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美国的文化习俗?

美国的文化习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44 更新时间:2024/2/15 8:58:13

美国化习俗杂谈

随便与约束

欧洲人比较死板,喜欢拘泥于细节,德国人英国人在这方面表现得特别突出。美国人则不然,待人处事上表现得灵活随便。几乎每个英国绅士都知道他们应该怎样做才不失绅士风度;而美国人,尽管有关礼仪的书充斥于市,却很少在礼节和习俗上统一起来。除了在上层社交场合,美国的普通民众在社会交往中大多摆脱了种种不利于人们接近的等级性清规戒律。

美国人的这种待人接物态度反映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在美国人看来,礼貌规范是由人制订出来的,它们不应该成为限制人的僵硬模式。因此,在美国,没有法庭制订社会礼节,也没有上层阶级强行规定执行这类礼节。各种社会礼节主要按照人们的生性习惯去落实在行动上。

由于美国人在行为举止上较少约束自己,他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很随便。他们说话随便,衣着随便,吃东西随便,对人的态度也随便。不了解他们的人以为美国人放纵粗鲁,不成体统,上,这是美国人的随便习性。反映在英语语言使用上,美国人对它的“为我所用”态度,地些墨守成规的老派文人痛心疾首;而那些广泛地浒于民间的不规则表达法,更使不少语法学家徒叹无奈。至于语言中含蓄地表现社会等级观念的词语,美国人常常不屑一顾,置之不理。

也可能由于美国人对清规戒律缺乏重视,他们的纪律观念比较淡薄,这常使行政官员和执行纪律的人感到头痛。有一种说法,说是英国人认为遵守规章是种乐趣,而美国人则把强硬要求他遵守某种规定看作是对他的不敬、甚至侮辱。美国党校里,学生纪律松散;美国家庭里,父母管教孩子不严;美国军队里,士兵自由散漫更是远近闻名。

令人惊讶的是,美国的教育还算成功,美国的孩子长大后大多成为好父母、好公民,美国的军队也偶尔能打些胜仗。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也许可以这样解释:美国人热爱自由,不愿被人强行控制,然而在真正行使自由权利时,他们仍受法律观念约束,有分寸地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自由潇洒”。

事实上,尽管美国人表面上办事满不在乎,不尊重法律,但实际上,美国人是极其崇尚法治的。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象美国那样下功夫研究法律,也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律师象美国那样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美国人可以无所顾忌地用粗话批评总统和国会,但对最高法院却以敬畏的精神相待。这也许是美国人在随便与约束上保持平衡、弛相宜的最好例证。

个人主义与合作精神

说起个人主义,人们很容易想到利欲薰心、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伦理价值观,尤其是像美国这种典型的资本主义国爱。其实,英文里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在美国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它的积极意义,指的是个人自我独立、自我奋斗、自己掌握自己命运的执著精神。这层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常与这样的美国人形象相联系:他是一个勇敢坚强的拓荒者,荒野迁移,与蛮夷作伴,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独辟蹊径,铺设成功之路,他所做的一切充满着创业精神和独特活力。第二层是它的消极意义,指的是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置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于不顾,疯狂索取,贪得无厌。这层意义上的个人主义常与这样的美国人形象相联系: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投机分子,为了满足个人的种种欲望,不择手段、不顾一切地从社会和大自然中攫取有用之物,对社会福利和自然环境谈麻木,漠不关心。可以这么讲,个人主义的这两层意思是该词内涵所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如同一枚硬币有其正反两面一样。

从好的角度说,个人主义有利于创业精神的弘扬,它给人以机会,赋予自由,鼓励多样性,从而推动和促进了美国的工业、农业、科技、教育、娱乐和体育的发展。从坏的角度来讲,个人主义的无节制膨胀给大自然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也给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抹上了一层厚厚的冷霜。许多人在冷酷的个人主义的竞争、挤压下,或生活潦倒、心灰意懒,或人性扭曲、愤世嫉俗。因此,从个人主义的积极、消极两方面因素来看,问题的关键是如抑恶扬善,而这也是美国文化中始终没有妥善解决的“难结”。

