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红色革命文化故事 红色革命文化故事简短

红色革命文化故事 红色革命文化故事简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763 更新时间:2024/1/18 20:01:52

临沂红色革命故事?

1、沂蒙六姐妹在1947年的莱芜战役中、淮海战役中,特别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沂蒙六姐妹不分昼夜,在村干部和民兵都上了前线的军支前重担,发动全村男女老幼,为部队纳军鞋、护理伤病员等。战役期间,六姐妹和她们的乡亲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整天忙碌着,操劳着,每天来回20多里山路。据不完全统计,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她们带领全村为部队纳军鞋500多双,她们还经常在村子,前线搞宣传,鼓舞士气。沂蒙六姐妹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1947年6月10日,当时的《鲁中大众》发表了题为《妇女支前拥军样样好》的革命献身精神,称她们为“沂蒙六姐妹”。

2、为了中国革命奉献了无私无畏之爱的“沂蒙母亲”王换于、祖秀莲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成了终身的遗憾。孟良崮战役打响了,兰花带领姐妹们组成的支前队伍奔赴前线。她们冒着枪林弹雨抢救伤员;她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用柔弱的肩膀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起“火线桥”,使部队及时奔赴战场。沂蒙红嫂们用她们的勇敢、坚毅、无私奉献,诠释了感动中国的沂蒙精神。

3、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中国抗日第一村”渊子崖村;抗战期间,渊子崖村群众坚决抵制日伪军敲诈掠夺。1941年12月19日,盘踞在小梁家的伪军约156人包围渊子崖,被自卫队用土炮打跑。20日上午10时许,日伪军1000余人扑向渊子崖,自卫队用土枪土炮、大刀长矛拼死抵抗,直到太阳偏西敌军才拥进围子。村民誓死不降,用原始的武器与日伪军展开逐屋逐户的巷战。傍晚,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一个连及县、区武装赶来支援渊子崖,敌人被迫撤退。此战役中渊子崖自卫队员共歼灭日伪军100余人,但也有147名自卫队员和男女村民在战斗中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渊子崖民众英勇抗敌的事迹,在莒南党史和山东革命斗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被当时的滨海专署授予“抗日模范村”称号,其事迹载入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1995年被拍成电视片在中央台播放。

什么是红色革命文化?

红色革命文化是指在中国革命历史中产生的、以红色革命文化符号和精神为主要内涵的文化和艺术形式。这些符号和精神包括毛泽东思想、共产主义、无产阶级革命、人民战争、革命烈士等等。红色革命文化具有浓郁的政治气息和文艺价值,被视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红色革命文化来源于中国革命时期的历史和文化,包括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初期的历史。在这个时期,许多英雄人物和事件成为了红色革命文化的代表符号,如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红军长征、井冈山会师等等。同时,文化艺术也成为了红色革命文化的表达和载体,例如红色歌曲、红色电影、红色墙画、红色雕塑等等。

红色革命文化对中国现代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属于中国自己的文化和艺术风格。在当今社会,红色革命文化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的一部分。

红色革命故事有哪些?

红色经典书籍10部

1、《红岩》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红日》吴强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3、《红旗谱》梁斌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4、《青春之歌》杨沫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5、《林海雪原》曲波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北京燕山出版社

7、《青年近卫军》(前苏联)法捷耶夫著水夫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8、《红星照耀下的中国》(《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著董乐山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9、《牛虻》(英)伏尼契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0、《绞刑架下的报告》(捷克)伏契克著徐伟珠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江西的红色革命故事?

江西有的红色故事有:

1、1927年12月,毛泽东在江西宁冈县总结战斗经验时,为红军规定了打仗、筹款和做群众工作这三项任务。1927年10月,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就军队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向部队宣布了三条纪律: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

2、1928年1月,我军攻占江西遂川县城后,毛泽东认真总结做群众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六项注意: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当工农革命军从茶陵撤到宁冈前,同遂川相邻的赣西南万安县农民武装再次进入县城。

3、毛泽东在遂川时,召开了前委和万安、遂川县委联席会议,总结工农革命军和万安农军的经验,提出"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作战原则。当得知赣军一个营进驻宁冈新城后,他在二月四日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从遂川赶回井冈山。

