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一句"好嫂子",花袭人就把林黛玉给记恨上?

为什么一句"好嫂子",花袭人就把林黛玉给记恨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021 更新时间:2024/1/28 3:13:16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刚挨了贾宝玉一记窝心脚的花袭人,为何转头就把林黛玉恨上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花袭人被指派到贾宝玉身边伺候时,是因为贾母取中了她身上的一个优点,就是只要分配她服侍谁,那么她的眼里就只装满谁。

花袭人自打分配到贾宝玉身边伺候,在本职工作上的尽心尽力是明眼人都看得见的。当然,花袭人对自己的要求不仅止步于此,还是相当有想法的。贾宝玉初经人事,缠着花袭人一起体验,花袭人也是半推半就遂了贾宝玉的愿。为啥?因为她奔的就是姨娘的位置去的。

花袭人在生活住行甚至更私密的要求都让贾宝玉相当满意,贾宝玉对她也是对比其他人不一样。饶是工作如此负责的花袭人,还是冷不防得遭了贾宝玉一记的窝心脚。

当然,贾宝玉这一窝心脚本就没想往花袭人身上招呼,是花袭人听见敲门声,满园子的丫头们都没有有心思去开门,可谁都没想到,敲门恰恰就是贾宝玉这个正主。

贾宝玉在自己的院子门前,吃了一回闭门羹,关键还是敲门许久,迟迟没见有人来开门。贾宝玉那是火上心头,要知道他急急忙忙敲门那不仅仅是因为要躲雨,而是在躲事。

贾宝玉要躲的事可是个相当尴尬的事。他大中午的去王夫人屋里和金钏嬉闹,没曾想言语间,金钏的话让王夫人恼火了,一个巴掌就把大家伙给镇住了。贾宝玉一见王夫人的火气上来,那是脚底抹油赶紧溜。

这中途还碰到一个神似林黛玉的女孩正在痴情的往地上写字,直到倾盆大雨往头上浇下来时,他才脚步匆忙的往怡红院赶,没曾想吃了一回闭门羹。

这闭门羹让贾宝玉心里的无名火就蹭蹭上涨,一心想给开门的小丫头一个教训,门一开眼皮不抬的就往开门人胸窝口踢过去,直到花袭人哎呦出声才知道自己踢错人了。

花袭人是个心眼灵活的,知道贾宝玉吃闭门羹心里有火,要知道是她,肯定不会如此粗鲁踢人的,因此也强忍着疼,招呼贾宝玉进屋换了湿衣裳。直到晚间,猛不防地吐了一口血,就把花袭人素日里来争强好胜的心给冷了半截。

花袭人吐血后,否决了贾宝玉要为她请太医诊治的建议,反而是让个小子去找王太医,问问该吃什么药买回来就妥了,一切都是悄默声的进行,声张大了就不好。贾宝玉自然是依着花袭人。

隔天恰好是端午时节,王夫人虽置办了酒席,请了薛姨妈和薛宝钗母女作陪,奈何气氛始终都是冷淡的,因此也是草草结束。贾宝玉结束这冷冰冰的筵席后,回到屋里那是长吁短叹,偏偏晴雯不小心把扇子跌落地,将股子跌折了。

贾宝玉一看口里就骂了几句蠢才,说晴雯冒失干点活计都不让人省心。晴雯是个嘴刁的,当场反击贾宝玉最近的气性是相当大,想想曾经多少好物件都跌坏打破,也没见这个气性。

两个人是你一句我一句,谁也不服输,花袭人听见后急忙过来劝解。但却一开口话里因有"我们"两字,就让晴雯抓到话柄,把矛头就对准花袭人。花袭人莫名其妙被晴雯言语攻击,也是心生不爽。可见贾宝玉闹着要去王夫人那把晴雯打发出去时,却还是跪着央求贾宝玉不要如此操作。

这闹闹腾腾的,晴雯心里那是有许多话想往外蹦,恰好林黛玉上门了,她也就一声不吭就出去了。林黛玉一进屋就感觉到气氛不对,因此用争粽子吃恼了来缓解气氛,惹得贾宝玉和花袭人都嗤的一笑。

