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内务府作为清朝独创的机构,每天要处理哪些日常事务?

内务府作为清朝独创的机构,每天要处理哪些日常事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923 更新时间:2023/12/11 12:55:21

清朝入关后,很多制度都沿袭过去其他朝代的传统。如六部九卿、内阁大学士等。但内务府却是清朝独创的机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内务府的日事务中,就是管理皇家财物、饮食,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琐事和各项礼仪。如果说六部、内阁是外朝,掌管国事,那内务府就属于“内廷”,专门处理皇帝的家事。

虽然只是处理皇帝家事,但内务府的复杂,远远超过其他机构。因为在内务府内,有数量庞大的包衣成员。包衣是过去八旗贵族的家奴,皇家事务都由他们负责处理。

而且,内务府处理的事务极为广泛。按照《大清会典》记载:“凡府所属吏、户、礼、兵、刑、工之事,皆掌焉。”也就是说,内务府处理的事务,包括人事、钱财、礼仪、兵事、刑罚、工程等。

在内务府内,下设机构达五十多个,设立的官吏数量,达到外朝官吏数量的两倍,可达到三千多人。内务府设立的官员中,地位最高的是内务府总管,官阶卫正二品,统领大小事务。

内务府总管以下,则是堂官郎中、笔帖式和主事。他们主要协助内务府总管,处理大小事务。内务府虽然很清晰的划分出五十多个机构,但是,内部非常复杂。

按照定制,内务府机构本应该分为职机构和武职机构。这些机构,都有各自不同的用途。如敬事房,就是太监机构。御鸟枪处,就是给皇帝看管鸟枪。

清朝的时候,除了军队配备鸟枪,只有皇帝可以使用。御书处,就是专门印刷摹刻皇帝诗词、手迹。这些属于文职机构。

而像三旗包衣兵营、护军营、前锋营等,就属于武职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官职之间,并不是那么清晰容易的可以区分出文职、武职。

乾隆时期修订的《大清会典》里,上驷院的牧长、厩长,武备院的司弓、司矢,都属于文职。可是,到嘉庆时期修订的《大清会典》里,它就成了武职。

这种没有具体界限,模糊的情况,直接造成内务府机构的混乱。而且,在选任官职上,内务府也更为负责。清朝时,如果是外朝大臣,会分为九品,每一品又分为正、从两级。

内务府的官吏,除了品级以外,还会区分是否有顶戴等。在选人上,外朝官员主要从科举中选拔。当然,也会有一些父辈荫封获得的官职,或者是花钱买来的职位。

总体而言,外朝官员选拔,还是有固定章程可以遵循。但内务府因为处理的是皇家事务,其中的官吏,往往是皇帝亲自指定,或者凭借身份家族选任,甚至还有部分官职是长期世袭的职位。

当然,无论内务府如混乱,都不能影响为皇家服务。在诸多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就是为皇室赚取更多的银两。清朝的时候,内务府收入来源一直不少。既有各地官员的进贡,也有各地设立的皇庄、官房,可以用来收取地租。这个收入是很高的。

乾隆时期,内务府管辖的皇庄达到185.9万亩。全国最大的地主,其实就是皇帝本人。靠着这些地租,每年收入就可以达到15万两。

除了地主,内务府还可以收入各项税收。如盐税就是一项重要收入。过去盐都是朝廷垄断,无论产盐、制盐,朝廷都可以收取大笔税收。

以乾隆三十五年为例,内务府仅在两淮地,就收取盐税达50万两白银。靠着变卖人参、貂皮,以及各地商人的报效,多重收入来源,让内务府可以收到大笔银子。

顺治康熙年间,当时内务府仍需要每年户部索要数十万两白银,才可以满足皇室生活。可是,到了乾隆时期,内务府收入大增。仅是内务府广储司一处,就有白银积蓄200多万两。

内务府收入足够,一定程度会造成民间财富聚敛于皇室手中,但也可以减轻户部负担。可是,到晚清时,内务府收入锐减,还是要靠户部拨款。

内务府沿袭自八旗贵族的包衣制度,它的设立,也跟当时清朝在关外的情况有关。皇太极称帝后,一心要把大权揽在自己手中。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不仅是简单的称帝就能完成。而是要把一系列权力,都收拢在自己手中。

