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秦腔二六板的形式是如何表达人物情绪的?

秦腔二六板的形式是如何表达人物情绪的?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04 更新时间:2024/1/16 10:45:16

还不知道秦腔二六板的形式是如何表达人物情绪的?其实二六板是秦腔唱腔中变化较多,表现力较强而又较为完整的一种基本板式。可单独在一出戏中应用。此板式亦分欢音和苦音两类。上下句唱腔各为六板,且两句即可成段。[二六板]有紧(快),慢之分;[快二六板]长于表现激情和亢进的情绪,是由[慢二六板]加快速度而来。[慢二六]长于叙述、对话和抒情之情绪。

一、叫板与挂号

“叫板”和“挂号”是秦腔演唱时的一种独有的传统程式。

“叫板”是指演员用一定规范的叫法司鼓示意所唱的板式,随即按需起板式接唱或起动作铜器。叫板多用于[慢板],[二六板],[箭板]氵[滚板]等;动作铜器前的叫板如[豹子头]、匚倒八棰]等。

“挂号”属叫板的另一形式。即演员在表演过程中用一定的手势或身段向司鼓暗示所需板式或动作铜器。如用大拇指示意起[浪头带板];食指示意起[箭板];单手下摇示意起[摇板]等。建国后这些挂号在舞台上均被逐渐淘汰。

“叫板”除叫起板式的意义外,又有戏剧和音乐上的意义,从而用来达刭一定的戏剧效果。叫板的曲调皆为“散板”。有时只有语调而无曲调。一般可分“虚字叫法”和“有字叫法”,二者各有腔调和字调的不同。

虚字叫法,多为语气词,并有感叹意义。

有字叫法,多为呼唤人称或表态、命令及恳求之词。

二、起板和起板过门

因二六板式速度的变化及其与节奏的联系,起板铜器中许多是用带板之名。其起板类别名目甚多,其中用牙子起板的有[摇板],[原板];用小铜器(小三件)起板的有[二六小带板],[三棰小带板],[二六四小锣带板],[二六七小锣带板],[二六八小锣带板],[二六十小锣带板],[哭腔子小带板],[二六喝场子小带板]等;用大铜器起板的有[二六大带板]、[二六蛮带板]、[二六拉棰子大带板],[慢傲二六带板]、[长棰垛头二六带板],[七棰二六带板]等。另外前半部分用大铜器,后半部分用小三件起板的有[两半截二六带板]。

总之,根据人物和戏剧内容的需要各种起板均有各种用场。[二六板]的起板过门也称板头。它是由引子和基本过门构成的。根据不同的起板铜器可灵活运用引子。当剧情需紧凑时也可以在引子后接唱。

三、起唱规律

[二六板]唱腔少则一句,多至数十句。有十字句和七字句词格。唱腔上下句的起唱大体是眼起板落,即第一腔起于眼上、但板起板落也常见。

四、二六板唱腔

1、“碰板”

即从板上(强拍)起唱,落音在板上。句间过门多是唱腔的曲调重复或变化重复。词格较为自由。如天民演唱的《黛玉葬花》林黛玉唱腔的“-眉儿-眼儿-眼儿-眉儿、眉儿眼儿眼儿眉儿都围在了花前”均为碰板。

2、[紧二六]

也称[快二六],其句式结构与慢二六相同,只是速度较之[慢二六]加快而已。记谱为昔拍子。如《赶坡》中王宝钏唱段“观见他眉来眼去眼去眉来总有假,五典坡还要盘军家”这段均系紧二六板。

3、唱句夹白

在[二六板]唱腔中,根据剧情需要,可在句子中间加进道白后继续接唱。如《三堂会审》中苏三唱段里加旁白后又继续接唱。

4、伤寒调

二六板伤寒调是演员在较低音区演唱的唱腔旋律、用来表现剧中人物病态或处在昏睡梦惊时的情绪。如《葫芦峪、祭灯》诸葛亮唱段。

五、过门和落音

二六板过门有板头过门(含引子)、基本过门和句间过门。句间过门是唱句后的过门,它包括上句过门和下句过门及垫句过门。垫句过门是上下句唱腔不拖腔、即连唱时中间的过门,其时值较短。

二六板唱词除规整句词外,还有多字句。其句式灵活多变。特别是上句唱腔、曲调变化多样。上下句唱腔尾均可放音(即拖腔)。

苦音腔的上句可落2,4,5,7,1,2等音;欢音可落1,2,3,6,3,2等音。无论“苦音”和“欢音”下句均落5音,有时苦音下句可落1音。

六、转板

[二六板]有转板的功能,它可依二六板起之,经过一句转人另一板式,可由[二六板]转[二倒板]倒入[慢板];也可转[慢板]后经上板又转回[二六板];将其速度加快则可转人[带板];还可直接转[双棰带板]。

