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中的三个未解之谜都是什么?头陀是什么意思?

水浒传中的三个未解之谜都是什么?头陀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502 更新时间:2024/1/17 22:36:36

《水浒传》描写的便是在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征四寇,灭叛党,最终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金圣叹点评水浒的时候,提出了其中三个未解之谜:“不曾见栾廷玉如何死,与前文史进寻王进不见,张青店中头陀不知何人,三事俱极闷闷,乃作者固欲人闷闷,以为娱乐也。”

栾廷玉怎么死的,史进为何找不到王进,大树十字坡被孙二娘吃掉的那个头陀是谁,这三个未解之谜,在很多续书中都能找到答案。

这些续书出现的时间较晚,有些事后诸葛亮甚至续貂之嫌,我们且不去管他。但是看过宋元话本的读者肯定知道:武松的雪花镔铁双戒刀,那可是大有来历,此刀出自河南登封县少室山少林寺,主人名叫同钦,是一个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的恶头陀。

这种说法来自宋元话本《武十回》,在电影《少林寺》拍摄之前,少林和尚在明清武侠小说中的形象并不都是正面的,至于哪一个版本更真实,读者诸君可以看一看现在的方丈大师就知道了。

少林头陀同钦无恶不作,但是恶人自有恶人磨,孙二娘很有成就感地告诉武松:“此人时常摧残妇女,在手中不知害了多少人命,昨日他挑经担过此,为嫂特地把他引进杀了。”

武松这才明白,自己吃的肉馒头,就是用这同钦头陀做的。同钦的度牒和戒刀都到了武松手里,所以其后武松行走江湖住店登记的时候,只能写“少林寺头陀同钦”,而不能写“阳谷县步兵都头武松”。

张青店中头陀的来历,在《水浒传》成书之前就已经很明白了,

我们看《新水浒》里面个一头乱发、满脸胡茬、牙齿里出外进的“邋遢武松”,好像就是按照“同钦头陀的”形象塑造的,根本就不是原著中那位“身躯凛凛,相貌堂堂,胸脯横阔,语话轩昂,心雄胆大,骨健筋强”的打虎英雄。

头陀的来历清楚了,王进到了延安府,为何神秘消失,这一点我们就只能去《水浒传》原著中去找答案了,而这答案,就藏在史进和鲁智深的对话中:“小弟亦便离了渭州,寻师父王进。直到延州,又寻不著。”

王进明明在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麾下,即使因病亡故,也会有东西留下来,史进怎么会一点消息都打听不到?

这个问题,我们看看史进的经历就明白了:王进看在史太公的面子上,传授了史进一身武功,但没想到史进依然不务正业,还跟少华山朱武等人勾勾搭搭,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八十万禁军教头出身的王进,早就不肯认这个徒弟了。

以王进的身手,到了老种经略相公种师道的军中,至少也得像鲁智深那样当个兵马提辖,如果他不是真的生了史进的气,是不可能避而不见的。

史进是梁山一把单八将中少数几位好汉之一,但是在王进眼里,他做的一些事情绝对不可原谅,师徒情分已绝。

头陀来历和王进去向,我们翻阅宋元话本和水浒原著,都能找到答案或进行合理推测,但是栾廷玉究竟有没有被梁山好汉杀掉,如果被杀掉了,又是谁动的手,我们通过推理,似乎能找到两个答案,于是金圣叹心中的三个未解之谜,就有了四个答案,至于哪些答案靠谱,那就要有请读者诸君慧眼明辨了。

栾廷玉的武功,读者诸君是知道的,就连他的徒弟祝家三兄弟,武功也跟梁山马军五虎将不相上下:在梁山军三打祝家庄的时候,“林冲挺起丈八蛇矛,和祝龙交战。连斗到三十余合,不分胜败。”

老大祝龙武功堪比豹子头林冲,祝虎祝彪也能跟没遮拦穆弘、病关索杨雄打得难解难分,这样看来,如果单论武功,祝家三兄弟上梁山,都可以位列天罡,而他们的师父栾廷玉是病尉迟孙立的师兄,这样的一个超一流高手,在祝家庄被攻破的时候,居然神秘消失了,宋江听说栾廷玉战死,先是“大喜”,然后又有点惋惜:“只可惜杀了栾廷玉那个好汉。”

梁山军三打祝家庄的时候,玉麒麟卢俊义和大刀关胜还没上梁山,当时的第一高手是豹子头林冲,林冲连祝龙都打不赢,又怎能杀掉栾廷玉?如果栾廷玉真的被林冲斩杀,那么小说中一定会大书特书的。

如果不是林冲斩杀了栾廷玉,又有谁会斩杀栾廷玉而不向宋江请功呢?这个问题我们有两个答案:其一,栾廷玉根本就没死,梁山军只是找到了一个面目模糊的人,穿着栾廷玉的盔甲;其二,栾廷玉死于暗算,而暗算他的人也不敢宣称是自己动的手——这太丢人了。

