在今天,这出剧仍有其现实意义,对于道德败坏者及上当受骗者无异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但这个剧本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燕燕最后做了小千户的第二个夫人,并表示“只得和丈夫一处对舞,是燕燕花生满路”。这是一种虚假的妥协的“团圆”结局,调和了阶级矛盾,削弱了批判和揭露的力量。使燕燕的形象和反抗性格受到损害。极为牵强,难以使人接受。小千户是一个卑鄙无耻的流氓恶棍,他怎么能让被他玩厌的奴婢也做他的夫人。而剧中的夫人是小千户的后台,能容得下燕燕的反抗,能为他伸张正义吗?就是燕燕已经认清了小千户的嘴脸,还想有“花生满路”的前途,不是太幼稚可笑了吗?

这个剧虽然瑕瑜互见,但瑕不掩瑜。它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燕燕这个集中了劳动人民勤劳善良,勇敢坚强品格的人物被塑造的栩栩栩如生。她在四面临敌的情况下,仍敢于反抗,是值得人们敬佩和赞扬的。她的遭遇是值得人们同情的。作者没有一味地呻吟痛苦,而是表现她与恶势力的斗争,燕燕的性格是在矛盾冲突中展现的。她爱的热烈,恨的也热烈。她对小千户由倾心相爱到愤怒谴责又到满腔仇恨,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

这个剧的心理描写细腻逼真。当燕燕得知小千户欺骗了她时,内心斗争很激烈:“好轻乞列薄命,热忽剌姻缘短古取情思。俺两个有比喻:见一个耍蛾也来往向烈焰上飞腾,正撞着银灯,拦头送了性命。飞蛾扑火的比喻准确地表现了她由于一切希望都落空的悲愤心情。在聘婚的路上,燕燕义愤填膺,又有万箭攒心之痛,她”出门来一脚高一脚低,自不觉鞋底儿着天地,痛怜心除他外谁跟前说?气夯破肚别人行怎又不敢提?独自向银蟾底,则道是孤鸿伴影,几时吃四马攒蹄?“这唱词传神而动人心魄。

这个剧语言很有个性化,这也是关剧共同特色。燕燕追求幸福时热烈而直爽。“自勘婚,自说乐,也是贱媳妇责媒人,往常我冰清玉洁难侵近。是他因;子管交活儿因,我煞待嗔,我便恶相闻。”上当爱骗后,语言也带着苦味“他做成暧帐三更梦,我拨尽寒炉一夜灰。”

此外,这个剧的结构布局很精巧,情节安排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只有四折,却表现了燕燕上当爱骗和反抗斗争的全过程。

由于《调风月》是从现传关剧最早的刻本中选出来的,曲白都不全。所以,我们对全剧的人物、情节及其社会意义,还不能了解得很清楚、全面。但总的来说,这个剧还是放射着现实主义的光彩。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代的成人礼是怎么样的?"冠礼"与"笄礼"在几岁的时候举行?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对“冠礼”与“笄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生在古代,留什么发型十分讲究,那里隐含着一个少男少女的年龄密码。三四岁至八九岁,一般是自然下垂的短发,这个年龄段统称“垂髫(tiao)”。到了八九岁到十三四岁,男孩儿们会把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

  • 过年杀猪是哪里的习俗?为什么过年要杀猪?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为什么过年要杀猪?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小编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话说这个中国人过年啊,是一直有一些比较有意思的风俗的,比如说这个贴对联,腌鱼腌肉,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不是太理解,那就是杀猪,小编知道过年要吃猪肉啊,那也可以找别人买啊,为什么年年要自己杀猪呢?其实小编的想法真

  • 古代儿童服饰大全:六一儿童节,古风宝宝大作战!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古代儿童服饰大全:六一儿童节,古风宝宝大作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全世界儿童的节日,孩子们都会穿新衣来庆祝,那么古代儿童所穿衣服除了与大人衣服相似的衣服外,又有哪些独特的童装,烂柯人君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宋苏汉臣冬日婴戏图一、帽子古代的婴儿多戴“虎头帽”,唐代的壁画中,我们

  • 莆田为什么要过两次年?莆田"做大岁"的历史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莆田为什么要过两次年?莆田“做大岁”的历史由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过年,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年一次的盛典,在过年期间可以获得一年当中最长的一次假期,可以和家人团聚,可以见到很多久违的亲朋好友。不过,对于莆田人来说,一年中竟然可以过年两次,这是怎么回事?莆田人过年过两次有什么历

  • 徽州木雕作为传统艺术,有哪些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徽州木雕是传统民间雕刻艺术之一,与具有徽派风格的石雕、砖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木并称徽州三雕。那么徽州木雕作为传统艺术,有哪些特色?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为多,所以,就有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

  • 大忽雷和小忽雷为何会一度流落民间呢?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传统文化

    大忽雷和小忽雷是我国古代精巧绝伦的两张琵琶。它们的出现和演变,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我国音乐史上的美谈。相传公元781年,曾任唐朝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的大书画家韩滉,在四川骆谷地方发现了一株奇树,便命知县派工匠砍伐下来。该树木质坚硬,敲上去发出金石之声,看树纹有金色交织其间。于是,

  • 汉宫春晓图到底厉害在哪里?汉宫春晓图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汉宫春晓图到底厉害在哪里?汉宫春晓图有什么故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汉宫春晓图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幅作品是真的超级给力的,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还被誉为是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这两个名头就已经把人看醉了,厉害厉害,这副作品厉害我们知道了,那么关于这幅画的其

  • 柴姓宝宝怎么取名好听?柴姓好寓意的名字大全分享!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柴姓宝宝名字大全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柴姓在我国现在不是一个占比很多的人口,柴姓人口总人数大约只有一百多万,可以说是比较少的了。不过柴姓的历史还算是比较悠久的,祖先是春秋时期齐文公的十八世孙,而如果说到姓柴的名人,恐怕很多人都会想到《水浒》里面的柴进了吧,不过这只

  • 杨姓单字名怎么取?寓意好的杨姓女孩名字精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寓意好的杨姓女孩名字精选?欢迎阅读哦~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杨姓的孩子出生了,那么得起个好名字了,那么这个杨姓的简单男孩名字怎么起呢?其实也说了,简单就好了,还有这个顺口就好,文章末尾也有专家起名,如果信什么五行八卦的话,大家可以看看,100分好名字给你选择!杨欣:快

  •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各地的习俗有什么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元宵节的习俗,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吃元宵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