七、落板

[二六板]落板有“留板”,“歇板”,“齐板”“砸板”和“黄板”。其中后三种落法属完满结束法。

1、“留板”是以紧打慢唱形式结束唱段的一种落板法。有在尾句开始时转紧打慢唱;有在尾句第一腔后转紧打慢唱、即第一腔后接留板过门,第二腔转紧打慢唱。打击乐可用带牙子或用双键来伴奏留板。

2、“歇板”在[二六]唱腔进行中需道白和表演时,唱腔暂停而音乐过门继续进行的板式故称“歇板”。歇板可直接歇和留板后歇。歇板分为上句歇和下句歇。歇板过门音乐可无限反复,并为一板三眼,因4/4拍子具有平稳性,以便用来衬奏道白和表演。需接唱时可在歇板过门中随时起板接唱。歇板有各种落音和各种落音的歇板过门,但以落5音为多见。

3、“齐板”二六齐板是以完整板式即一板一眼板式来结束唱段的一种落板形式。其在唱段末句第一腔后接垫句过门,一般将速度稍减,句尾用齐板过门来完满结束。齐板有带腔齐板和不带腔齐板;不带腔齐板叫硬齐板。

4、“砸板”二六砸板是指在唱腔或音乐的某一句中立即停止演唱和演奏,即由击乐垫一棰将板截齐以便采用静场说白、即为砸板。

5、“黄板”二六黄板主要用于一出戏或一本戏最后唱腔的末尾。其句型比较固定、结束感强。结束法是在唱腔的最末上句中提前蓄势,并用击乐将正规板式节奏砸掉,唱腔下句转散,加击乐三压(三棰)来结束唱腔。

八、彩腔彩腔是唱腔中用高八度假声拖腔,有声无词或由某字带腔。其作用在于增加旋律的花彩来表现一种特定的情绪。因有独特的腔调特色故名彩腔或简称为“拉腔”。老艺人又称“二音子”或“窄音”。二六板彩腔通常在留板、齐板时常用一句或二句彩腔。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在贾敏离世后,贾母为何第一时间让人去接林黛玉?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一般认为前80回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后40回作者为无名氏,整理者为程伟元、高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些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

  • 端午节吃五黄的食俗是怎么来的?五黄是指的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端午节吃五黄的食俗是怎么来的?五黄是指的什么?其实“五黄”就是指的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也有其他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据民间说法,在正午食用五黄可

  • 如果周瑜让诸葛亮造十万张弓,最后的结果会怎样?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草船借箭周瑜让诸葛亮造十万张弓会如何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信不信?周瑜让诸葛亮造十万张弓,结果很可能是诸葛亮还没被害死,自己就先被免职

  • 黄梅戏起源于哪个朝代?详解黄梅戏的发展史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戏曲剧种”,那么黄梅戏起源于哪个朝代?其实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剧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采茶灯、花鼓调,先于农村,后入

  • 龙门石窟里的唐代石窟有多少?特色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还不知道:龙门石窟里的唐代石窟有多少?特色是什么?其实在东山,全是唐代的窟龛,其中大、中型洞窟有20个,如二莲花洞、看经寺洞、大万伍佛洞(又名擂鼓台三洞)、高平郡王洞等,下面历史吧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看经寺开凿时间:武则天时期。构造:双室结构,前室崖壁有数十个小龛造像,主室进深1170厘

  • 宗人府这个机构,最早诞生于哪个朝代?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宗人府这个机构,最早诞生于哪个朝代?很多人觉得是清朝,其实宗人府最早设立于明朝。当时是为了管理皇族宗室而设立的。后来清朝入关后,继承了这个制度,用它专门来管理皇族。所谓清朝的皇族,自然是指努尔哈赤的家族,以及他的嫡系后代。而皇族当中,又有两种称呼。一个是努尔哈赤本人,以及他亲兄弟的后代,叫做”宗室“

  • 赵惇继位时有革故鼎新之意,为何却被奉为太上皇?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宋史·本纪·卷三十六》记载:“光宗幼有令闻,向用儒雅。逮其即位,总权纲,屏嬖幸,薄赋缓刑,见于绍熙初政,宜若可取。”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赵惇继位之初有革故鼎新之意,为何却被奉为太上皇?宋光宗赵惇,南宋朝第三位皇帝,即宋朝第十二位皇帝,父为宋孝宗赵昚,母为成穆皇后郭氏。原本赵惇还要做几年的太子,

  • 张飞在古城听闻关羽屈身于曹贼后,他的具体表现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古城外,张飞和巅峰时期的关羽打架,谁更厉害些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一,即使没有蔡阳千里送人头,张飞暴怒过后,恢复理智,会听从关羽的解

  • 徐晃打不过颜良,为什么去樊城解围却战退了关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为何徐晃在白马坡之战打不过颜良,却能在襄樊之战战退关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徐晃在白马坡之战打不过颜良,去樊城解围却战退了关羽。这是由

  • 面对命运的捉弄和戏耍,廖化为何只有生不逢时的慨叹?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吧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蜀汉大将军姜维兴兵讨伐曹魏,廖化:姜维强行用兵,定会自食恶果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2年秋,蜀汉大将军姜维兴兵讨伐曹魏,车骑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