林黛玉看贾宝玉不吭声,就一面说,一面拍着花袭人的肩膀:"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们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我替你们和劝和劝。"袭人就推她道:"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只是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

贾宝玉这时才开口,让林黛玉不要混说,这样更容易给花袭人招来骂名,林黛玉才结束这场打趣。林黛玉是结束了这次对花袭人的打趣,可花袭人却在心里默默地把林黛玉给记恨上了。

花袭人自打和贾宝玉偷试过后,那股子争强好胜的心气是越来越强的,可昨儿刚挨了贾宝玉的一记窝心脚,那口血吐了出去后,花袭人的心是冷了半截。心里本就是非常的不受用。这晴雯还各种冷嘲热讽,花袭人心里早就被拱得火起老高。

可这一切都不及林黛玉对她称呼"好嫂子"的这三个字杀伤力大,花袭人只是个丫头,即使她能有幸成为贾宝玉的姨娘,那么她也仅仅只是个姨娘,完全禁不起林黛玉的这声"好嫂子"。

只有贾宝玉明媒正娶的夫人,才能禁得住林黛玉的这声"好嫂子,"林黛玉对花袭人这样的打趣,对一个心里有火的花袭人,是一种无声的欺压。花袭人也很想禁得起林黛玉这声"好嫂子,"可她的身份地位都不配。

那么林黛玉明明知道花袭人的身份地位都不配,还如此在称呼上打趣她,这和当场打她脸一样让她心里和脸上都难堪,因此才会悄默声地把林黛玉给记恨上。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明康陵是明朝哪位皇帝的陵墓?有哪些特色?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明康陵是明朝哪位皇帝的陵墓?有哪些特色?明康陵,位于金岭(又名莲花山或八宝莲花山)东麓,是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毅皇帝朱厚照(年号正德)和皇后夏氏的合葬陵寝,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陵用时1年,总体布局沿袭前制,呈前方后圆形状。该陵建于正德十六年(1521年),占地2.7万

  • 同样是刘备身边的大将,关羽与赵云为何很少一起出战?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为何和赵云配合很少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身份:关羽,何许人也,蜀汉皇帝刘备二弟,而赵云呢,只是走投无路,半路加入刘备集团的战将。在

  • 孙悟空之所以不请牛魔王来帮忙,主要是哪三点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三国历史上确有蔡阳其人,那他的武力值究竟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关羽用计才杀死的蔡阳,在正史中实力如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带着二位皇嫂横行千里,但在最后一关时,遇到了

  • 古代"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更胜一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讲究“嫡庶有别”,同时也有“重男轻女”的传统,那么对于一个大家族来说,“嫡女”和“庶子”谁的地位更胜一筹呢?今天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宗法制要讨论“嫡庶”,就必须得搞清楚中国的宗法制度。据悉宗法制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当时王公贵族为了更方便管理家族,直接确立嫡庶制度

  •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少有敌手,为何取经路上却变弱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创作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孙悟空出世跟随菩提祖师学艺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该小说以“玄奘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

  • 为什么说得到贾元春支持的薛宝钗,其实是幸运的?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关于黄盖的事迹,史书为何会出现一个十多年的空白期?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黄盖赤壁之战后去哪儿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盖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老炮,凡老炮者都有自己的专属技能,黄盖的专属技能是专治各种不服。有这样

  • 为何说如果没有傅士仁的招降,糜芳还不一定投降?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糜芳为何背叛刘备,转投孙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糜芳和关羽互看不顺眼,不甘屈居关羽之下。糜芳自恃“皇亲国戚”,目空一切,认为刘备

  • 老古话说的 "人少去三地,有损福报"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老古话说的“人少去三地,有损福报”是什么意思?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吧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第一:利益之地古人认为第一个不要去的地方是“利益之地”。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对于利益的追求,是人心的常态。但是,有利益的地方往往代表了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