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对迟到的人我们要说"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为什么对迟到的人我们要说"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60 更新时间:2024/1/17 5:29:27

为什么对迟到的人我们要说“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这句话是怎么来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从古至今,在世界上的任一个角落,似乎人人都很反感“等”这个字,即便是你迟到了一分钟,那也是对人家的一种不尊重。在我们中国有一句俗语就是来形容这个词的,经我们会对那些迟来的人说:“怎么才来,等的黄花菜都凉了”。那么这句俗语是如何而来的呢?这个黄花菜指的是什么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花菜都凉了”的由来网上有多种说法,这里也提供一种,

在黄花菜的最大产区湖南及其他一些地区很久以前人家摆宴席时出的最后一道菜是黄花菜,如果你在最后一道菜凉了才来,大家当然会责怪,但为了不伤你的面子,就说”等到黄花菜都凉了”。后来就用“黄花菜都凉了”来指过的时间太久了,等的时候太长了,太晚了的意思,既是对迟到的人的批评,又是调侃,不伤人面子。

黄花菜,也叫忘忧草,萱草等。中国也是黄花菜的原产地,但是在中国说黄花菜可比吃黄花菜的更多!就因为一句“黄花菜都凉了“。

通常说这句话是指做事做的慢,消耗的时间太久,等不及了才这样说。每每听到这句话,小编的脑子里总要跳出许多疑问,黄花菜很烫吗?很难凉吗?比温酒斩华雄如何?大白菜凉的时间比黄花菜长吗?

但是吃过黄花菜的人可以知道,这种菜和别的菜没有任何区别,加热之后放在那里也是自然却的,自身不具有保温效果。那么”黄花菜都凉了“是怎么来的?

基本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这个黄花菜本不是指我们所吃的黄花菜,“黄花”在人墨客的笔下多是指菊花。我们经常听过的诗词里面也有,比如:“人比黄花瘦”,“昨夜西风过院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等等。而苏轼曾经写过一首“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最后一句话是指过了重阳再去赏菊,就没那么好看了,连蝴蝶也为此发愁,这里就有“晚了”的意思在里面,而经过民间百姓的流传“黄花蝶”和“黄花碟”音同,很多人误认为就是黄花菜,以至于后面就变成了“黄花菜也凉了”。这种传闻还是比较可信的,毕竟古代人们识字的不多,消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传递者加工改造是经常出现的,菊花变成黄花菜也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种说法是说中国有些地区在摆宴席的时候,习惯于最后一道菜上黄花菜,而如果黄花菜都凉了你再过来,那就太晚了。出于礼貌不好直接指责别人迟到,只好用“黄花菜都凉了”代指来的太晚,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这么一个俗语。

第三种说法是说黄花菜原是说的黄瓜菜,黄瓜大多是凉拌着吃的,也就是说本身都是凉的。如果对别人说“黄瓜菜都凉了”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话,它本身就是凉的为什么还要说它凉了?有人解释这是一种调侃,就是故意对那些迟到的人一种委婉的批评。不过我感觉还是有点牵强。

第四种也是口音上的误传。据说黄花菜也不是黄瓜菜,而是“回锅菜”。我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方言,可以将“回锅菜”说成“黄花菜”类似的读音。回锅菜也就是做好了再热一次,如果回锅菜再凉了,那么就是回来得太晚了,所以应该是“回锅菜都凉了”。

不管怎么样,以上四种传言其中三个都指一个结果。那就是“黄花菜都凉了”这句话里面的黄花菜,并不是我们现在所吃的那种黄花菜,而是其他东西的一种民间演变,只有第二种说法是本指黄花菜,但也不是指黄花菜本身难凉,而是上菜上得晚。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大壮卦"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是吉是凶?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传统文化

    还不知道:易经中的大壮卦“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是吉是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大壮卦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象》曰:不能退,不祥也。艰则吉,咎不长也。意思就是:大壮卦上六。公羊冲撞藩篱,不能退后,不能如意,没有任何适宜的事。在艰难

  • 袁姓的人主要分布在哪里?袁姓男宝宝好听的名字合集!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袁姓男宝宝好听的名字合集!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春秋时期,袁姓主要分布于河南一带,其中心在陈郡。秦汉时期,袁姓大量外迁,成为以汝南汝阳为中心的一个大姓,袁氏家族也十分显赫,相信大家都知道四世三公的袁绍。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袁姓男生三字名,给宝宝起名多一点参考也是好事。

  • 我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孵化出无数名句!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传统文化

    我国诗歌的源头,《诗经》中的经典篇章!孵化出无数名句!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提及《诗经》,我们都知道它的重要地位。古代儒生说它是由孔子编订的,这虽然经不起考证,但却丝毫无损于它的重要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诗歌总集不仅反映了周朝前中期的社会风貌和周人的精神状态,更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令人遗憾

  • 慕容复和乔峰齐名,慕容复的实力究竟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慕容复和乔峰齐名,慕容复的实力究竟如何?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南乔峰,北慕容”,慕容复既然能和乔峰齐名,证明他的武功就不会很差。慕容复凭借慕容家的绝学斗转星移能和乔峰战成五五开,只是慕容复身背复国大业,此后逐渐荒废习武,实力自然衰退了很多。不少读者都感到奇怪,别人都是越来越强,唯

  • 从《宪宗元宵行乐图》中探索明朝的官员百姓是如何过元宵节的?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明代的元宵节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元宵节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节日,又称作“上元节”、“灯节”、“元夕”。元宵节最早起源于汉代,后来历经唐、宋的发展,逐渐成为一项固定的传统节日沿袭下来。不仅是在今天,在明代,元宵节对于官

  • "二十八星宿"是什么?"二十八星宿"和"十二地支"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八星宿”是什么?“二十八星宿”和“十二地支”是什么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二十八星宿是我国古代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文化,是从古代的天文学发展而来。原本是古代天文学家们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而将天空划分出来的二十八个星区,后来逐渐被各个时期的文学家们运用

  • 关于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有哪些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冬至节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

  • 东北土匪的"隐语文化"!"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传统文化

    东北土匪的“隐语文化”!“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是什么意思?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从古至今,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着各种各样的黑话,有着各种暗语等一些隐语文化。就比如说“西北玄天一片云,乌鸦落在凤凰群”,这句话可能有些人比较熟悉,也有些人并不熟悉。但若是要说到“天王盖地虎,宝塔镇河妖”

  • 中国智慧故事之楚人过河,这篇故事有什么哲理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楚人过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战国时,楚国的国君非常有野心,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能够统一天下,如何能够争取更多的疆土。当时,楚国的势力也很强大,国君好战,经常去攻取别的国家的城池。但是别的国家因为军队和国力都不如楚国,只好忍气吞声,对他的无耻行为感到无可奈何

  • 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传统文化

    霜降(FrostsDescent)一、霜降节气的时间:每年10月23~24日二、霜降节气由来,霜降节气气候变化,霜降节气介绍: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