不过,令人值得我味的是,美国人虽然个人主义强盛,但他们也很愿意合作。可以这么讲,除英国之外,西文国家中没有哪个国家象美国人那样愿意为某种共同的目的而自愿联合起来;没有哪个国家私人的联合会有美国那样多和那样卓有成效。

在欧洲大陆,建立一个教会、一所学院、一座医院、一个慈善机关,往往费时费劲,困难重重。但在美国,只要个人或团体有兴趣就可以轻易地建立这类机构。于是,各种各样的纷纷成立——乐施行善的、繁荣商业的组织、影响政治的组织、收集历史资料的组织、规划未来的组织、研究文化的组织、拥有枪支的组织等等,不一而足。几乎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组织:学校里的男女孩子,商人和学者,朋友和领居,老移民和新移民,素食者和戒酒者,集邮爱好者,心脏病患者等,统统都有自己的组织。这种现象说明,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仍注重团体组织的建设,以保证社会能有秩序和稳定,使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达到一定程度的平衡。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故事 中国民俗文化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古代民俗文化浅谈作为传统文化中重要一环,民俗文化是其中最为活跃也最具生气的组成部分,与日常百姓的生活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民俗学家钟敬文说,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所创造与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是劳动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智慧结晶,对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加深

  •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绘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儿童绘本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要创作出中国传统文化类的儿童绘本,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有:民俗、音乐、文字、语言、武术、节日、曲艺、书法等,而中国传统文化类的儿童绘本,创作内容则以古诗、谚语、汉字、神话故事、国画、古迹等为主。那学生在绘本创作过程中,我们又如何引导学生融入中国传统。1.受教育者

  • 文化故事大全 文化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梅花:梅花是从汉朝时期开始的,高度四米到四米,主要为白色和粉红色,直径两到三厘米,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牡丹花:牡丹花的由来和历史人物武则天有关,拒载武则天在长安游后苑时,命百花齐放,但花全部违时开放,只有牡丹干枝枯叶,傲然挺立,武则天大怒,便把牡丹花调至洛阳,牡丹一到洛阳,马上昂首怒放,这便器坏了武

  • 中国文化常识故事 中国文化常识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重庆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名城。远在两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片土地上就出现了人类的生息繁衍活动;到新石器时代,已有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别居住着夷、濮、苴、奴、宾、共、(rang)、(dan)等八个民族。正是这些最早的重庆居民,创造了重庆最古老的历史文明。约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以重庆为中心地

  • 中国的文化历史故事 中国的文化历史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一、苏武牧羊北海上1、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天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2、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

  •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动画片 讲中华传统文化的动画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1、观音护航:古代传说中,久病未治的布衣之子杨过被神仙观音护航,从的山洞环境中获得体贴入微的救助,提醒我们要勇于为真理而奋斗,永不言弃。2、嫦娥奔月:传说中,美丽的仙子嫦娥奔月实现了她的梦想,写就了誓言不朽的传奇。它告诉我们,决心、勇气和热情是创造传奇的强大动力,在梦想和阻力之间取得平衡,畅想自己的

  • 中国历史故事精品中华文化系列 中国历史故事精品中华文化系列书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是从春秋到三国的历史故事合集.这本书让我了解到了我国的历史故事.本书讲了五个系列:《春秋故事》、《战国故事》、《西汉故事》、《东汉故事》、《三国故事》.这本书里介绍了很多历史故事,而且每一个故事都对应着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韩信拜将》的故事.三国时期,吕蒙是孙

  • 长脸故事汇文化传媒 长脸故事汇最新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直接打电话到法院立案庭询问就知道了。长脸故事汇的主讲人是邱孟煌(阿丘)。1989年毕业于广西师范学院(现南宁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曾在南宁棉纺印染总厂和南宁艺术剧院工作。2001年获编剧正高职称。2003年4月21日,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任《社会记录》节目主持人。曾编辑《社会故事汇》等栏目,

  • 古代文化常识有趣故事 古代文化常识有趣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你好,文化常识和古代文化常识可以说是同属于文化领域,但还是有区别的。文化常识指的是我们对于当前社会生活中的常见文化现象和知识的认知,比如各种传统节日、流行文化趋势、社交礼仪等等。而古代文化常识则强调的是对于历史中的文化现象和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涉及的范围包括了历史事件、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哲学思想等等

  • 历史文化小故事 历史文化小故事20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