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小论文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小论文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91 更新时间:2024/1/25 13:51:33

评价历史滚帆人物小论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小论文,欢迎阅读。

摘要:历史人物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

关键词:正确评价;遵循历史;史论结合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性作用。学生在明确评价标准和原则之后,要将其观点表达出来,就必须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应的观点,既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不能堆砌材料和历史事实。

一、要正确地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确凿史实的基础上

需要对历史事实进行负责任的考证和修订,只有事实正确,

才可能使结论正确,否则,基本史实不明,张冠戴甚至存在“莫须有”的史实,则从中得出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我们所要评价的历史人物,一般都会有众多的历史事件贯穿其一生,所以必须首先广泛地了解、占有这些基本的事实材料。通过占有丰富的材料,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对正确的史实进行研究,才是有意义的。

二、遵循历史人物评价原则

1.一分为二的原则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即进步与落后、积极与消极、成功与失败、优点与缺点……杰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因而在评价杰出人物时也应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辩证的分析。

2.时代性原则

这一原则就是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要将其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的历史时代。这种特定的背景大李雹是历史人物活动的大舞台,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能超越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3.阶级性原则

历史人物大都生活于阶级社会中,因此,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扰滑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而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

三、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学生在明确评价标准和原则之后,要将其观点表达出来,就必须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即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以历史事实或者具体史料为依据,才能得出相应的观点,既不能主观臆断、空穴来风,也不能堆砌材料和历史事实。

接下来,我以秦始皇为评价对象,作一个示范。

1.判断人物的功过

首先,对于秦始皇的评价,我们按照“一分为二”的原则,将评价内容分成“功绩”和“过失”两个部分。

其次,根据教材所学或材料信息,先在头脑中搜索秦始皇的相关活动、事迹,如统一六国、派人开凿灵渠、修筑长城、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增加赋税、增重徭役等等。

再次,根据评价的原则,用科学标准作为判断准绳,对其历史活动逐一考察,分清哪些是功绩,哪些是过失,都要给予合理公正的评价。例如:对于“修长城”,过分地役使了民力,使得很多人妻离子散,这自然是不好的。但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匈奴人时南侵扰,夺取沿边汉人的财富,严重干扰了中原人民的正常生产活动,破坏了经济发展。秦帝国把战国时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起来,成为一条统一的防御线,保证了中原人民正常的生活、生产,是符合当时人民的利益的。因此,筑长城应该是秦始皇的功绩。最后,根据评价的标准,“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不利于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因此,比较其得失,这一活动就应该归结在过失当中。

2.“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分别评述功绩和过失

先写出主要活动,再对这一活动做简单评价。例如,在功绩方面,写出史实“灭六国统一全国”后,再对其简单评价:“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心愿。”

3.就是用简单的一句话总结评价历史人物

例如,在功绩和过失都分别叙述、评价完之后,比较功过得失,最后总结得出:“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创立者,功大于过,是我国封建社会有作为的皇帝。”

四、应注意结合其他评价标准,力求全面、客观、准确又不乏生动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当然也不能套用一把尺子、一个标准。比如,历史人物的气节方面,也应该作为人物评价的标准之一。孟子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观,已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优良民族传统中,气节往往与正义事业结合起来。自古以来,人们无不颂扬为民族、国家正义事业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优秀人物,贬斥那些为一己之私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毫无气节之流。又如,历史人物的一些个性特点,如品质、气节、修养、性格等,也可作为评价的一个标准。这些更人性化的评价标准,使人们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的全貌,看到了历史自身发展的轨迹与历程,看到了思想演进的不同阶段,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评价历史人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总之,评价历史人物既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记忆和理解的情况,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际运用中出现的问题相比。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注意的方面有很多,历史在不断的进步,社会在不断的发展,更多的历史人物会出现,对他们的评价也会更加完善。在这里只谈及了一小部分。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广大同行批评、指正。

;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的传统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

