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苏轼《洞仙歌》赏析!《洞仙歌》中写的是哪位美女?

苏轼《洞仙歌》赏析!《洞仙歌》中写的是哪位美女?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73 更新时间:2023/12/13 8:28:22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苏轼《洞仙歌》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苏轼是我国千年难遇的一位大才子,在诗词、散文、书画等多方面都堪称一绝。尤其他写的词可以担当豪放派的代表,但是他本人的性格是那么多面豁达,兴趣又是那么丰富广泛。怎么可能只有一种风格的词,来固化他的所有气质呢?

今天我们就找来他写的一首特别细腻婉转的词作,描写绝世美女和纤纤柔情,毫不逊色婉约一派。

01洞仙歌·冰肌玉骨〔宋〕苏轼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渡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大意是:冰一样的肌肤,玉一般的身骨。竟然十分清凉,没有一丝汗渍。晚风吹来,水殿里有丝丝暗香,弥漫在空气中。绣帘微开,空中一弯明月也在偷窥着佳人,佳人斜倚在枕边,还没有入眠,黄金钗横堕着鬓发,微微有些许蓬乱。

蜀主与夫人牵着纤白的玉手,起来漫步在寂静的庭院当中,仰望星空,时而可见那流星渡过银河。试问今晚夜色如何,三更已经过去,月波淡淡,玉绳星随着北斗在缓缓低旋。屈指算一算,什么时候西风起,能送来凉意呢?不知不觉似水一般的年华悄然逝去了。

02写于何时?写的何人?苏轼在小序中交代了写此词之缘由: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原来苏轼在七岁之时,曾经见过眉州的一位老尼姑,当时已是90高龄了,在她年轻时曾随师父进过后蜀国的宫中,曾听到过蜀主孟昶的《洞仙歌令》,是与妃子花蕊夫人夏夜纳凉时写的,老尼当时尚能记得完全。

而四十年后,苏轼只能隐约记住首两句了,老尼也早已经故去,世上恐怕无人知道还有这样的一首词,于是苏轼便发挥他丰富的想象力,运用他的文思才智,补足了《洞仙歌》的剩余部分。

这么说来,是苏轼在想象中完成的“孟昶”词,头两句“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来自记忆中老尼所传。这或许是苏轼幼年所闻,中年仍念念不忘的女神吧?

朱孝臧校注《东坡乐府》中考证,“公生丙子,七岁为壬午,又四十年为壬戌也。”他推定苏轼写此词时在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壬戌),这时苏轼正谪居在黄州。

小序就这样交代了苏轼写作的背景,还有这样曲折和神秘的缘由,宫中旧事让人浮想联翩,而苏轼自己借这个由头,可以逸兴走笔,充分想象抒怀又会如何呢?

03女主角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一个妃子姓徐(另有一说姓费),曾是歌姬出身,后入宫封为慧妃,青城人,才色双绝,深受孟昶所宠爱。因为貌美如花蕊,故被称为“花蕊夫人”。

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统一全国,宋军入蜀时,蜀军无招架之力,如秋风扫落叶般,几乎没有遭遇到抵抗,孟昶投降后被赐死。相传赵匡胤将花蕊夫人召入宫中,知其才华不凡,故意诘问她:“有人说,孟昶因为宠爱你而亡国”,花蕊夫人这个亡国的妃子见识不短,随即作诗以对: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宫中哪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花蕊夫人回答的是有理有据,男儿无志,岂能怨女子误国?

词中“冰肌玉骨”的花蕊夫人后来成为了宋太祖赵匡胤的宠妃,再之后的遭遇又如一团迷雾,有传言还与宋太宗赵匡义也有瓜葛,又被其所杀害。也就是说,这位花蕊夫人可能与三位帝王有染,天上人间,被人怨红颜祸水,终难逃红颜薄命,一个才貌双绝的美艳女子难逃帝王家的悲欢,繁华落尽成一梦,让许多年后的苏轼想起也唏嘘感慨,追忆凭吊。

04苏轼写词有参照对象吗?这首词描写得如此美好真实,也有人因此推断苏东坡年轻时遇见过一位冰肌玉骨的美人,而念念不忘,这首词实际是他借花蕊夫人的名义写给心上人的情诗。

当然,这样的说法有些道理,主要是有身临其境的真切,没有生活的参照,可能真的难以描绘如此生动,所以我也相信苏轼在写词的时刻,眼前是浮现一个真实场景的,也许想象加上思念才会如此深情吧。

现代的文人画家丰子恺读到这首词以后,也被苏轼描写刻画的花蕊夫人所打动。就曾经化用苏轼的这首词的意境,用黑白两色的素笔描绘了一位现代的妇人,着无袖长裙,玉臂托腮,斜靠床边,窗外明月斜挂,一副闲适又慵懒的状态,配上一句词:“明月窥人,人未寝,欹枕钗横鬓乱”,也是别有一番趣味。

丰子恺的画作

所以无论哪朝哪代的人,读到这生动又情意绵绵的词句,都会不禁浮想联翩,非常有画面感。

05这首词的精妙句子从故事回到词本身,我们再看苏轼这首词贡献了哪些名句。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此句来形容花蕊夫人的美洁,不同寻常,以肌肤比作冰雪,以骨比作白玉,冰和玉都是世间特别寒凉之物,虽然天气很热,在炎炎暑气之中,夫人的身心清凉似乎能让环境也变得清凉,洁不可染。“冰肌玉骨”一词现在也常常用来形容美女的圣洁和美好。

