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看待文化差异?

如何看待文化差异?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891 更新时间:2024/2/4 9:46:10

看待化差异?

1、在人文交流中,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首先要认同本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2、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各国应根据本国、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有选择地借鉴和吸收外来文化,反对照搬外来文化,也反对全盘否定外来文化、“封闭主义”。

3、对待文化差异,不应该是排斥,而应该是沟通,既要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4、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5、在走世界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迷失自己,不能失去自身的独特性,而要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照抄照搬,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中外文化差异的10个不同点是什么?

1、东方为农耕文化更着眼过去,强度传统和传承,认为人应落叶归根;西方为游牧文化,更着眼将来,强调进取和征服,认为人应四海为家。

所以以游牧文化为主的蒙古族、女真和西方,历史上更多地是征服新大陆,而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汉人则是被征服。影视作品中也可以看出端倪,西方对展现未来世界的科幻片的兴趣远远大于东方;而东方,尤其中国,对回顾过去的历史剧的兴趣远远大于西方。

2、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更偏场独立,更关注主体,不太受背景信氏脊息影响;东方人的思维方式更偏场依存,容易受环境背景信息影响。

跟居住环境也有关系,东方人更喜欢聚居,人际之间的界限不太清晰;而西方人住得相互更独立和零散,人际间的界限分明。

3、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文化。

前者更西方,后者更东方。所以西方人的童话都是钢铁侠、蜘蛛侠这些个人英雄;而西游记、封神榜,三国这歼携渗些中国童话,都注重等级关系,稍微个人英雄主义一点的孙悟空也被如来欺负得很惨,逞强杀龙太子的哪吒必须自杀谢罪!

而且,西方人表达意见,更喜欢以“I(我)”开头,只代表自己,不代表别人;而东方人喜欢以“我们”开头,习惯代表别人。在会议和课堂上,西方人更愿意和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哪怕一知半解,而东方人更喜欢观察环境,哪怕知道答案,没人举手回答,我也不举手。

在政治上差异更加明显,东方倾向于集体或者国家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必要的时候,个人需要为国家牺牲,而且更难以忍受不同的意见,更倾向于“万众一心”和“一言堂”;而西方相对更倾向于个人利益大于国家和集体利益,相对更尊重和接纳对同一件事的看法有不同的声音。

4、对权力的距离感有差异:东方更强调权威,西方更强调平等。

东方,尤其中国,喜欢把祖国比母亲,把政府比父母官,强调顺从,领导的看法极其重要;西方除了上帝万人之上,众生平等,连子女也不是父母的。从电视剧情节中可见一斑,中国历史剧看到衙门轿子开路,官兵大声呵斥路人闪开,以及臣子自呼'奴才'等卑躬屈膝场景。西方历史剧极少有下人猥琐的描写,管家、奴隶个个挺胸抬头,见《唐顿庄园》。

5、个人空间/隐私:西方注重个人空间和隐私,东方不太注重。

西方更强调自己有独立的空间,如果不经过自己允许,任何人,哪怕是父母也不能逾越,而东方相对更缺乏空间界限,更强调不分你我。另外,在东方,尤其中国,即便关系不是很亲近的人之间聊天,也容易问到结婚、工作、收入,而在西方,这样的问法是一种对个人的极大的冒犯,但中国的年轻一代所受的教育更加与西方趋同,相对更加注重隐私。

6、隐迟单向时间轴和多向时间轴。

前者更西方,强调一个时间只跟一个人说话,只处理一件事情;后者更东方,更倾向于同时和多人说话,或者做多样事。如果在DMV(车管所)、酒店前台check、in、商场柜台,绝不要在有人在询问的时候插嘴,哪怕你事情再急,工作人员都不会搭理你,他/她一定要做完手头这件事再搭理其他事。

