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那些美美的仕女图服饰是虚构的?古人的真实衣着是怎么样的?

那些美美的仕女图服饰是虚构的?古人的真实衣着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4365 更新时间:2024/1/18 8:49:41

那些美美的仕女图服饰是虚构的?古人的真实衣着是怎么样的?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早期古代服饰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不知道哪些资料是可以作为服饰史研究的对象,这其中最大的也是被踩的最多的坑就莫过于——仕女画!

于是今天就正经来谈谈仕女画和古代服饰之间的关系……

什么是仕女画?

仕女画在如今看来,几乎等同于美人画,是以女性为主要角色绘制的人物画,它的确是从人物画里分化出来,逐渐成为一个专门画科。

作为仕女画它必定有这样几个特点——

人物外在形象符合世俗审美;

人物内在主题符合主流价值观;

表达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取向;

人物刻画类型化特征明显(偏重向上阶层);

成品具有观赏价值。

——上面可能说的比较抽象,用人话解释就是,人要美、人要好、人要一眼能看出身份来,会反应画家乃至时代的特征,最后这画还能推销出去!

下面举几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吧!比如北宋的《纺车图》虽然描绘对象也是女性,却不属于仕女画,因为它刻画的不仅仅是底层人物,更没有经过美化,并非用以表达理想化的载体。

△北宋王居正《纺车图》

又比如我们经常会看到的明代容像,是一般家族用以供奉的,取材上不拘男女,更并非为了符合时代审美需求而产生的,人物刻画上注重写实而非类型化,它就只是属于人物画而已。

△明末,吴氏先祖容像

而典型的仕女画如焦秉贞的《历朝贤后故事图》,取材上乍看是写实的,但是其实跟我们的戏曲一样偏向流传故事的传奇性,题材也是为了表达特定价值观。

△清代焦秉贞《历朝贤后故事图》

并且上面两张图的人物是完全两个不同的年代,衣着打扮却类似,甚至于她们的长相都很像,并且人物尊卑等级一目了然,这就是仕女图所拥有的“程式化”和“理想化”

仕女画是怎么一步步走向虚幻?

上面提到的“程式化”和“理想化”是仕女画不写实的最主要原因,它虽然是从人物画的范畴里分离出来的专门画科,但是它的发展又和人物画是不同的。

从仕女图的发展看,越早期越写实,越后期则越不写实,当然这个写实是相对的。因为越早期的仕女画,它处于形成过程中,所以它也越偏离仕女画的定义。也就是说,形成仕女画的过程,就是这种画科远离现实的过程。

△《列女仁智图》,宋摹本

△《女史箴图》,唐摹本

早期人物画里也有类似“仕女”的形象,但是往往更侧重于故事所传达的内在价值观,对于人物的外在刻画则不太侧重。

然而我国一直有使用同一底本重复绘制同一题材的习惯,比如我们之前聊到过的不知道有N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种情况(相关链接:你真的认识《清明上河图》吗?期指一算,它竟有上百个版本啊!),每个朝代画家还会根据自己的时代加入当时的色彩。所以只要不是当时人绘制当代人的,其真实性都是要打折扣。

仕女画无论从这个名字还是从画科角度,它的正式成熟期都在宋代。宋代更对仕女图实现了全面拓展,除了早期传达价值观的特定题材、以及唐代以来的描绘贵族妇女生活的内容,还加入了许多文学故事、神话传说等。加上宋画里世俗内容如婴戏图、货郎图等本身也十分突出,相互融合,不仅“仕女”面貌多样化了,而且真的拓展为一个固定画科了。

△宋《女孝经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宋王诜《绣栊晓镜图》

宋代仕女画写实感很重,并且多有仙女清丽飘逸之态,符合很多人对于古装的想象,所以宋代仕女图里的形象是最多被仿造的,还美名其曰是“复原”。(相关链接:为了装X,现在写真集都包装成服饰复原学术成果了!?)

明代的膝盖收割机:仇英

仕女画在元代和明代前期一度没落,明代中期以后才开始涌现一大批著名的仕女画家,之后经过清代到现在,一直都是非常坚挺且主流的独立画科。而明代仕女画家里不得不提的就是前面某些人非得瞎写成唐寅的仇英!

仇英是吴门四家里唯一一个偏科的,他只有画拿得出,其他人如唐寅、文征明沈周都还有其他可以长处。并且仇英出身也最低,卖画为生,后世托为仇英的伪作硬够开一家博物馆了吧。可见仇英是画得多么多么好了!

