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从何而来?都有什么习俗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80 更新时间:2023/12/25 20:05:11

秋分(AutumnEquinox)

一、秋分节气的时间:

每年09月22~24日,2016年秋分时间是9月22日22:21:05

二、秋分节气由来,秋分节气气候变化,秋分节气介绍: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这一天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秋分之后,北极附近极夜范围渐大,南极附近极昼范围渐大;二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气象专家介绍说,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气候主要呈现三大特点:阳光直射的位置继续由赤道南半球推移,北半球昼短夜长的现象将越来越明显,白天逐渐变短,黑夜变长(直至冬至日达到黑夜最长,白天最短);昼夜温差逐渐加大,幅度将高于10℃以上;气温逐日下降,一天比一天,逐渐步入深秋季节。南半球的情况则正好相反。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东北地区降温早的年分,秋分见霜已不足为奇。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三、秋分节气习俗: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

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的农村还有煮圆吃的习俗,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要煮二三十个不用包心的汤圆,插上细竹签放在田边地头,这就是“粘雀子嘴”,寓意是让雀子不要来破坏庄稼。

在秋分时节,我国很多地区都要举行“竖蛋”的民俗活动。

很多地方在秋分时节要吃一种叫做“野苋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称之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一般人家与鱼片“滚汤”,炖出来的汤叫做“秋汤”。有顺口溜这样说:“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古人取名取了名为何还要取字?名和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名和字的解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世界文明历史之中,中华文明可以说是最为源远流长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中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尤其是在给孩子取名字这件事情上,中国古人可以说是非常有讲究的,不仅要有姓、名,甚至还要有字、号,那么问题来了,古人在姓名之外

  • 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的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清明节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明节简介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

  • "前高后洼,不孤就寡"说的是什么?这句话有道理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前高后洼,不孤就寡”说的是什么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中国古代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包含着千千万万的历史文化,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不禁感到骄傲和自豪。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的老祖宗们为了让后代可以少走弯路,更好地获得美好的人生,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人

  • 传统的木偶戏和皮影戏都有什么区别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传统文化

    很多人都知道,木偶戏和皮影戏都在中国戏曲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的,这两者都是中国的民间艺术,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是从很久之前一步步有了现在的昌盛时期,但是木偶戏和皮影戏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点,在表演上和制作上都是不一样,那么木偶戏和皮影戏到底有着哪些不同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木偶

  • 唐朝有哪些避讳?古代的避讳原则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的避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避讳”这个东西,自古有之,比如我们熟知的,朱元璋当皇帝后,猪不能叫猪啊;乾隆登基后,下令贴对联不能有“五福临门”啊等等,那么具体到唐朝,都有哪些避讳呢?下面就来说一说唐朝的那些有趣的避讳,一起涨姿势!一、不能叫“虎”字唐朝开国皇帝李渊

  • 什么是宫廷音乐?有哪些类别?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音乐可以分为四类: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地位最高的一类是宫廷音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宫廷音乐不仅表现在它身居庙堂之高,只为统治者的宴会和朝廷仪式而演奏,还表现在它歌功颂德、祭祀祖先、娱乐君王及教化人民的作用上,这都是其他音乐无法望其

  • 儒家道家墨家内部还有派别?具体是怎么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墨家内部还有派别?具体是怎么分的?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道家三派道家文化有中华文化基石之称,在道教吸收道家文化之前,道家文化其实有老庄派、黄老派、杨朱派三派,老子庄子的地位自不必说,黄老思想曾经做过治国的根本理论,而杨朱派对中国人人性的塑造可谓影响颇深。老庄派为老学、庄学的

  • 孟仁简介:素仁孝,是二十四孝之一的"哭竹生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集》,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孟仁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孟仁,生卒年不详,官至司空。字恭武,江夏人,本名宗,避时吴主孙皓字,易焉

  • 探索雨水节气的文化习俗,填仓节时需要做些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传统文化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预示着降雨开始,雨量渐增。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雨水期间,气温开始回暖,温度可达到零度以上,草木萌动,大雁北迁。有俗语:雨水有雨,一年多雨。山东、河南等地开始给麦田除草、追肥、浇灌、给果树剪枝。四川盆地,桃李含苞,嫁接果木,植树造林。

  • 清初画坛的两颗明星,一人隐居乡野,一人官居庙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统文化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说到清代山水画,必然要提及清初四王。按照长幼排序,四王分别是王时敏、王鉴、王翚和王原祁。这四人中王时敏、王鉴和王原祁都是同乡同族,其中王鉴是王时敏的子侄辈,王原祁是王时敏的嫡孙。王翚与他们三人没有亲缘关系,但有师生之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