这两个答案,都跟栾廷玉的师弟病尉迟孙立有关:不管是趁乱放走,还是偷袭暗杀,能这样做的,也只有孙立一人。

病尉迟孙立很不讲义气,所以连宋江吴用也有些瞧他不顺眼,在一百单八将排座次的时候,只让他坐了第三十九把交椅,在地煞中还排在神机军师朱武和镇三山黄信之下——朱武是史进的马仔,黄信是秦明的徒弟,被这两个人压在头上,孙立会有多郁闷,那是不言自明的。

而孙立的座次之所以如此靠后,都跟栾廷玉的去向有关:如果是孙立私放了栾廷玉,对梁山来说,这是不忠;如果他背后下手暗杀了栾廷玉,从师门角度来讲,这是不义。

孙立徘徊在不忠不义之间,不管怎么做都不对,所以他成了被宋江和吴用猜疑、忌惮的对象,其地位当然不会很高。

神机军师朱武当了梁山军副参谋长或作战参谋,而孙立只能当“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而且不像解珍解宝那样当了守关主将副将,也就是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宋江和吴用让孙立与朱武、黄信、萧让裴宣一起住在“第二坡左一带房内”,就是一个别有深意的安排:朱武、萧让、裴宣在“梁山司令部”中都有差事,孙立跟他们住在一起,显得不伦不类,更像是“监视居住”,这就是这个不忠不义之人的一种防范。

水浒传中这三个未解之谜,笔者找出了四个答案,只有“少林头陀”是有据可查的,其余三个都是猜测,笔者也不敢说这些猜测合情合理,所以最后还是要请读者诸君来讨论:如果王进尚在老种经略相公军中,他为什么对史进避而不见?按照病尉迟孙立的为人秉性,在祝家庄被攻破的时候,他是会学习华容道上的关云长义释曹操,还是会像说相声那两个“徒弟”,在师兄(父)后背上捅一刀?如果不是偷袭,又有哪位梁山好汉能在正面单挑中斩杀栾廷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水浒传宋朝

更多文章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约1250年-1321年至1324年秋季间),号东篱,大都(今北京,有异议)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散文家。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戏曲创作方面,马致远在音乐思想上经历了由儒入道的转变,在散曲创作上具有思想内容丰富深邃而艺术技巧高超圆熟的特点,在杂剧创作上具有散曲化的倾向

  • 杜甫《登高》:作者忧国伤时的情操,一下跃然纸上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杜甫,《登高》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

  • 谢灵运《岁暮》:岁暮感怀诗,时间又是在寂静的长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谢灵运,《岁暮》

    谢灵运(385年~433年),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至刘宋时期大臣、佛学家、旅行家,山水诗派鼻祖,秘书郎谢瑍之子,母为王羲之的外孙女刘氏。谢灵运年少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兼通史学,擅长书法,翻译

  • 李白《冬日归旧山》:有即将告别隐居读书生活的留恋之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白,《冬日归旧山》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李白的《冬日归旧山》,一起来看看吧!冬日归旧山李白〔唐代

  • 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在元代散曲中属于难能可贵的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养浩,《一枝花·咏喜雨》

    张养浩(1269年-1329年),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第23代孙,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其作有《三事忠告》、《归田类稿》、《山坡羊·潼关怀古》等。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张养浩的《一枝花·咏喜雨》,一起来看看吧!一枝花·咏喜雨张养

  • 《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李颀所作,将“别”与“思”有机结合在一起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颀,唐代

    李颀,唐朝时期官员、诗人,曾担任新乡县尉,后来辞官隐居。与王昌龄、高适、王维的人交好,尤擅七言边塞诗。下面跟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李颀所作的《奉送五叔入京兼寄綦毋三》吧。皆言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可是又有谁知道“人生自古伤别离”,所以最好的离别话语当是:“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 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全词笔意古雅,婉曲动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又称伊水老人、洛川先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苏轼的一首《西江月·重九》,情感有多矛盾?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苏轼,宋朝

    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苏轼的《西江月·重九》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重九(宋)苏轼点点楼头细雨,重重江外平湖。当年戏马会东徐,今日凄凉南浦。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注释西江月: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

  • 张孝祥经典词作赏析:《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张孝祥,宋朝

    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张孝祥的《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原文及赏析,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西江月·问讯湖边春色(宋)张孝祥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注释西江月: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又名《白苹香

  • 红楼梦中薛宝钗为何要吃冷香丸? 吃完之后会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薛宝钗,清朝

    读过红楼梦的读者会对一种名为冷香丸的中药有印象,因为这个冷香丸实在是太神奇了,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虽然,《红楼梦》写的是冰清玉洁的女儿世界,《金瓶梅》写的是物欲横流、浊臭逼人的男人世界,但熟悉《红楼梦》和《金瓶梅》的读者都知道,《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传承自《金瓶梅》。这两部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