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吃年糕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
纪念伍子胥
二、吃年糕和伍子胥有什么关系?
过年吃年糕的风俗,据说是从苏州传开的。春秋战国时,苏州是吴国国都。那时,诸侯争霸,战火连年。吴王阖闾为防敌国进袭,命大将伍子胥修筑了一道坚固的城墙。
这天,吴王摆下盛宴庆贺。席间,君臣纵情酒乐,认为有了坚固的城池便可以高枕无忧了。见此情景,伍子胥深感忧虑。宴罢回府后,他叫过贴身随从,嘱咐道:“满朝文武如今都认为高墙可保吴国太平,城墙固然可以阻挡敌兵,但里边的人要想出去也同样受制;如果敌兵围而不打,吴国岂不是作茧自缚吗?忘乎所以,必至祸乱。倘若我有不测,吴国受困,粮草不济,你可去相门城下掘地三尺取粮。”随从认为伍子胥酒喝多了,并为当真。
没过多久,阖闾驾崩,夫差继承王位。夫差听信谗言,赐伍子胥自刎。越王勾践闻知伍子胥以死,便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吴军困守城中,炊断粮绝,街巷内妇孺哭声惨不忍闻。自伍子胥死后,那位随从便告病还家。这时他记起从前伍子胥的嘱咐,便急忙召集邻里一起来到相门掘地。当挖至城墙脚下三尺深时,才发现城墙是用糯米粉做的。顿时,大家感激得朝城墙下跪,拜谢伍子胥将军的未雨绸缪,救了全城百姓。此后,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粉做“城砖”,供奉伍子胥。久而久之,便被称作“年糕”了。
三、过年吃年糕的习俗起源于何时?为了记念谁?
年吃年糕的习俗,据传从周代开始,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由于禾谷成熟一次称为一年,所以后世过年吃年糕,就含有祝贺五谷丰登的意思了。吃年糕还有取“年高”长寿之意。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自刎而死。传说伍子胥死前嘱咐亲信:“如果国家有难,民众缺粮,就到象门城墙挖地三尺,可以得到食粮。”伍子胥死后,越王勾践闻知,认为吴国失去主将,就进攻吴国雪耻。夫差连吃败仗,京城被困,城中粮尽断绝,军民纷纷饿死。这时,伍子胥的亲信按他生前嘱咐,去象门挖地三尺,果然挖到可以充饥的“城砖”。原来这是当年伍子胥暗地设下的“屯粮防急”之计,他在象门一带用的城砖,全部是用江米粉蒸制后压成的,这类江米砖十分坚韧,既可以作砖砌墙,必要时又可充饥。从此以后,每逢过年,当地家家户户都要蒸制象城砖样的江米年糕,以奉祀伍子胥的功绩。因为是在过年时制作的食品,就把它叫作年糕,沿袭至今别的国家也有吃年糕的习俗
四、吃年糕的习俗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你好,是伍子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