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在诸葛亮等人去世之后,为何显得蜀汉有些人才凋零?

在诸葛亮等人去世之后,为何显得蜀汉有些人才凋零?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58 更新时间:2024/1/14 21:34:17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曾人才济济的蜀汉为何人才凋零至此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原因之一:《三国演义》的影响,其他文臣武将描述较少

如果仅从人才角度来讲,蜀汉在诸葛亮去世后的一段时期内,虽然不如早期那般人才济济,但文有蒋琬、费袆、董允等,武有姜维、吴懿、王平、马忠诸将,倒也算不上人才凋零,而之所以给人留下人才稀少的印象,很大程度源于《三国演义》的影响。

《三国演义》前后一百二十回,其中大部分描写的都是汉末故事,刘备称帝已经是第八十回的故事了,此时全书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而诸葛亮去世更是已经到了一百零四回,距离全书结尾只剩下了短短十几回。

也就是说,罗贯中着重于刘备创业阶段和蜀汉前期的描写,对于后期描写相对较为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潦草,除了姜维之外,对于其他文臣武将的描述着墨极少。而大部分人本就是通过《三国演义》来了解这段历史的,如此一来便导致其他文臣武将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先后镇守汉中的吴懿和王平,吴懿不仅曾与大将魏延在阳溪大破魏将郭淮、费曜,更是在诸葛亮去世后担任汉中都督,负责镇守汉中,但在《三国演义》中却变成了姜维的副将。汉中太守王平更是在“兴势之战”中以不足三万兵马抵御曹爽十余万大军,且与驻守永安的邓芝、驻守南中的马忠并称“平安三侯”。

至于被调侃为“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廖化,同样不是等闲之辈,曾多次跟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而且多次击败曹魏雍州刺史郭淮,更是导致郭淮手下的南安郡太守游奕、广魏郡太守王赟一败一亡。

此外,正是由于罗贯中的描写,使得蜀汉前期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太过耀眼,导致其他文臣武将星光暗淡。于是,在诸葛亮等人去世之后,显得蜀汉有些人才凋零。

除了罗贯中之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另外一个原因,恐怕就要归咎于《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了,就拿廖化来说,作为蜀汉名将的他,本传竟然仅有一百余字,简直就是简略版的人物简介,以致廖化的战绩竟然要通过曹魏史料来找。实际上,不仅蜀汉如此,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曹魏和东吴方面同样给人留下了这种印象。

原因之二:丢失荆州的恶果,人才储备明显减少

虽说诸葛亮去世之后,蜀汉仍然拥有着不少人才,但不可否认的是,蜀汉其实已经出现了人才断档的危机。翻阅蜀汉后期文臣武将的履历便不难看出,其实绝大部分仍然出自于益州以外地区,如果再过个几十年,等到这一批人去世,那蜀汉可就真要人才凋零了。

众所周知,蜀汉内部其实存在着严重的派系之争,刘备一直以来所重用的,主要是早期跟随自己的张飞、关羽、赵云、简雍等嫡系和诸葛亮、马良、马谡、黄忠、魏延等荆州派,并笼络法正、李严、许靖、黄权、刘巴等东州派,而对益州本土士族却持压制态度。

“夷陵之战”前后,刘备嫡系和荆州派损失极为严重,以致其临终之际为了保证内部权力平衡,在继续重用荆州派的同时,却也不得不考虑重用东州派,其任命李严为中都护,令其统管内外军事应该便有这方面的考虑。

然而,荆州的丢失,不仅导致蜀汉方面人口、经济大损,更为要命的是,蜀汉失去了继续从荆襄汲取人才的可能。长此以往,失去了荆州的人才补充之后,荆州派势必日渐凋零,而蜀汉人才也势必减少。

即便有东州派作为人才补充,可此举也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东州派作为当年刘焉扶植起来的一股势力,与荆州派一样也是外来势力,同样得不到有效补充,随着时间的推移,同样面临着人才凋零的情况。

实际上,正如《后出师表》中所言,“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刘备创业阶段和蜀汉前期固然人才济济,但却是刘备从幽州一路划拉到益州的结果,根本就不能以常理而度之。

汉末天下大乱之际,刘备尚可通过各种方式从外部招揽人才,可随着天下三分,魏蜀吴的统治日趋稳定,人才流动也势必趋于稳定。如此一来,在丢失荆州之后,随着荆州派和东州派的人才故去,蜀汉的人才凋零也仅是时间问题。