其中一项,就是分配财物的权力。皇太极以前,八旗分配财物的权力归八旗旗主共有。他们需要一同出兵,共担损失。打仗回来后,财物由八旗贵族挑选后,再发给下面的将士。

而皇太极则是借助设立内务府,把这项权力抓到自己手中。这个做法,有利于皇帝把更多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清朝入关后,也曾采用过去明朝的制度。但是,到康熙时期,就重新恢复内务府。

由此可见,内务府比明朝的制度更好用。如果清朝皇帝不设立内务府,皇室的财政开支,就基本要仰仗户部。虽然户部大臣也得按照皇帝指令办事,但总不如内务府这些“包衣”听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内务府清朝

更多文章

  • 明朝政权建立之后,朱元璋怎么解决元代社会留下的苦果?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

    历史上因为瘟疫、战争、政治、环境等因素引起的移民现象屡见不鲜。明代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清代的“湖广填四川”移民都堪称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超级大移民。今天,历史故事网就说说600年前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洪洞,即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历史上属于山西第一大县。所谓的洪洞大槐树,就是旧时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城

  • 汉废帝刘贺为何被封为“海昏侯”?只因他的封地在海昏县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刘贺,海昏侯

    说到西汉时期的刘贺啊其实也是一位非常悲剧的帝王级别的人物了,话说这个人也非常的搞笑和有意思的,他被废黜帝位之后呢,汉宣帝竟然还封他为海昏侯,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话说是为了羞辱刘贺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废帝刘贺被封为“海昏侯”是因为他的

  • 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后,刘贺为什么会被霍光征召来当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贺,霍光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日,汉昭帝刘弗陵去世。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玺书说:“诏令昌邑王:派代理执行大鸿胪事务的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征召王,乘坐七乘的传车前往昌邑国在长安的府邸。”凌晨一点左右,用火烛照着打开玺书。这天中午,刘贺就出发了,下午四

  • 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司马迁,汉武帝

    西汉王朝的汉武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而且在他的统治期间,西汉的领土疆域扩大了将近一倍,完全不输于唐朝时期万国来朝的气势。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司马光为何会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司马光曾在自己的《资治通鉴》中这样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他认为汉武

  • 在曹操的一纸书信下,江东群臣为什么纷纷要求投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江东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江东大批臣子要求孙权迎降曹操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诸葛亮和刘备的《隆中对》中,对刘备形容江东形势时说,“孙权据有

  • 曹操、刘备和孙权,他们的武艺水平究竟谁高谁低?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刘备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互为对手的曹操、刘备、孙权的武艺如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朝时的民风尚武,大多数人都有一定的武艺。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很多君主都

  • 猪肉在古代很低贱,为何汉代时能抵中等收成年岁的收入?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猪肉,汉代

    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且《礼记·王制》中有云:“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猪肉在古代很是低贱,为何能抵得上中等收成年岁的收入?虽说猪与“马牛羊犬鸡”被称为六畜,看上去地位似乎是平等的,但实际上却被分成了三六九等。首先牛自然就不用说了,在

  • 诸葛亮不同意“子午谷奇谋”,为何钟会伐蜀时却走子午谷?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钟会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拒绝“子午谷奇谋”,钟会伐蜀却走子午谷,两者有何不同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时期有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就是“子午谷奇谋”。诸

  • 刘禅有哪两个神助攻,让他得以多做将近三十年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刘禅,神助攻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诸葛亮去世后,刘禅为何还能做近三十年的皇帝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实上,自从关羽丢失荆州,刘备夷陵大败,蜀汉的精锐人才已经被扫荡一

  • 若是诸葛亮没有安排人去打扫卫生,司马懿还会中计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司马懿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空城计中,诸葛亮为何要让四个人在门前扫地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空城计的故事发生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期!刘备去世以后,诸葛亮掌控了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