前委经过讨论,乘赣军以为工农革命军主力仍在遂川而疏于戒备的机会,制定利用晨雾发动袭击、团三阙一、在运动中消灭敌人的作战方针。二月十八日,经过数小时激战,攻占宁冈县城,全歼守军一个营和宁冈县靖卫团,俘虏近三百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的第一次"进剿"。

4、1929年一月四日至七日,毛泽东在宁冈县柏路村主持召开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军委、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传达和讨论中共六大决议,并着重研究如何粉碎国民党军队这次"会剿"的部署。当时井冈山的经济状况更加困难。

陈毅第二年给中央的报告中说:"在九月至一月,四月中红军经过空前的艰难,在隆冬之际,边界崇山中积雪不消,红军衣履饮食非常困难。又因敌人封锁,红军未能到远地游击,以致经济没有出路。"柏路会议经过讨论,决定采取"攻势的防御"方针。

由红五军改编的红四军第三十团和袁文才、王佐的三十二团留守井冈山,统归彭德怀、滕代远指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第三十一团及军直属队出击赣南,以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5、一月十四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三千六百人从井冈山茨坪等处出发,经遂川,向赣南进军。沿途张贴毛泽东起草的《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宣布红军的宗旨是:"民权革命,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统一中华。

宣传党的各项基本政策:"地主田地,农民收种,债不要还,租不要送。""增加工钱,老板担任,八时工作,恰好相称。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敌方官兵,准其投顺,以前行为,可以不问。"

布告以红四军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共同署名,"朱毛红军"的名声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传开。由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就这样踏上新的征途,向着广阔的赣南地区进军了。

如何介绍家乡红色革命文化?

介绍家乡红色革命文化是有必要且有意义的因为家乡红色文化代表着先辈的英勇事迹和奋斗历程,带有浓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介绍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并引导人们弘扬家乡红色文化精神可以在家乡做红色文化主题旅游、举办红色文化庙会、开设红色文化学堂等方式来介绍家乡红色革命文化的内容,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知家乡的历史和文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家乡红色文化的文章、照片和视频等内容,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到家乡的红色文化

晋中红色革命故事50字?

晋中是山西红色革命的集中地,著名的百团大战就是在晋冀察,还有左权将军就是牺牲在晋中的辽县,后来改成了现在的左权县。

大同有哪些红色革命故事?

大同在历史上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大同自古为军事重镇和战略重地,是兵家必争之地:“三面临边,最号要害。东连上谷,南达并恒,西界黄河,北控沙漠。实京师之藩屏,中原之保障”。曾发生上千次大小战事。大同境东的马铺山是汉代刘邦与匈奴奋战七昼夜的战场;金沙滩(今属朔州界)是杨家将血浴沙场的故址。

大同是民族融合的大平台,在促进中华民族大融合上功绩卓著;是都城建设的里程碑,北魏平城的城市建设独具特色;是改革创新的大舞台,北魏平城时代的重大政治、文化改革,影响深远,荫及盛唐;是佛教中国化的先行者,佛教的政治化、本土化是从平城时代开始的;是古都艺术的新模式,无论是北魏时代的云冈石窟,还是辽金时代的华严寺、善化寺等,均堪称旷世精品,开创了大同模式;大同还是军事防御的大前沿。大同是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显著的古都、艺都、佛都、军都、融合之都、改革之都。

山西红色革命故事简单概括?

刘胡兰,1932年出生在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于斯长于斯,刘胡兰常常和小伙伴们模仿八路军做游戏、学唱歌,听叔叔们讲故事,潜移默化中,她日积月累接受着革命教育。

共产党领导军民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抗日活动,深刻地影响着刘胡兰的成长,使年幼的她萌发了爱国救亡的思想意识和纯真愿望。

1946年10月,阎锡山部队大举进犯文水县,为保存革命力量,县委决定大部分同志转移上山,她却主动要求留下来工作直至被捕牺牲。

有哪些红色革命的故事?

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七根火柴,草帽计,吃水不忘挖井人,草地夜行,血战湘江,湘江战役,通道会议等等。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漳州红色文化故事简短?