原因之三:制度层面的问题,人才选拔机制走向崩溃

如上所述,在统治日趋稳定的情况下,由于人才流动相对固定,人才本土化已是势在必行,曹魏方面的九品中正制是如此,东吴方面重用陆、顾、朱、张四大世家同样如此,而蜀汉在诸葛亮辅政时期,其实也一定程度上开始尝试人才本土化。

诸葛亮其实已经发现了蜀汉的人才问题,因此他不仅善于提拔人才,而且也在尝试平衡各方势力,其任用人才不仅一定程度摒弃了派系之争,而且更重才而不重资历,越级提拔也是常有的事,例如张裔刚刚从东吴返回蜀汉,便被诸葛亮任命为了丞相府参军,负责代行相府政务,又兼益州治中从事。

虽然汉末以来察举制已经逐渐崩溃,可通过不拘一格的人才提拔方式,实际上还是能够选出一定人才的,正是由于诸葛亮时期“西土咸服诸葛亮能尽时人之器用”,才使得蜀汉人才再度井喷。而且,此举不但能够补充人才,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削弱内部的派系之争,为蜀汉政权争取到益州本土士族的支持。

实际上,蜀汉后期的人才,大部分都源于诸葛亮辅政期间留下的政治遗产,例如辅政大臣里面的蒋琬、费袆、马忠、姜维、董厥全都出自丞相府属官,内廷的吕乂、樊建,马齐、李福也全出自于诸葛亮的举荐,将领中的吴壹、吴班、高祥、胡济、王平、张翼、廖化、邓芝、宗预等要么是丞相府属官出身,要么是诸葛亮北伐期间历练出来的将领。

诸葛亮去世后,蒋琬、费袆还能“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延续诸葛亮的施政方针,可是到了蜀汉后期,尤其是陈祗任尚书令之后,“上承主指,下接阉竖”的他,算是让蜀汉吏治彻底走向崩溃了。

由于统治日趋稳定,朝廷进取心日渐丧失,蜀汉后期的权力基本被既得利益者瓜分殆尽,这些掌权者要么是荆州籍,要么就是元从的官二代,选拔人才反而更看重出身和资历,而不再看重才能。即便姜维先后十余次北伐,但却很难再有将领像诸葛亮时期那样获得提拔了,蒋舒便是个典型。

综上所述,蜀汉中后期人才凋零,虽然有《三国演义》影响的原因,但荆州丢失和人才选拔机制崩溃才是根本原因。蜀汉中期,虽然凭借诸葛亮的力挽狂澜,为蜀汉寻觅到了不少人才,延缓了人才凋零的趋势。然而诸葛亮去世后,蜀汉还是“兹制渐亏”,虽说还没到人才匮乏的地步,但人才断层已经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才日渐凋零的趋势已经难以逆转。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三国中最为正统的当属刘备,为何最终并没有获得胜利?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刘备无法夺取天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君王无道,奸臣乱政,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很多人因此而选择了反抗,天下陷入了一片混战之

  • 皮影制作的敷彩发汗熨平,具体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皮影制作的敷彩发汗熨平,具体是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皮影雕完之后是敷彩。老艺人用色十分讲究。大都自己用紫铜、银朱、普兰等矿植物炮制出大红、大绿、杏黄等颜色着色。着色的方法也各有不同。以陕西皮影为例,敷彩的方法是先把制好的纯色化入稍大的酒盅内,放进几块用精皮熬制的透明皮胶,然后把盅子放在特制的灯架上,下边

  • 从洛阳北部尉到成为兖州牧,曹操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洛阳尉到成为兖州牧,曹操明白一个理:强大自己,才能解决问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74年,刚刚当上洛阳北部尉的曹操不畏强权,在衙

  • 司马懿在曹叡死后十年内,为什么不选择发动政变?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曹叡死后10年,司马懿为何才发动高平陵之变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首先,司马懿在曹叡活着时,是一个大大的“忠臣”,安分守己。曹叡是曹魏的

  • 陕西皮影是源于哪个朝代?有什么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陕西皮影是源于哪个朝代?有什么特色?其实陕西皮影历史悠久,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陕西特色的碗碗腔或弦板腔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秦人气息。尤以陕西华县皮影最为有名,已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简介皮影在陕西又叫“影戏”、“影子戏”

  • 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长生法术,为何还被勾魂?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金铙被打破的那一刻,背后的弥勒佛为什么坐不住了?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徐晃为什么能和关羽打八十合不败,还略占上风?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颜良二十合败徐晃,关羽能一刀秒颜良却为何八十合拿不下徐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颜良被秒是个意外,徐晃如果在公元200年前后单挑关羽也不

  • 孙悟空加入取经队伍之后,观音菩萨共出场了几次?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孙悟空师兄弟三个神通广大,为什么不驮唐僧过河?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