“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这也是苏轼的名句,欢情时刻,人本无心赏月,月却有意看人。月光从绣帘的缝隙洒落寝宫,好像也在偷看花蕊夫人的风华绝代。暑气逼人,人难以入眠,“人未寝,攲枕钗横鬓乱。”似乎曲笔描绘着欢愉时刻,夏夜的美景美意。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算一算,西风何时前来驱散酷暑?人总是厌烦夏日的暑热,盼着秋风的清凉,殊不知,正是在这样期盼之中“流年暗中偷换”。结尾这一句,一下把人的思绪拉入了更长的时空中,从此刻细致描画的夏夜场景来了个转换,历史的苍茫感顿时袭来。

这最后的点睛之笔,也是带有人生哲理的深思:西风好是好,可是流年的偷换又怎么办?在苏轼看来,暑热与凉秋之间慢慢流走的,也是良辰美景,欢愉时分。谁又能抗拒时光荏苒呢?

我猜想,蜀主孟昶那时那刻的原词是绝不会有这样情思的,这一定是有了时间距离之后才能体会到的时光易老。就是我们今天看历史人物的滋味,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美好的生命,都已流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流年偷换总是令人感伤,无论是花蕊美貌,还是冰肌玉骨,最后都已香消玉殒;情深时分,所留下的不过都是纸上诗篇。繁华落尽,烟消云散,任后人暇想追忆,无限怅惘。

我们看苏轼的很多词作,无论是滔滔江水,还是绵绵情长,无论家国事,还是兄弟情,常有哲思在其中,都有一种旷远的情怀,俯瞰世事,这也是他的魅力所在,历经千载所以仍能流传久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宋朝苏轼

更多文章

  • 魏晋时期文学家:阮籍生平简介 为竹林七贤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魏晋,阮籍

    阮籍,出生于汉建安十五年(210),三岁丧父,由母亲把他抚养长大。父亲死后,家境清苦,阮籍勤学而成才,天赋秉异,八岁就能写文章,终日弹琴长啸。在他少年时期好学不倦,酷爱研习儒家的诗书,同时也表现为不慕荣利富贵,以道德高尚、乐天安贫的古代贤者为效法榜样的志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

  • 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山涛生平简介 为竹林七贤之一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山涛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山涛早年孤贫,喜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四十岁时,才任郡主簿。大将军司马师执政时,山涛被举为秀才,累迁尚书吏部郎。西

  • 《关山旅行图》这幅画背后,到底蕴含了怎样的秘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乾隆,清朝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关山旅行图》,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一幅唐代古画在乾隆皇帝面前缓缓展开,这幅画的名字叫《关山旅行图》。正如他的名字一样,画中描绘了一对正在崇山峻岭之中赶路的旅人。乾隆爷对这幅画爱不释手,正在细细的欣赏着,画中的每一个细节,忽然,他脸色一沉,发

  • 成语“篝火狐鸣”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秦朝,陈胜

    【篝火狐鸣是什么意思】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释义:篝:笼子。原指陈涉用竹笼罩住火,若隐若现,又学狐狸叫声,假托狐鬼之事以鼓动人们起事。后比喻筹划起事。【篝火狐鸣的历史故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即位

  • 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苏辙《六国论》原文及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苏辙,《六国论》

    苏辙《六国论》赏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六国论宋代:苏辙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夫秦之所以与

  • 成语“比肩继踵”出自何人?其中有什么历史典故呢?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晏婴

    【比肩继踵成语出处】唐·王粲《荆州文学记官志》:“比肩继踵;川逝泉涌。”释义:比:挨着;踵:脚跟。肩挨着肩,脚跟着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比肩继踵成语故事】春秋后期,楚国雄踞南方,成为南方最强大的诸侯国,因此有许多比较弱小的诸侯国前来结盟。齐国与楚国相隔不远,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齐国也与楚国结了盟

  • 《寒切帖》:唐代对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原作的勾填本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寒切帖》,王羲之

    《寒切帖》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创作的一幅书法作品。《寒切帖》又名《廿七帖》、《谢司马帖》。唐代勾填本,有乌丝栏。收刻于《淳化阁帖》卷七、《大观帖》卷七、《澄清堂帖》、《二王帖》、《宝贤堂集古法帖》、《玉烟堂帖》、《邻苏园帖》。著录于《清河书画舫》。古书画鉴定专家张珩鉴定为唐代勾填本。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

  • 梦到“降落伞”象征了什么?与现实的哪些事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公,解梦

    梦见降落伞是什么意思?做梦梦见降落伞好不好?梦见降落伞有现实的影响和反应,也有梦者的主观想象。梦中降落伞,象征从危险中得到解脱。同时也暗示你性格浪漫,喜欢冒险。如果梦见自己在顺利降落,表示你能摆脱困难,生活幸福美满。如果梦见自己使用降落伞时遇到麻烦,暗示你可能会被内心中极其所依赖的人抛弃。梦中自己在

  • 南唐后主李煜:《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词作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煜,《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煜《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词作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

  • “茶壶里喊冤”语底是什么?关于呼喊的歇后语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歇后语

    关于呼喊、叫喊的歇后语:★【矮子打狼】——光喊不上★【跋子打围】——坐着喊;坐地呐喊★【茶壶里喊冤】——胡(壶)闹★【窦娥喊冤】——怨天怨地★【踱脚佬打山猎】——坐着喊★【跪在老虎面前喊人】——善恶不分★【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好人喊冤】——不平则鸣★【黄连树下喊上帝】——叫苦连天★【见了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