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的原文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915 更新时间:2024/1/24 5:26:07

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纳兰性德〔清代〕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灯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井边的梧桐在淅沥的秋风秋雨中渐渐老去,所爱之人的踪迹也在蟋蟀的呜叫中慢慢消失。所爱之人经行之处,如今已荒无人迹,布满了青苔。此时旧地重游,即便拾得美人遗下的翡翠头饰,也无法对人明言,只能徒自伤感。

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迹,而今旧地重游,相思成灰。独倚回廊,只有天边落月孤独相伴。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寻找过去的踪迹。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还依然在胸膛跳动。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弥新,难以忘怀。

创作背景

康熙十三年(1674),纳兰性德与卢氏结缡。三年后,卢氏去世。又六年,即康熙二十二年(1683),纳兰性德写下这首词,以寄托哀思。

赏析

上片首先由秋雨梧桐、秋蛩哀鸣引发出对旧情的追怀,进而企图在旧地重游中寻觅芳踪。然而时过境殊,昔时采香之处已经杳非前日,何况情事隐秘,即使拾得旧情人的遗物,也只能徒增遗恨。

下片由“回廊”切入。“回廊”在纳兰的词中多次被提到,应和其早年的一段恋情有关。这个地方寄托着往日的甜蜜和此时的哀伤,是触发词人复杂情感的重要媒介。重游回廊,物是人非;相思入骨,心事成灰。

结句“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和首句“银床淅沥青梧老”在时间上遥相呼应,在直抒胸臆中包含着由于沧海桑田的巨大变化而带来的无尽悲哀。末句虽自竹屋词化得,用在此处乃熨帖天然,全自肺腑流出。

全词抒情自然,采取的是触景伤情,抚今追昔的抒情方式。该词表面明白如话,水波不兴,实则用典绵密,潜流滚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清朝纳兰性德

更多文章

  • 《红楼梦》宫里的老太妃,到底是贾府的什么人?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老太妃,红楼梦

    众所周知《红楼梦》宫里的老太妃身份高贵,就连皇帝都要给她三分薄面,元宵节一过老太妃生病,不久后便去世。贾家这边伴随着王熙凤流产,一桩桩事情临头,此后再无好消息。那么老太妃到底是贾府的什么人?老太妃没有讲她具体的身份,却突出一个“老”字。当时皇宫里,有皇帝、太上皇、皇太后和老太妃。太上皇的妃子要称太妃

  • 古典文学名著《太平御览》:百卉部·卷五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太平御览》,卷五

    《太平御览》是宋代著名的类书,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采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

  • 《红楼梦》林黛玉心中是更喜欢袭人还是更喜欢晴雯?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红楼梦,贾宝玉

    众所周知《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身边有八个大丫头,最特殊的还是袭人和晴雯。那么作为恋人的林黛玉,她的心中是更喜欢袭人还是更喜欢晴雯?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晴雯死后,贾宝玉撰写《芙蓉女儿诔》祭奠,林黛玉适逢其会听闻后,认为有一处不算太好,就和贾宝玉商议修改。贾宝玉便说:如今我越性将‘

  • 红楼梦中为什么说贾母不是大家长,只是个挡箭牌呢?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

  • 红楼梦中为什么薛宝钗调教出的丫鬟婆子那么霸道呢?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红楼梦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

  • 《肘后备急方》:卷七·第六十八 治卒中诸药毒救解方 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肘后备急方》,卷七

    《肘后备急方》,古代中医方剂著作。是中国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中医治疗学专著。8卷,70篇。原名《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系作者将其原著《玉函方》(共100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经梁代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一方》。此后又经金代杨用道摘取

  • 《贾谊新书》卷五保傅的原文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汉朝,贾谊

    殷为天子二十馀世,而周受之;周为天于三十馀世,而秦受之;秦为天子,二世而亡。人性非甚相远也,何殷周之君有道之长,而秦无道之暴也,其故可知也。古之王者,太子初生,固举以礼,使士负之,有司斋肃端冕,见之南郊,见于天也。过阙则下,过庙则趋,孝子之道也。故自为赤子,而教固已行矣。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

  • 战国末期著作《韩非子》:南面 全文及翻译注释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国,《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 战国末期著作《韩非子》:饰邪 全文及翻译注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战国,《韩非子》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那么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

  • 古代军事著作《将苑》:卷二·击势 全文及翻译注释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军事,《将苑》

    《将苑》是中国古代一部专门讨论为将之道的军事著作,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武侯心书》、《新书》、《武侯新书》等。此书宋代称《将苑》,明代始改称《心书》,如《经籍志》;或《新书》,如陶宗仪《说郛》;也有称《将苑》的,如《百川书志》。《汉魏丛书》虽于书名题作《心书》,而篇章标题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