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文化历史故事(中国文化历史故事有哪些)

中国文化历史故事(中国文化历史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409 更新时间:2023/12/6 13:19:58

中国文化遗址小故事?

国宝”的“偶然”发现

秦兵马俑是1974年3月29日当地农民在打井时偶然发现的。

这年5月,记者蔺安稳从北京回陕西临潼探亲。在临潼县文化馆工作的夫人与之闲谈时提起,秦始皇帝陵附近出土了陶俑。作为对西安历史文化有深入了解的记者,蔺安稳对此深感好奇。

第二天,蔺安稳来到正在修复陶俑的当地考古工作者赵康民的工作室。赵康民正在修复一座陶俑,地上堆放着许多陶片。另一座已大体修复好的陶俑立在那里,高高的个头,同真人一般大小,雄赳赳,气昂昂,熟读史书的蔺安稳一眼就判定是秦代士兵的形象,是难得的“国宝”。

蔺安稳在家一个多月后,休假期满,回到北京,撰写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报道。报道说,这批陶俑身穿军服,手执武器,是按照秦代士兵的真实形象塑造的。秦始皇帝陵周围以前曾出土过陶俑,但都是一些体积不大的跪俑,像这种同真人一样的立俑,还是第一次发现。特别珍贵的地方,在于这是一批武士。这批武士陶俑的发现,对于评价秦始皇、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都有极大的价值。

在报道中,蔺安稳还指出,秦始皇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没有得到妥善保护。生产队随意在陵园掘土挖坑,开荒种地。出土文物中的金属制品,有的竟被当作废铜烂铁销毁掉,一些石制、陶制物品则被丢来抛去。

中国文化遗产的历史?

中国文化遗产有:

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2、颐和园。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3、长城。长城(Great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4、天坛。天坛,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为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

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坐落在北京城西南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是一座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先生在龙骨山发掘出第一颗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震撼了全世界。

中国文化故事反映了什么?

反映了我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它主要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并由此而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不仅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而且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文化遗产传承故事?

长城

1987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

后来,汉、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明代时修筑。长城沿线的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处在不同自然地带的过渡带上,使这个地区既宜农耕又宜于畜牧。

古代历史故事小故事?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着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狄人。

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狄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

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着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扎的地方去。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末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à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林泉历史故事?

林泉

其他含义

海南烈士

林泉(19041943),原名林绍颜,学名林常青,又名林东源,海南琼山县(今属海口市)三门坡镇文岭管理区桃村人。

早年经历

他于1904年出生,1921年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参加了杨善集、王文明领导的学潮。1923年毕业回乡,林泉在福兴地区(今三门坡镇)组织共产主义学习小组;1924年3月在琼山县第六区组织共青团,并参与乡农会工作;192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6月他被党组织任命为中共琼山县第六区区委书记;1927年受党组织派遣回福兴地区组建党支部,开展对敌斗争。同年,林泉前往新加坡,化名琼青,参加华籍工会革命刊物的宣传工作。1930年,他返回广州参加工人运动;1932年,受组织之命回海口市进行革命活动,随后回琼山县第六区、第七区工作;1935年,在广州进行革命活动时,被国民党逮捕入狱,次年由亲友经多方营救后保释出狱,后来返回琼崖寻找党组织,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革命生涯

1938年,受党组织派遣前往陵水县,其公开身份为陵水中学教师,同时利用职业为掩护,联系当地的革命同志,开展革命活动。1939年日本军队侵琼前,与他接上关系的有李哲卿、林尤刚、卢鸿川、王荣等同志,通过他们又找到原陵水县区乡苏维埃政府的陈番姚。马大维、翁进经等同志,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陵水县的革命斗争得到迅速的恢复。1939年初,日本侵略军占领陵水县城,他撤到离陵城8千米远的雷打坡村,以颜其芬家为联络点,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1939年秋,为了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争取黎族上层人士参加抗日,扩大和加强抗日力量,林泉以找地开荒种菠萝、烟草为名进入保亭县,居住在龙村的学友王昭英家,进行秘密活动。1940年冬,根据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成立以林泉为主任的保亭抗日民主政府接洽处,负责接洽部队,为部队提供情报,担任交通向导,并发动群众支援部队等工作。1941年初,经组织批准,和王昭英结为伴侣。同年春,为了争取保亭县黎族首领、日伪保亭县维持会总会长王昭夷(王昭英的堂兄)起来抗日,开展保亭地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中共乐万县委曾派员前来保亭协助林泉、王昭英对王昭夷进行抗日宣传动员工作,但是时机尚未成熟,王昭夷即被告发,1941年底,日军以开会为名,将他引诱到崖县杀害。

