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林则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71 更新时间:2024/1/25 15:54:33

1、林则徐首先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

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2、林则徐是实干家。

林则徐每任一职,每做一事,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无一事不认真,无一事无良法(释义:没有一件事不是认真对待,没有一件事没有思考出解决的好办法)”。虽然林则徐的实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不管是在局部上还在具体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

3、林则徐是开明、开放的思想家。

林则徐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发作用。

4、林则徐是治水专家。

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运河、黄河、长江。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事必躬亲,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这些都是其“重民思想”的反映。

林则徐曾著《北直水利书》。《北直水利书》除经济之外,亦有治水方略,后来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将《北直水利书》改编成《畿辅水利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清朝道光时期大臣、民族英雄)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1.放眼世界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

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2.治理水利

林则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运河、黄河、长江。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事必躬亲,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这些都是其“重民思想”的反映。

3.广州禁烟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则徐在两湖总督任内向道光皇帝上书言事,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读后深为所动,即于同年12月31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使粤查禁鸦片。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

林则徐生于乾隆五十年,历经嘉庆、道光两代,咸丰登基后不久病故。他从政为官四十年,先后担任多职,但他的正直清廉,为他的人民所敬仰,并赢得“林青天”的美誉。

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有了责无旁贷的献身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无一事不认真,无一事无良法”。

虽然林则徐的实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不管是在局部上还在具体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

林则徐每任一职,每做一事,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扩展资料:

轶事典故

1、改诗深意

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年轻时功名未就,跌宕不羁,曾有咏新月诗云: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读了,认为女婿诗虽好,但却小有不妥,于是替他把“必”字改为“况”字。沈葆桢的诗托月言志,未免自视清高,气量偏狭。

林则徐把它改为“何况清辉满十分”,诗意迥然不同,成为功名未就时,蓄才积识以备济世之用,一旦身居高位便可大展身手,实现治国安邦的宏图大业;而且对照上下句,诗中隐含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深意。一字之差,反映了翁婿两人的不同襟怀。

2、藏书之好

从政之暇,尤喜藏书。举进士后,居于文藻山,早年以“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颂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为志,潜心搜罗前朝及当代各类书籍。藏书楼有“七十二峰楼”、“云左山房”,专用贮书,积三十余楹。贬谪伊犁时,以大车7辆,载书20箧。临行前赋诗云“纵使三年生马角,也须千卷束牛腰”。

有《云左山房书目》抄本传世。藏印有“林少穆珍藏印”、“河东节帅,江左中丞”、“宠辱皆忘”、“读书东观,视草西台”、“吴越秦楚齐梁使者”等十数枚。原藏书之所“七十二峰楼”于1948年被洪水冲垮,福州市政府拨款重建。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后汇为《林则徐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

林则徐爱国为民、开明开放、务实清廉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弘扬。林则徐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

我们从中国国际法学史角度看,他在鸦片战争中,不仅是维护国际法原则的中流砒柱,而且也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促使林则徐“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林则徐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在中国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标志着西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对外交涉,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从理论上说,林则徐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

但他的封建正统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林则徐的局限性恐怕主要在此。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一、他是在江苏南京江宁区乞讨的老人,名叫徐超(音)。15日中午,他向募捐点捐了5元钱;下午3时,他又来了,这次捐出了100元,塞进募捐箱,将工作人员惊呆了。他说,中午捐的时候,因为身上都是零钱,不好意思拿出来,后来到银行兑换成100元整钱,才拿过来捐“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

  • 十部明朝正史电视剧?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1、《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是由张黎执导,陈宝国、黄志忠、王庆祥、倪大红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视剧。本剧讲述的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嘉靖三十九年,贪墨横行、民不聊生。奸臣严嵩党羽密布、权倾朝野,清官海瑞不惧强权,敢于向腐朽封建的皇权发起挑战。皇帝朱厚刚愎自用、练道修玄二十载,以一己之私始终

  • 中国古代名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1、匡衡凿壁偷光。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2、车胤囊萤夜读。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

  • 年月日有哪些知识和数学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年有闰年和平年,月有大月、小月、特殊月的知识。日则是24小时。综述如下:它始于罗马帝国凯撒旁简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改了历法,制定了儒略历法。决定每个具有特殊宗教意义的月份有31天,不重要的月份有30天。因此,1月被命名为门神,3月被命名为战神,七月被命名为对凯撒大帝的尊敬,都有31天。因为二月是犯

  • 才玉清寺到劳动人民文化宫怎么乘?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425到石桥铺换到文化宫的车或者轻轨都可以,或者268到两路口步行到文化宫一号线到天安门东可以到前门西坐地铁倒地铁1号线,天安门西站下走着最快了,11路啊建设路和工人路交叉口五一公园那里,郑州十六中、郑州中医院北;大商东边

  • 吃年糕的习俗和哪位历史名人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一、听说关于年糕还有一个传说,在春秋时期,以奉祀伍子胥的功绩。因为是在过年时制作的食品,就把它叫作年糕,沿袭至今。年糕有三种颜色象征着金银,年糕又称作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他寓意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一年比一年有所提高。二、据说春秋时期,吴国大夫吴哲夫被吴旺夫杀害。传说在吴子胥死前,他曾说:“如果我死了,

  • 姓宋的有什么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姓宋历史名人有:宋、宋玉、宋金刚、宋之问、宋祁、宋慈、宋克、宋懋澄、宋应星、宋濂、宋琬等等。1、宋玉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崇尚老庄,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2、宋之问

  • 孝顺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孝顺的小故事有:1、望云思亲唐朝宰相狄仁杰因从小家庭贫困,于是十分刻苦好学。后来官至丞相,也为官清廉秉政以仁,朝野上下十分尊敬这位狄阁老。出任宰相后,因同一知府的参军郑崇质,本该奉诏出使边疆,因家里老母体弱多病需人照顾无法脱身,狄阁老便奏请皇上替其出使外疆。在某日巡视时,偶然之间登上太行山顶。只

  • 《大熊猫的故事》潘文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大熊猫的故事》潘文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熊猫之父”潘文石教授“熊猫之父”北京大学的潘文石教授,作为中国野生大熊猫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将一生倾注在野生动物研究上。从1985年开始的十几年间,他花了90%的时间驻扎在秦岭大熊猫分布最密集的地区,历经艰辛,风餐露宿,连续13年对大熊猫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保护工

  • 绘画作品能否成为证实历史真实性的证据?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绘画不能代替文字的历史记述,但有的绘画作品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或重大事件,对后人了解历史有较大帮助。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以及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伦勃朗的《夜巡》,反映了十七世纪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巡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