  • 厦门艺术中心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厦门文化艺术中心位于厦门市思明区体育路95号,包括以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科技馆组成的主体建筑以及东西两广场、电影城、演艺中心、会议报告中心、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是一个集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大型文化公建设施群。艺术中心综合楼小区地址:思明区思明册悔灶仙岳路359-363。周边直线1KM范围

  • 凿壁偷光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凿壁偷光讲的是西汉文学家,政治家匡衡的故事。匡衡,字稚圭,东海人士,西汉经学家,以说“诗”箸称。公元63年,汉元帝封他为丞相,主张道德教化,礼让仁义。三国时期为公元220年至280年,曹魏,蜀汉,东吴三国鼎立。从从时间上来看,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匡衡不是三国时期的,是西汉时期的。凿壁偷光历史人物是匡衡消

  • 孟婆的千年爱情故事 原来孟婆以前也是个妙龄少女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孟婆是守在忘川河奈何桥上的一个熬汤的老婆婆,她熬的汤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帮助人忘掉前世的段皮自己,干干净净的进入轮回转世。但是,你知道孟婆是如何来到这里的吗?她又明稿为什么要在奈何桥上做这件事情呢?其实,这跟发生在孟婆身上的千年爱情故事还有关,因为孟婆一开始并不是个老太婆,她也曾有

  • 一个讲中华历史人物的游戏?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长期火爆于亚洲游戏圈的《三国志》是一款以三国历史为题材的大型策略网游,也是每位三国文化爱好者必玩的经典游戏。游戏蕴含着浓郁的中国古代历史文化,通过游戏设定和精美画面将气势恢弘的古代战场真实还原,玩家在这里可以体验到排兵布阵的策略性、抢占资源的激烈性以及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梦想!

  • 古代名人的颁奖词,越多越好,谢了,最近要中考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李白:你,从页页诗篇走来,酒入豪肠,三分剑气,七分月光;你,向历史深处走去,秀口一吐,半个盛唐。仙骨豪情,傲岸不屈,风情万种,仗笔独行。你轻舟一解,整条长江就诗意奔腾;你亮丽的文字,刺痛了一双双习惯黑暗的眼睛。2、屈原:世人皆醉,惟你独醒。尘世昏暗,万马齐喑,而君秉持高洁,疏离邪恶,壮志可与日月争光

  • 过年吃年糕起源于?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苏州。年糕(nián-gāo,ricecake;newyearcake),中国汉族[6]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6]年糕是用大米或糯米,煮成饭用打制或水磨成粉后压制而成的糕,在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

  • 刘备借邢钟歇后语?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借了因为历史上有关刘备与邢钟的传说已经相当有名,而且这个歇后语也已经广为流传了很久。据说刘备曾经前往拜访在邢台上任的董卓手下,邢钟曾为他开门并在门口劝他离开,以免遭受董卓的压迫。刘备后来得到了江陵的支持,但在向往之前,他又回到了邢台,决定向邢钟致谢。邢钟当时接待了刘备,并对他的武艺和人品大为赞赏,他

  • 吴越文化三大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吴越文化的特点:(1)海纳百川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一方水土涵养一方人文,溯(长)江、环(太)湖、濒海的“山水形胜”,造就了吴越文化缔造者的文化习性与人文精神,注定了这一方文化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今天更要不断强化这种开放开拓的自觉意识,努力将长三角文化打造成“包孕吴越”、“汇通大海”的多元文化体。(2

  • 历史上有芈月这个人吗 芈月原型人物是芈八子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历史上有芈月这个人,原型人物是芈八子。芈月在真实历史中的原型是战国时期的宣太后。宣太后名叫“芈八子”,本是楚国的公主含咐(芈姓是楚国的国姓),嫁到秦国,为秦惠文王之妾,生了一个儿子,即后来的秦昭襄王,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年幼,宣太后以太后之位主政,执政期间,攻灭义渠国,一举灭亡了秦国的西部大患。扩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