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中西文化差异起源
中国文化如从夏代开始的话,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西方文化如从克里特文化算起,至今也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
不同的渊源传统在长期的历史磨合中,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其具体表现在中国文化重现世,尚事功,学以致用;西方文化重思辨,尚超越,学以致知。
这种差异早在世界历史的初期就显现端倪,在中西文化的两位圣人孔子和苏格拉底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点,是通过协调性的伦理意识,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肯定;西方传统文化精神的基本特点,则是通过超越性的宗教意识,实现文化和社会的自我否定。
“兼容”下的文化
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具有很强的同化异域文化的特点。
借用生物学上一个概念“米亚得”现象来解释。“米亚得”现象就是两个亲本杂交以后,在它的子代身上,它往往只表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而另外一个亲本性状几乎都看不见。
中国文化比较典型地表现了生物学上这样一种所谓“米亚得”现象。
举一个例子,佛教进入中原以来,就逐渐开始把儒家思想吸收进来了,因为这对于中国人来说更容易接受。不难发现,在对佛学的一些义理进行解释、诠释的时候,充斥着大量的儒学思想。
本土文化的出路
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必须以本土传统文化作为基本精神资源,然后广泛吸收西方的各种先进的文化,在自身融合的基础上,自我完善与更新。
中国文化的振兴,需要一种深层的文化精神的重铸。急功近利可以缓解一时的文化焦虑,但它决不能成为长久的自我更新之途。
只有通过漫长而艰难的文化精神批判和重铸,才能使中国文化跃升到与强势的西方文化平起平坐的地位。
二、中西方文化有什么不同
中国文化比较注重现实,而外国文化比较相信神说。中国人是与神相抗衡的,而外国人则崇拜神。
三、中西文化的差异
举个例子吧,是钱邵武先生关于雕塑的讲座中所说的。
中国人与西方人对力量的认识。
西方人认为,力量既是雄健的肌肉。所以他们做雕塑一般把人做得肌肉感很强来表达力量。
中国古人则认为,力量是一股气。所以我们古人一般会用圆圆鼓起的肚子,粗粗的脖子,瞪大的双眼来表达一种力量。
就这点来说,自己非常喜欢自己古人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