7、女性化/男性化。

东方整体审美偏中性,西方整体强调阳刚。所以东方尚文,西方尚武。外形偏中性的明星如大量韩星,以及Tfboys、鹿晗等人粉丝众多,这一现象更多地出现在东亚。

8、儒家动力学。

东方更偏儒家文化,强调中庸、认为人性本善、重道德;西方更偏基督教文化,强调善恶分明、认为人性本恶、重规则。所以从过去到现在,中国都更追求“仁君”,而西方对人不信任,更追求制度和监督。另外,东方更强调隐忍、放长线钓大鱼、储蓄、现在的吃苦是为了未来或下一代幸福;西方更强调活在当下,不委屈现在的自己。

9、规避不确定性。

西方排斥模凌两可,思维更逻辑和循证,所以包括现代医学在内现代科学诞生于西方;中国喜欢不说透,喜欢留白,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不太重逻辑。而且中国的大师说话越含糊,别人越觉得他有水平;中医如此不循证,却信众众多;中国人说一声:改天一起吃饭。大多数时候是客套,西方人切不可较真地问是哪一天。

10、东方更强调宿命论,强调易经八卦、风水、落叶归根;西方强调自由意志,我思故我在,每个人都有无限可能。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如何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一、企业文化氛围是指笼罩在企业整体环境中,体现企业所推崇的特定传统、习惯及行为方式的精神格调。企业文化氛围是无形的,以其潜在运动形态使企业全体成员受到感染,体验到企业的整体精神追求,因而产生思想升华和自觉意愿。二、营造企业氛围,应开展以下工作1、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氛围。树立先进典型人物,以先

  • 满分作文600字加评语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写作是检验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生活认知水平的综合训练,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关于满分作文600字加评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满分作文600字加评语一墙的故事河北一考生自古至今,我屹立在这里,风风雨雨——我是一堵墙,一堵在秦始皇苛政下建造的墙。没错,我就是万里长城

  • 文化节活动方案通用范文三篇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史百科

    为了让活动可以高水平、高起点的开展,写活动方案就成了重中之重,那么活动方案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写呢?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文化节活动方案通用范文三篇,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文化节活动方案通用范文1演出人员:社区文艺宣传队,居民(含老中青年人及儿童)、老年大学部分人员、乌兰牧骑部分演员。演出地点:社区门

  • 成都文化艺术学院好不好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高考报考#如果高考不理想,千万不要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最次去个公立二本也不要报这个民办学校。1,学费贵,不是一般家庭能接受的。艺术类专业都在16w+,民办的都没有过w的学费。省下这些钱干什么不香。2,教师力量差,课程少,不要觉得课少还挺不错,大学四年每天基本都是假期,课程内容特别水,学不到东西,如

  • 关于文化的活动方案范文 三篇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我们作为中国人,一定要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是和我们传统文消凯化的孕育分不开的。下面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关于文化的活动方案范文三篇,提供参考,欢迎你的参阅。关于文化的活动方案范文为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让人民

  • 内蒙古有什么风俗习惯?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好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带你了解一些常见的内蒙古习俗-内蒙古风俗习惯与禁忌。假如你有机会来蒙古包里作客,立即被好客的牧民拥着进入蒙古包。蒙古包里铺着毡子或地毯,大家都席地而坐,在毡子上坐着是可以不脱鞋的,这不算失礼。但待主人让座后放可就坐,然后要顺次向主人全家

  • 李四光事迹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

  • 怎样加强文化建设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企业文化实施三步骤:一、企业文化的诊断诊断的方法和原理是:把企业中层以上干部集中起来,把集团的理念,逐句念出来,请大家把听到理念后,所想到的能代表这种理念的人物、事件说出来或写出来。如果大部分人都能联想到代表人物或事件,且事件相对集中,就说明企业的文化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但是,如果大部分人不能说出或写

  • 文化课辅导哪家好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1、新东方集教育培训/教育产品研发/服务等于一体的大型教育科技集团,美国上市,北京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学而思教育国内比较具知名度的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之一,中小学教育培训领先品牌,北京学而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3、安博教育国内第一个真正以升学与就业两大关键需求为导向的全国性教育服务品牌,美国

  • 文化的三个定义?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文化的定义: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文化:[wénhuà]基本解释1.考古学上指同一历史时期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2.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3.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引证解释:1.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