仇英最擅长的就是仕女人物,他笔下的女子既娟秀艳丽又洒脱雅致,当时人夸赞“淡妆浓抹,无纤毫脂粉气”,代表作之一就是那幅《汉宫春晓图》。

△明仇英《汉宫春晓图》

前面说了那么多关于“仕女图”的内容,这幅几乎不用说了,以画家想象中的汉代宫廷为题材,并且还包含了毛延寿为王昭君画像的这一著名故事,仔细看里面还有《捣练图》这样有名的蓝本内容存在。

一个明代出身底层的画家想象中的汉代宫廷是什么样的?会有几分真实性?这个答案简直不需要回答了。

《汉宫春晓图》后来还被清代仕女画家翻出来重新绘制过。

△清冷枚《仿仇英汉宫春晓卷》

而同样在某小组的所谓明代服饰科普文里出现的明代女性服饰示意图,也正式典型的程式化以后仕女图服饰。

△某明代服饰科普文的截图

△清任熊《大梅诗意图页》

△清改琦《献荔图》

也有写实的仕女图

既然仕女图的形象一部分是建立在对前任程式继承,一部分是建立在画家的想象之上,那么它其实也会保留一部分写实的内容。有些是因为程式的源头其实还是写实的人物画,有些是因为画家脑补的时候无法超越自己的时代。

但是值得指出的是,这些所谓“写实”是十分细小的、存在着变形的。当你了解古代服饰和美术史以后,再回头去看就像是一个藏宝游戏般有趣,但是妄图逆转这个顺序,从这些“写实”里学习古代服饰则完全不可能的了!

此外有些画会杂糅仕女画和一般人物画之间的界限,其实这两者之间本身就没有绝对的界限存在,形成较为有趣的画面。

△明唐寅《孟蜀宫妓图》

△清费丹旭《姚燮忏绮图》

仕女图的形象后来还影响了新古装以及很多戏曲、古装造型,这是后话了,以后有机会再说,本文又写得超级长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仕女图

更多文章

  • 赤壁之战结束,曹操为何不重整旗鼓一统天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操,三国

    赤壁之战结束,曹操为何不重整旗鼓一统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赤壁之战后,曹操没能再度南下荆州,策动统一天下之事,原因有很多。首先,孙权和刘备取得了荆州大部分的地盘,并且凭借赤壁战胜的余威,一扫战前战战兢兢之色,有了正面怼曹操的心气。曹操在战争

  • 犬戎起源于什么时候?犬戎后来到哪里去了?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夏朝,犬戎

    犬戎起源于什么时候?犬戎后来到哪里去了?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游牧民族侵入中原的事件,也曾发生过多次游牧民族灭亡中原王朝的事件。而在这些事件中,有明确历史记载的第一起事件,无疑就是发生在公元前771年的犬戎灭亡西周事件了。那么犬戎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民族,

  • 古代的皇帝真的随心所欲吗?皇帝为何寿命都不长?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皇帝为何寿命都不长?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皇帝头很大皇帝从来没有大家想的那样简单,在电视剧里面随便怎么说怎么说,随便怎么玩儿怎么玩儿。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乾隆皇帝似乎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玩儿,四周的臣子们,除了纪晓岚一个人在苦苦坚持着自己所谓的真理之外,其他臣子

  • 晋商风云兴衰史的背后是什么?太团结也不是好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晋商

    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晋商的兴起和衰弱。晋商风云鉴:痛其陨落,哀其沆瀣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潮商、徽商、晋商三大“商帮”,而影响最为深远、成就最为辉煌、财富聚集度最高的,莫过于晋商了。晋商由无到有、由弱至强、盛极而衰的风云史,也许就是中国古代商业文化高度浓缩。晋商是就是籍贯在山西的商人的统称,特

  • “中国”一次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古代中国有哪些称呼?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西周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中国叫什么?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初年,当时这两个字指的是皇帝的都城,因为西周实行分封,制,君王居住在周边分封国的中间,中国以外称四夷,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认为秦朝处在天地的中间,故称中国。但在明朝之前,“中国”还不是专属的国号,一些社会开放

  • 宋朝为何要兵权三分?宋朝的三大统兵机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朝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的三大统兵机构是什么?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兵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军卫、武官选授之政令。"自古以来,一个王朝的军事实力就直接代表了这个政权可以在历史上存留多长时间,而掌握军事大权的机构往往会对帝王们的统治产生直接的影响。唐朝时期,兵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构,掌管着军

  • 点心是怎么来的?点心与零食有区别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点心,零食

    点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现在人们总是喜欢的说吃“点心”了,“点心”就是正餐之外的一些小零食或者一些小糕点之类,虽然叫着很顺口,但是很多人不理解,零食为什么要叫“点心”呢?其实,“点心”一词早在唐代就已经出现,所指的范围比现在要广泛得多。据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

  • 抓药的来由是什么?为什么买药要叫抓药?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药,抓药

    你们知道抓药是怎么来的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很多人老人到现在去药店买药害死喜欢用“抓药”这个词,很多人都表示很不理解,买药就买药,为什么要叫抓药呢?其实这里面有着很多的门道,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到药材铺里买药,又称为“抓药”[粤语“执”(谐音)]。这里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常外

  •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与《牡丹亭》的读者俞二娘有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汤显祖,俞二娘

    “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这是《牡丹亭》中杜丽娘著名的唱词。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故事,并非仅仅属于《牡丹亭》。它的一位读者俞二娘,也超越了生死,“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作者、观众和戏剧以最奇妙的方式相遇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王阳明对冯梦龙有何影响?国朝道学公论,必以阳明先生为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阳明,冯梦龙

    王阳明是明代首屈一指的大思想家,冯梦龙对其学说推崇备至,他在晚年创作了传记小说《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评价阳明心学:“即如讲学一途,从来依经傍注,唯有先生揭良知二字为宗,直扶千圣千贤心印,开后人多少进修之路。所以国朝道学公论,必以阳明先生为第一。”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