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盘点: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主是哪四个?

盘点: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君主是哪四个?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789 更新时间:2024/1/16 14:23:57

导读: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封建帝制社会的形成时期,起于公元前770年,终于公元前221年,又称东周时期。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春秋时期为公元前770—前476,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5—前221。春秋战国,是一个分外辉煌的时代,是一个空前绝后的时代,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时代,更是一个充满神奇的时代。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更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四大君主”

1.齐桓公

齐桓公(前685—前643),春秋时齐国国君,春秋五霸之首,姜姓,名小白,其兄齐襄公在位时,昏庸暴乱,诸弟出逃,小白也逃往莒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被杀,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在齐国高氏帮助下,取得君位,是为齐桓公。齐桓公任用管仲,在内进行行政改革,发展生产,使齐国经济、军事力量大增,对外?「尊王攘夷」,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优势,又顺应了当时戎狄内侵、中原各国关注如何抵御的态势。齐桓公在诸国间获得了极高的威信,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选择的原因:名副其实)

2.越王勾践

勾践(前520年—前465年),春秋末越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姓姒(因为是大禹的后代,所以姓姒),名勾践,又名菼执,越王允常之子。公元前496年,勾践即越王位,同年在李大败吴师。公元前494年,被吴军败于夫椒,被迫向吴投降,勾践做了吴臣仆。此后二十年间,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任用贤臣,繁息人口,发展生产,重建武装,越国重新强大起来。从公元前482年起,越开始攻吴。前473年,灭掉吴国,统一了东南一带。后来勾践又北上争霸,横行江淮,号称霸王。(选择的原因:因成语“卧薪尝胆”而喜欢)

3.秦孝公

秦孝公(前381—前338),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名渠梁。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虽为嬴姓,却不叫嬴渠梁。秦献公之子。前361年—前338年在位。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选择的原因:没有孝公的打基础,就没有始皇的得天下)

4.秦始皇

秦始皇(公元前259---公元前210年),姓嬴,名政。因生于赵都邯郸,故又称赵政。13岁即王位,39岁称皇帝,在位37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异人之子(与秦孝公的关系: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王嬴政,也有人说他是吕不韦的私生子)。战国末年,秦国实力最强,已具备统一东方六国的条件。秦王政初即位时,国政为相国吕不韦所把持。公元前238年,他亲理国事,免除吕不韦的相职,并任用尉缭、李斯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终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把中国推向了大一统时代,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2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选择的原因:名至实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春秋战国四大君主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四大公子是哪四个?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战国,四大公子

    导读:中国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后人称之为“战国

  • 陈桥兵变是谁发动的?陈桥兵变的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桥兵变,北宋,赵匡胤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赵匡胤,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赵匡胤任禁军军官。郭威死,周世宗即位,升为殿前都点检。世宗死,恭帝即位,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于960年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建立宋朝前夕所进行的一场政变。后周恭帝显德七年(960),大将赵

  • 古代文化之避讳:古人取名字要避讳之前七代帝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避讳,避讳,李虎,

    在李靖传里有人提出一个问题:李世勣为什么不避李世民的讳?连观世音菩萨都避李世民讳叫观音菩萨,为什么李世勣不用避讳?这是个好问题,今天我们说一下和避讳有关的一些事。西方人表达对长辈的尊敬,往往取个和长辈一样的名字,就出现了拿破仑三世、路易十六这样的名字,有时候会很麻烦,祖孙一个名,不知道的容易分不清。

  • MP18冲锋枪:中国土豪也能批量仿制的德国货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花机关,mp18,德国,

    对有些枪来说,巷战不是它的主战场。比如这一把,影片《金陵十三钗》国军手上的1918年份、德国西奥多·伯格曼兵工厂造的MP18冲锋枪。它的横空出世和一战时期一位叫胡蒂尔的德军将领有关。那些遍布战场固若金汤无坚可摧的堑壕差点害得胡将军偏头痛,它们成为战场的死角,要像打扫卫生那样彻底清扫战场“不留死角”得

  • 孔夫子在西方人眼中是什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孔子

    孔子思想在西方流传至少已有300年的历史。他一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孔子学说被介绍到西方后,孔子就与希腊古代哲人苏格拉底、柏拉图一样享有盛名。他和莎士比亚一样,相信和谐、等级、社会秩序和奉行爱国主义。绝大部分西

  • 雍正帝一共有几个女儿?生母分别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雍正,清朝

    雍正帝一共有几个女儿?叫什么名字?生母分别是谁雍正帝女儿皇女长女(1694年),康熙三十三年三月十六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和硕怀恪公主,次女,母齐妃李氏(时为雍亲王侧妃)。三女(1706年),康熙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五生,未逾月殇,母懋嫔宋氏(时为雍亲王府格格)。四女(1715年

  • 雍正养女和硕淑慎公主简介 和硕淑慎公主怎么死的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和硕淑慎公主,雍正

    和硕淑慎公主(1708-1784),胤禛兄、废太子允礽第六女。康熙四十七年(1708)正月初二日生。母为允礽侧福晋唐氏。雍正初抚养宫中。雍正四年(1726)十二月嫁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观音保。封和硕淑慎公主。乾隆四十九年(1784)九月初十日卒。年77岁。和硕淑慎公主生于康熙47年((1708))正月

  • 清朝服饰之:清代胄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服饰,胄甲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

  • 15位三元及第的古代“高考”状元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状元,三元及第

    15位三元及第的古代“高考”状元今天,全国各地陆续公布了2015年高考的分数线,大部分省市考生查到了自己的分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能够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是大部分同学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当然如果有幸能够高中状元,那就是幸福中的幸福了。而中国古代高考——科举,从隋到清,一千三百多年的时间里,考出

  • 古代人为什么称“社会”为“江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古代,江湖

    古代为什么称"社会"为"江湖"?“江湖”是相对于“朝廷”而言。朝廷:指官府也就是政界。当官人的圈,朝廷指封建社会(分封制)下,被王国、诸侯国拥戴为共主,共主建立的统治机构(政府)的总称。在这种统治制度下,共主通常被称为皇帝。中国历代的中原王朝通常被认为中国的正统王朝,属于中央政权,周边被征服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