1941年6月,陵水县雷打坡村党的秘密联络点因叛徒通敌,遭日本军队突然袭击,林诗润、翁进经等同志被杀害。为了保留革命力量,根据上级指示,决定将我党地下工作人员化整为零,分散开展秘密活动。

1942年春,林泉在保亭县五弓大简村成立中共陵保区特别党支部,并担任支部书记。同时在保亭地区先后建立起五弓、七弓、加答弓等3个党小组,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同年6月,根据中共乐万县委指示,在保亭县龙则村成立陵保区临时革命工作委员会,林泉担任主任,委员有王诗荣、陈世珍、杨贵函等。

为了争取当地黎族上层人士,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组织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林泉和妻子王昭英深入到五弓、合口等地进行统一战线活动,把合口村一带的伪团董郑国兴、卓天才、黄进经、王德卿等争取过来,组织起两支民兵支队,还在五弓的占皇村建立了一家火药加工厂,专门制造火药供应民兵。随后,在保亭的四弓、五弓、七弓、加答弓等地相继建立起抗日民主政府。根据中共乐万县委的指示精神,林泉争取到保亭县国民党抗日游击大队队长王昭信(王昭英的胞弟)同我党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军。1942年底,琼崖独立总队参谋长李振亚率领一支驳壳枪排进入保亭地区,开展抗日宣传工作。为了鼓舞保亭地区人民的抗日斗志,李振亚和林泉经过研究,决定袭击什岭日军据点,并首战告捷,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受此鼓舞,人民群众掀起了抗日的热潮。在这次战斗中,林泉和王昭英秘密组织20多人的担架队,切断交通,保证了我军袭击什岭日本军队据点的胜利。

恐龙历史故事?

恐龙(英文名:Dinosaur),是出现在中生代时期(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矫健的四肢、长长的尾巴和庞大的身躯是大多数恐龙的写照。它们主要栖息于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开阔地带。141年,英国科学家理查德欧文在研究几块样子像蜥蜴骨头化石时,认为它们是某种史前动物留下来的,并命名为恐龙,意思是“恐怖的蜥蜴”。

恐龙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突然全部消失,成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的一个谜,这个谜至今仍无人能解。地球过去的生物,均被记录在化石之中。中生代的地层中,即曾发现许多恐龙的化石。其中可以见到大量或呈现各式各样形状的骨骼。但是,在紧接着的新生代地层中,却完全看不到非鸟恐龙的化石,由此推知非鸟恐龙在中生代时一起灭绝了,如今仅存鸟类,大多数科学家都认可“鸟类属于恐龙”的说法。

恐龙种类多,体形和习性相差也大,其中最大的易碎双腔龙可能超过50米,而最小的蜂鸟可能还不到10厘米。就食性来说,有温顺的草食者和凶暴的肉食者,还有荤素都吃的杂食性恐龙。

义乌历史故事?

根据当地一些年龄大的老人所说,当年乌鸦啄泥土埋葬颜凤父子,都是在同一个地方取的泥土,这里后来形成了一个大水塘,就是现在的秦塘,乌鸦两次搬运泥土,中途掉落了不少,形成了一个小馒头山,前些年城市扩建的时候,小馒头山被推平了,所有土料都弄去铺路了,大概位置在现在的义乌登峰机械有限公司跟孝子祠公园中间那一段区域。

宣威历史故事?

1927年8月16日,贵州军队到达宣威可渡河北岸,宣威县长宋光熏得到消息后急忙派人去沟通,请求黔军不要越过可渡河,后来看到形势不利,于是设三重防线想加以抵抗,黔军大部队已到达。队伍由师长毛光翔统领,驻安顺,居中调度,右翼军队由旅长杨寰澄率领由宣威可渡关入云南,左翼军队由富源胜境关入云南。

