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湖湘文化故事?
(1)古长沙的史前文化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炎帝教耕,“崩葬于长沙”。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熊、湘两山即在长沙。舜帝南巡,“葬在沙零陵界中”。禹分九州,长沙在荆州境内。相传大禹治水,到过长沙,至今岳麓山还留有禹碑、禹迹蹊等胜景。
(2)夏商时期,长沙属古三苗国地;春秋战国时期,为楚国南方经济、文化、军事重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期,设长沙郡,为全国36郡之一;西汉封长沙国,都城为临湘;东汉复置长沙郡;三国时属吴国;两晋南朝置湘洲,又为湘洲治所;
(3)隋、唐两代几度称潭州;五代十国时,楚踞湖南,以长沙府为国都;宋代属荆湖南路;明代改为长沙府;清代为湖南省治;公元1922年定为湖南省会;1933年正式设长沙市;1949年8月5日长沙和平解放。古城长沙历尽沧桑之变,城区在断扩大,但城址却原封未动,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实为罕见。
湖湘文化有哪些弱点?
但湖湘文化也有其局限性和弱点,第一是湖湘文化说到底还是一种农耕文化,由于小农意识的局限性,眼界较窄,不够大气;第二是湖湘文化血性太重,有时就会出现杀伐太重的情况,比如湘军!周敦颐将儒学发展到了理学的高度,其后才有朱熹,张南轩等人对湖湘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第三次则是以曾国藩为主的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湖湘文化的主体思想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这也是经过几千年来的文化融合和积淀而形成现在的湖湘文化。
湖湘英雄故事有哪些?
有不少湖湘青年英雄。28岁就参加中共一大的毛泽东、29岁英勇牺牲的红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22岁牺牲的雷锋、不到30岁就写出“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的贾谊......
湖湘文化的概念?
湖湘文化一直是湘人的骄傲,惟楚有才,于斯为盛。基本精神概括为:淳朴重义,勇敢尚武,敢为人先,自强不息。而与时俱进与经世致用是湖湘文化两个重要品格。
湖湘英雄有哪些?
王夫之、蔡和森、蔡锷、谭嗣同、陈天华、蒋翊武、毛泽东
湘湖有哪些桥?
湘湖一二期共有桥梁76座,打造出了首个江南桥梁博物馆。
一期有卧虹桥、采莲桥、定澜桥、越王桥、跨湖桥、浣月桥等,二期有最长的拱桥政和桥、还有十二生肖桥、德风桥等,具体不清楚您是要具体哪座桥的桥名。
湘湖有哪些景点?
应该是湘湖八景分别是城山怀古、览亭眺远、先照晨曦、跨湖夜月、杨岐钟声、横塘棹歌、湖心云影、山脚窑烟。和西湖十景一样,湘湖也有自己独特的景色,被称为“湘湖八景”,它们分别是:城山怀古、览亭眺远、先照晨曦、跨湖夜月、杨岐钟声、横塘棹歌、湖心云影、山脚窑烟。
你知道哪些湖湘文化名人?
1、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国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2、蔡伦
蔡伦,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
3、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4、怀素
怀素(737-799年),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
5、毛泽东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
还有贾谊、杜甫、韩愈、范仲淹、秦观……一批批被贬的文人,他们的文化思想,在湖湘的中原地带,深深阐述了他们的湖湘思想。
湖湘文化的基石是什么文化?
忧乐精神是湖湘文化的基石,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魏源的“人不忧患,则智慧不成”,到左宗棠的“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等,无不浸润着忧乐精神的思想元素,而岳阳楼正是这样一个载体,将湖湘文化传向五湖四海。
描述湖湘文化的诗词?
七律湖南湖湘文化行
三湘四水润湘楚,道南正脉承儒。
魏源睁眼看世界,曾公三立垂古。
湖南人材半国中,屈贾之乡出主。
半部国史湘人铸,中兴将相什有。
刘逸生《游湘西张家界》
石磴回环踏不穷,连柯接叶掩苍空。
行人身在碧波底,只少游鱼拨尾红。
胡寅《题湘西小景》
身在山中不见山,山前行客未能闲。
何人水墨秋毫外,十里湖西尺寸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