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族习俗 汉族端午节有何历史习俗

汉族习俗 汉族端午节有何历史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1/21 11:18:38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国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标签: 传统文化

更多文章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传统文化

    可悲可泣的故事都听了不少,也遇见了不少,但是作为母胎单身的小编就没啥感觉,想一想上次因爱情而感动的大概是在初中时期看的梁祝,到如今印象也没有丝毫减弱,历史上被搬上大荧幕的爱情故事有很多,像孟姜女哭嫦娥、牛郎和织女、白素贞和许仙以及我最熟的梁山伯和祝英台。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很怀疑这些爱情故事是真的

  • 白露: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传统文化

    北京时间9月7日23时32分,我们将迎来白露节气。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三个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俗话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这一时节昼夜温差最大,清晨草木凝露,秋风凉意渐显,自此,孟秋结束,仲秋开始。时至白露,清晨时分能在草木花瓣上看见许多晶莹剔透

  • 京族建筑 京族的"石条房"有何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传统文化

    京族的传统住房是草庐茅舍,京族人称之为“栏栅屋”。其墙壁是用木条和竹片编织,有的再糊上一层泥巴,或用竹篾夹茅草、稻草等作墙壁。屋顶盖上茅草、树枝叶或稻草。为防风吹,屋顶还压以砖块、石块。屋内四角以20厘米到33厘米高的木墩(多为苦楝木)或大竹或石头作柱墩,再在柱墩上横直交叉地

  • 俄罗斯族习俗 俄罗斯族丧葬习俗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传统文化

    新疆俄罗斯族实行土葬。人死后,由亲人给死者洗理,然后给死者头上包一块红布,戴上帽子,换上新衣,在尸身旁点燃蜡烛,让亲友们向死者告别。停尸三日后入殓,棺材呈六角形,外刷黑漆,内围白布,底部垫有被褥,尸身上盖被子,棺内放几件死者生前经常使用或喜爱的物品。入殓后,棺木暂不钉棺盖,用白布系好,用人或车运往墓

  • 古代男子"冠礼"的仪式是怎么样的?有哪些细节和礼仪?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传统文化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古代男子“冠礼”的文章,欢迎阅读哦~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就礼的种类来说,我国主要有吉礼、凶礼、军礼、宾礼以及嘉礼五种类型的礼。其中冠礼属于嘉礼(古人联络感情,加深沟通时所举行的一种礼仪)的范畴。冠礼是古人为年

  • 鄂温克族节日 鄂温克族传统节日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瑟宾节:“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每年的6月18日举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传统节目。节日活动中,通常表演舞蹈,还有赛马、摔跤、劲力、拉棍、拔河、跳棋等竞赛。春节:鄂温克语叫“阿涅”,这是鄂温克族最重要的节日。在除夕夜晚

  • 黄梅戏起源如何?它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和演变呢?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传统文化

    黄梅戏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说起黄梅戏,很多人都会想到《天仙配》、《牛郎织女》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不过关于它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黄梅戏,曾经也叫黄梅调或采茶戏。说起黄梅戏的起源,其实早在唐朝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元两代的影响,逐渐有了戏曲的雏形,黄梅戏

  • 项姓起源于什么时期?有诗意的项姓宝宝名字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传统文化

    项姓起源于什么时期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项姓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一定是项羽了,不过历史上还有很多项姓的名人,比如项脊轩、项槖等等。项姓的源流非常单一,是由周朝时期分封的项国而来,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源流了,这一点和很多其他的姓都不太一样。那么,项姓现如今在取名字的时候有什么

  • 赫哲族艺术 赫哲族精美的鱼皮制品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传统文化

    赫哲族的鱼皮制品主要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因为冷水鱼皮质有一定的厚度和韧性,比较耐磨,便于在生产生活中使用。鱼皮工艺品的制作主要包括选料、剥皮和晾干、熟软、剪裁和缝制、装饰等步骤。最早的鱼皮制品多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服饰和日用品,赫哲人直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一直沿袭着夏用鱼皮衣的习俗。上世纪六十至

  • 景颇族婚俗简介 景颇族婚俗习性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传统文化

    云南省陇川县是景颇族的主要聚居区,这里的恋人之间联系不写信,而是以物代之,十分有趣。如男子爱上姑娘,即用树叶包上树根、大蒜、火柴、辣椒,再用线精巧地包扎好送给女方。树根表“想念”;大蒜表示要姑娘考虑两人的事;辣椒表示炽热的爱;火柴表达男方态度的坚决;叶子代表有好多话要说。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