黔军为什么进入云南?这是胡若愚招来的。1927年2月6日,唐继手下的龙云、胡若愚、张汝骥、李选廷四个镇守使因不满唐继尧的统治,联合起兵逼唐继尧下台,推翻了唐继尧对云南14年的统治。5月23日,唐继尧吐血而亡。之后,为争夺云南政权,胡若愚与龙云之间的矛盾白热化,张汝骥支持胡若愚,李选廷退出。6月14日,胡若愚派兵包围龙云住宅,炸伤龙云左眼并擒获龙云。就在胡若愚囚禁龙云的当天,蒋介石任命龙云为“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胡若愚为三十九军军长,张汝骥为独立第八师师长。龙云被囚禁,他的“国民革命军”三十八军暂时由胡瑛指挥。

龙云被囚,胡瑛从滇西反攻昆明,胡、张战败,挟持龙云退出昆明城,在板桥与龙云达成协议。商定龙云回昆明主持省政,胡、张北伐,由龙云补充军需。8月13日,龙云回到昆明,接任第38军军长兼代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重新掌权后,向胡若愚、张汝骥部发动反击。胡若愚部向昭通撤退,张汝骥部退守曲靖。胡若愚向贵州省的省主席周西成请求支援。周西成正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欣然应允。

黔军到达滇黔交界处宣威可渡关。宣威县长宋光熏处于累卵之势,不抵抗则有辱云南统一的局面,抵抗则连累宣威人民。他在夜里出来安抚宣威的百姓说:两千多年前,郑国有个商人叫弦高,经商经过滑国,半路遇到秦国军队。得知秦军要袭击郑国,于是他冒充郑国的使者,用四张皮革和十二头牛去迎接秦军,说是来犒劳秦军,暗示秦军郑国已知秦军来袭。同时,派人回郑国禀告。秦军主帅见到弦高的这一举动,以为郑国已有准备,料想灭郑国有困难,于是只顺道灭掉滑国后返回,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亡国。现在,他想学“弦高犒师”的举动,暂时迎接黔军。目的是等待援军,希望百姓配合。于是当大敌压境时,宣威百姓出而欢迎,社会秩序恢复,黔军亦有风纪,市井晏然,但这样的局面并未维持多久。

黔军入宣威后,改组宣威县领导班子,以四川人吕汇川为宣威县长,贵州人刘家为倘可县佐(驻倘塘),财政局、警察局一律改换人员。原宣威县长宋光熏、法官陈中孚等逃走。

1927年8月18日,胡若愚率领几千人从昭通来宣威与黔军会合。当时宣威政权已为黔军所占,所有财政收入都交贵州人的指挥部,胡若愚不能过问其开支,粮税派款等事也都仰他人鼻息。

1927年8月22日,胡若愚与黔军旅长杨寰澄率5000余人,去支援被龙云部队围困在曲靖城的张汝骥,留黔军营长姜大钦率部队留守宣威城。胡若愚到沾益县清水沟时,遇到龙云的部队,与之战,大败,被俘、毙2000多人,仍返回宣威。

1927年8月25日,胡若愚和杨寰澄的军队又向曲靖推进。这时,唐继尧旧部唐继虞,围攻昆明,龙云部队不得不从曲靖撤回昆明,张汝骥得以脱险。

胡若愚、张汝冀的部队在曲靖会合后,联合黔军从曲靖直捣昆明。行至易隆,遇到打败唐继虞部队的龙云部队正返回曲靖,两军交伙,胡、张部队被龙云部队大败,又退回曲靖。

胡、张部队被围在曲靖,留守宣威县城的姜大钦、吕汇川及财政警察各局人员都逃回贵州水城。1927年12月11日,贵州省主席周西成责令姜大钦反攻,又特派黔军团长张英华督促姜大钦返回宣威,攻打宣威县城。12月12日,姜大钦进攻县城。当时宣威县城的城治无主,这天晚上,在籍(住在本籍的或官籍上注名的)团长邓伯勋由西区收容散兵百人到关口,人心稍定。姜大钦先头部队在北门被宣威乡团兵击退。姜大钦改由夜里攻县城西北角,天要亮时,用长梯从小南门缺口入城,杀死睡梦中守城人20多人,紧接着就搜杀乡团队员。城内的人听说良民被杀,都愤不可遏,纷纷请求加入乡团队作战。在籍团长邓伯勋和营长王文学及各队首领,乘士气大振时打开西北两门,分头杀出。姜大钦中弹死于北门,张英华见姜大钦已死,督众攻南门。宣威民众打开南门,与张英华的黔军部队展开巷成,把张英华部队撵出宣威县城。张英华率部退回贵州。

当时龙云军队两次围攻曲靖城,圆通寺成为龙云的前敌总指挥胡瑛的指挥部。在战胜张汝骥、胡若愚的军队和黔军后,胡瑛亲笔题书“胜峰”两个大字,又撰写碑文记述他坐镇胜峰山指挥战争得胜,恰巧符合古人命名“胜峰”之名。曲靖县长段克昌在1928年7月上旬将碑文刻写于圆通寺。此碑今在。

在1927年一年的时间内,各路人马接踵而至宣威,县长就换了三个,处于滇黔交界处的宣威在战乱年代昼晦如夜!