1.漳州的红色文化故事是可以简短描述的。2.漳州市管辖着多个革命基地区,历史上发生了许多革命故事,例如白石岩石屋会议、八二三行动等。这些故事彰显了漳州作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性,也为今后的历史传承与红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遗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儿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一块幕布、一点光源,两张方桌、五人戏班,幕布上,几张皮影在艺人操控下,伴随时而婉转、时而激昂的唱腔上下翻飞,演绎人间悲喜、神怪传说。皮影戏俗称“灯影子”,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相传,皮影戏源于汉武帝的爱情故事。汉武帝对爱妃李夫人的病故悲痛不已,齐人李绍翁在夜晚摆上烛台,拉上帷帐,操控貌似李

  • 钢城文化故事 钢城文化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十大特产1、莱芜鸡腿葱莱芜鸡腿葱属山东土特产品,是著名的“莱芜三辣”之一,是我国众多大葱品种中独具特色的优质地方品种。2、莱芜黑山羊莱芜黑山羊是沂蒙黑山羊中的一个高产类群,主要分布在莱芜市周边的山区、丘陵地区,2000年存栏量为80万只。-外形特征莱芜黑山羊被毛黑色,体形大而呈长方形,四肢健壮结实,

  • 中国近代文化小故事 中国近代文化小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传承至今。这儿列举几个:1.“心”字的由来“心”字最早原来是一张抽象图像,意为“心中的模样”。相传古代的苏秦,因求学资金匮乏,只得卖身为奴。他的主人派他去耕种山坡上的一块地。苏秦在耕作时常常把心思放在学问和议论上,来发掘自己的才能。有一天,他在思考之余,拖过犁头时

  • 传承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故事 传承中华悠久历史文化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长沙的马王堆汉墓很好湘西的凤凰小镇也相当经典号称世界最美古镇都在湖南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国民间艺术工艺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这些工艺品大都与民间传说有关,材质有陶瓷、泥塑、布艺、木头、灯彩、吊饰、丽江木刻、桦皮工艺、漆器工艺、兽皮工艺、砚石工艺、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大理石工艺、土家族黄杨木

  • 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 汉字背后的文化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传承至今。这儿列举几个:1.“心”字的由来“心”字最早原来是一张抽象图像,意为“心中的模样”。相传古代的苏秦,因求学资金匮乏,只得卖身为奴。他的主人派他去耕种山坡上的一块地。苏秦在耕作时常常把心思放在学问和议论上,来发掘自己的才能。有一天,他在思考之余,拖过犁头时

  • 文化名人的故事 文化名人的故事 30字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陶侃励志陶侃是东晋人,在广州做官当时的广州地区,生产落后,人口不多。陶侃在那里没有多少公事可办,生活很清闲。但陶侃是一个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为了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就叫人将一百多块砖放在院子里。每天一早,陶侃就把砖搬运到外面去,到了晚上,又把砖搬进屋子里。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家里人觉得奇怪,就问陶侃为

  • 中华优秀文化经典故事: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诗文有:1、《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3、《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

  • 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 红色文化背后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1960年春,朱正本在江西采风时了解到,每当红军上前线,各个村子的百姓都会到村头河边唱歌送别红军。其中一首非常口语化的送别红军歌,歌词中夹杂着不少方言俚语,旋律婉转优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半年之后,空政文工团需要创编一首送别红军北上长征内容的歌曲。看到词作家张士燮写的《十送红军》歌词后,朱正本立

  • 中国汉字文化故事 中国汉字文化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有许多有趣的小故事传承至今。这儿列举几个:1.“心”字的由来“心”字最早原来是一张抽象图像,意为“心中的模样”。相传古代的苏秦,因求学资金匮乏,只得卖身为奴。他的主人派他去耕种山坡上的一块地。苏秦在耕作时常常把心思放在学问和议论上,来发掘自己的才能。有一天,他在思考之余,拖过犁头时

  • 文化故事精选 文化故事大全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精选一则狼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狼觉得每天偷偷摸摸去捉羊太麻烦,而且经常被牧羊人发觉后海打一顿,于是想了一个捉羊的打算。这天,狼溜到羊圈门口,当心翼翼地端详了四周,发觉小羊们正聚在一起吃着草,牧羊人正好不在!机会来了!于是,它静静地踮着脚走过去,跟小羊们说到:“小羊们,以前我对你们太凶恶了,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