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苏”字的来历?
“苏”字的字源解读如下:
苏,金文=(鱼)+(木,香树叶),造字本义:夏季水位低、水温高的时候塘中鱼容易得病,古人砍下一种香树枝,连枝带叶倒放在塘中,让病鱼恢复生机。
篆文用“草”、“禾”代替金文中的“木”,表示用药的多样化。
隶书将篆文的“火”写成“四点底”。
《说文解字》:K,桂荏也。从H,稣声。
《说文解字》今文中“苏”的释义:
①本义,名词:一种插在鱼塘的水中可以给鱼治病的芳香树叶。本义消失
②动词:复活,再生。苏生苏醒/复苏
死而复生谓之苏。——《小尔雅广名》
K,息也,死而更生也。——《广韵》
萦韬螅罄雌渌铡!妒仲虺之诰》
苏世独立。——《楚辞九章橘颂》
蛰虫昭苏。——《礼记乐记》
更生为苏。——《颜氏家训杂艺》
近抚之,气息啡弧O仓瞄缴希胍垢此铡!读恼疽促织》
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聊斋志异促织》
③名词:须状下垂的饰物。/流苏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苏氏姓源有两支:
1
出自高阳。《苏洵族谱》云:“苏氏之先,出于高阳。高阳之子为称,称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吴回。吴回生陆终。陆终生子六人,长曰矾,为昆武。昆武始姓己姓,其后为苏、顾、温、董。”后苏氏繁衍于河南、河内,逐渐成为人数众多的一姓。
2
另一支苏姓出自少数民族。汉代辽东乌垣有苏姓。又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拔略氏改苏姓。
3
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苏姓家族是颛顼祝融氏的后代,陆终生儿子昆吾,被封于苏,就是邺西苏城。而根据《苏洵族谱·后录》的记载,苏氏先祖出于高阳,高阳的儿子叫称,称的儿子叫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吴回,重黎为帝喾火就是祝融,后代为司马氏。而他的弟弟吴回生有陆终,陆终生子六个儿子,次子昆吾就是苏姓的始祖。
金文=鱼+木,香树叶,造字本义:夏季水位低、水温高的时候塘中鱼容易得病,古人砍下一种香树枝,连枝带叶倒放在塘中,让病鱼恢复生机。
基本解释:
苏[sū]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指须头下垂物:流~。
昏迷中醒过来:~生。~醒。死而复~。
缓解,解除:以~其困。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剧。~绣(苏州的刺绣)。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姓。
见“噜”字“噜苏”。
组词:
苏白【sūbái】
[Suzhoudialect]苏州话,也指昆曲中用苏州话的道白
苏菜【sūcài】
[Jiangsudishes]江苏风味的菜肴
苏打【sūdá】
[soda]碳酸钠(Na2CO3),白色粉末或颗粒,水溶液呈强碱性。是工业的重要原料,也用来软化硬水
苏打饼干【sūdábǐnggān】
[sodabiscuit]一种由苏打发粉与酸牛奶或酪乳发涨面粉而做成的饼干
苏丹【sūdān】
[sultan]∶阿拉伯语sultan的译音,一些伊斯兰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苏活【sūhuó】
[revive]复苏;复活
苏剧【sūjù】
[SuzhouOpera]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由曲艺苏州滩簧发展而成。用胡琴、笛、琵琶(或弦子)、笙等伴奏
苏生【sūshēng】
[revive;recovercollsciousness]苏醒;重现
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故乡》
苏维埃【sūwéiāi】
[Soviet]原苏联中央和地方各级的国家权力机关。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叫苏维埃
苏醒【sūxǐng】
[resuscitation]∶从昏迷中清醒过来
他昏迷了一个多小时才苏醒过来
苏绣【sūxiù】
[Suzhouembroidery]江苏苏州出产的刺绣
苏伊士运河sūyīshìyùnhé】
[SuezCanal]位于埃及北部,连接地中海和红海
苏州码子【sūzhōumǎzǐ】
[Suzhounumeralsusedbyoldshopkeeperstomarkprices]旧时表示数目的符号.
金文=鱼+木,香树叶,造字本义:夏季水位低、水温高的时候塘中鱼容易得病,古人砍下一种香树枝,连枝带叶倒放在塘中,让病鱼恢复生机。
这个“苏”尤其是指“江苏”的“苏”的来历,和“苏州”的“苏”的来历。
解释:--【唐韵】素姑切【集韵】【正韵】孙租切,
姓苏的历史名人?
1.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纵横家,谋略家,外交家。披六国相印,合纵抗秦。早年生世坎坷,师从鬼谷子,后刻苦攻读《阴符》,得燕文公赏识,开始发迹。任“从约长”,身兼六国相国,使秦国15年不敢兵出函谷关,真乃神人。
2.苏武。汉朝使臣。宣帝时麒麟阁十一功臣。文天祥正气歌中有云“在汉苏武节”,表彰的,是其出使匈奴,身陷敌国19年持节不屈,大汉名臣风范,当如是也。
3.苏蕙。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其亲手所织璇玑图,共841字,纵横各29字,可得回文诗4206首,堪称千古奇女子。
4.三苏。三苏啊,纵横华夏五千年,文化领域的巅峰人物选出来,逃不开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一父二子,大宋百年文华,蜀中千年文运集于一门风流。至今我都认为,描写西湖最有文化的,莫过于“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更无论怀念妻子的“十年生死两茫茫”,苏子风流,诚不我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