历史故事资料?

卧薪尝胆:越王勾践兵败,到吴王夫差马鹏处干活,但每天睡柴草、舔苦胆提醒自己复仇。久而久之,夫差不听伍子胥劝谏,不杀反而放了勾践,勾践最终灭了吴国。告诫我们要学会忍辱负重、励精图治。

完璧归赵:秦国想要赵国的和氏璧,赵国蔺相如智斗秦王,最终完好无损的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秦国强大,虽然表面上是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但实际上想巧取豪夺,蔺相如就趁秦国斋戒之日,让随从从小路逃回赵国,保住了和氏璧。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文化小故事(企业文化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小账大算李师傅是厂里的老人了,身为厂长助理,本次精益化管理中也身兼重职,负责我厂精益化管理运行工作。随着算账文化的展开推行,这天晨会上贯彻宣讲了关于精益化管理我矿最新的指导意见,要求算账到班组。所有生产环节都要算账,干前算、干中算、干后算;所有过程都要细化量化,从一公斤油脂到一斤棉纱都要体现出来。下

  • 孝道文化的故事有哪些(孝道文化的故事有哪些名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

  • 孝道文化的故事50字(孝道文化的故事5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孝道的意思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道德规范。从狭义理解作为一个人来说最基本的就要有孝道之心。广义讲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人间有三大真情:情、友情、爱情。如今

  • 孝道文化的故事简短(孝道文化的故事简短50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孝道的意思就是关于关爱父母长辈、尊老敬老的道德规范。从狭义理解作为一个人来说最基本的就要有孝道之心。广义讲孝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孝道文化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是一个由个体到整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延展攀高的多元文化体系。人间有三大真情:情、友情、爱情。如今

  • 新郑历史文化故事简介(新郑历史文化故事简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邱少云(1926~1952),革命烈士,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一次执行潜伏任务时,不幸被敌人燃烧弹击中,全身被火焰燃烧,但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影响整体战斗部署,始终趴在火中,纹丝不动,直至光荣牺牲,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整场战斗的胜利。简介:《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

  • 新郑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新郑历史文化故事有哪些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河南工程学院,中原工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新郑有很多企业,比如统一、白象、康师傅、好想你、加加酱油、新烟集团、庆安集团。等等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新郑)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新郑龙湖)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中牟)黄河科技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民族职业学院河南

  • 新郑历史文化故事介绍(新郑历史文化故事介绍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现存于世的十八篇里,有两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黄河相关。第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山海经》里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发大洪水,禹的爸爸鲧受命于尧,专门负责治水。鲧从天帝那里偷来息壤,随着水位的升高而生长,水一直涨,“息壤

  • 新郑历史文化小故事(新郑历史文化小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现存于世的十八篇里,有两篇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和黄河相关。第一个故事,就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山海经》里说大禹是黄帝的后代。在三皇五帝时期,黄河发大洪水,禹的爸爸鲧受命于尧,专门负责治水。鲧从天帝那里偷来息壤,随着水位的升高而生长,水一直涨,“息壤

  • 文化故事作文600字初中(文化故事作文600字初中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小切口,大主题,见人见事见思想,提升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一张照片,记载着一个故事;一张照片,讲述了一段经历;一张照片,勾起了一份回忆;一张照片,饱含了一份情感。就是这样一张体形小而意义深远的照片,普通而又不寻常的照片,是多么值得我去收藏。我最喜欢的照片,是二零零一

  • 文化故事作文600字高中(文化故事作文600字高中生)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小切口,大主题,见人见事见思想,提升舆论引导力、传播力、影响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考拉的故事英语作文:“ThestoryofKoala”孟母三迁的故事,为了孟子的学习在一篇文章里王小波讲了一个故事:"我有位阿姨,生了个傻女儿,比我大几岁,不知从几岁开始学会了缝扣子。她大概还学过些别的,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