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上展姓名人有哪些?
(一)展禽(大名鼎鼎的柳下惠,春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又名展获,春秋时柳下(现平阴县店子乡展洼一带)人。父无骇为鲁国司空。
他先在柳下做小官,后因秉性刚直,不愿与赃官同流合污,辞官隐居柳下。他足智多谋,才能出众。常分析国政,谈论兵法,常做一些济贫解困的事,人们又称他柳下惠。
柳下惠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孔子评价他是“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称其为“和圣”。
(二)展子虔(550604年),隋朝画家。
他是现在唯一有画迹可考的隋代著名的画家,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东晋、南朝的名家颐(恺之)、陆(探微)、郑(郑法士)、展(子虔)并列为四大家。元人汤赞誉他为“唐画之祖”。他在中国绘画史上,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
展子虔的作品,最著名的要数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山水画卷《游春图》。这是现存仅次于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一幅最古老的中国画,历来被人们认为是我国山水画发展史上的一幅划时代的伟大作品,是由南朝到隋之间实践山水画理论的最高艺术成果,是中国山水画成熟的表现。
(三)展秀山(1882~1945)
字庭峻,男,汉族,云南省宣威县人。出身农家。早年学木工,稍有积蓄后开木行。清宣统二年(1910年)滇越铁路通车后,举家迁昆明,开设商号。
展秀山不仅开设和复兴游艺园,而且是创办云南省第一家有声电影院的先驱者之一。开辟云南民间喜闻乐见的围鼓茶社。
(四)展涛,数学家。
曾被称为中国最年轻的名牌大学校长,展涛在数学领域里有许多辉煌的成就和荣誉。1963年生于兖州,1979年入山东大学数学系学习,1987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1年1月至1992年12月获德国洪堡基金会资助在费赖堡大学进行合作研究。1993年1月晋升为教授,同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5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2000年7月任山东大学校长。
展涛师从我国著名数学家、前山东大学校长潘承洞院士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成绩显著,先后入选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和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工程”,获得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山东省拔尖人才”称号,并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等多次奖励。他还兼任中国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科协常委、山东省数学学会理事长、全国青联常委、山东省青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二、《王者荣耀》铠历史原型是谁?
铠没有历史原型。
铠是长城守卫军五人中唯一一个没有对应历史人物原型的。同时铠也是王者荣耀第一位原创英雄,所以他没有历史原型。在《王者荣耀》中铠是一名战士型英雄,是长城守卫军的一员,亦是露娜的哥哥。铠的大招有增加攻击力和格挡伤害的效果,配合二技能的被动能打出惊人的伤害。
王者荣耀铠的最强出装:
王者荣耀中铠的暴击流出装搭配推荐为暗影战斧、影忍之足/抵抗之靴、无尽战刃、宗师之力、破军、碎星锤或名刀司命。暗影战斧是铠作为一名战士的首选装备,提供攻击力、冷却缩减以及生命值,能够极大地提上铠的输出以及自保能力。
影忍之足或抵抗之靴,视乎情况而出,如果对面AD射手伤害高,那么选择影忍之足,如果对面控制多,那么选择抵抗之靴。无尽战刃是暴击流的核心装备,提供高额的攻击力和20%的暴击率,增加50%暴击伤害的装备效果让暴击流铠的输出提升巨大。
宗师之力一方面提供暴击率以及攻击力能够最大程度配合无尽战刃让铠的伤害更高,另一方面法力和生命值的提升进一步提高了铠的续航,而宗师之力的被动给铠更加强的机动性和输出能力。
我认为凯是古罗马太阳神索尔,他有个妹妹是月亮女神luna。在王者故事里luna是凯的妹妹
三、凯氏的来源以及始祖历史
折叠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远古颛顼帝高阳氏之后,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据史籍《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在远古之时曾有才子八人:苍舒、P病睢⒋罅佟唇怠⑼ゼ帷⒅偃荨⑹宕铮创埂⒁妗⒂怼⒏尢罩祝ゼ嵩蚋尢罩郑淦胧ス阍ǎ髟鼠瞥希煜轮裎街蒜S钟胁抛影巳: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世济其美,不陨其名。颛顼帝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无不时序,地平天成;又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谓之八元、八恺,齐聚华夏之庭。至是臣下民众皆服。八恺,亦作八凯,相传是古代颛顼帝高阳氏的八个才子,他们帮助帝君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同时由于他们和乐稳秩,平易近人,世人称之为八恺。
八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恺氏。在古代,恺与凯二字通假,因以有凯代恺为姓氏者,改称凯氏。凯氏与恺氏同宗同源,属于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折叠第二个渊源
源于苗族,出自远古三苗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凯氏先祖原为苗族,源于殷、周时期的鬃人,在历史上曾自称为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有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秦、汉时期,苗族先人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蛮、武陵蛮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有学者认为苗族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的民族,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五千余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二世纪以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今海南地区的苗族则是在公元十六世纪从广西迁徙去的士兵后代。苗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方言中相同部分在60%以上。许多苗族同时通用汉语。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很早就失传了。公元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与苗族、汉族的文人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现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自1956年起,中央人民政府与苗族一起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三套文字方案,目前一直在推广使用,效果很好。苗族人古先无姓氏,后在与汉族的不断融合过程中开始采用汉姓,其中有因居住地为贵州凯里地区,遂为凯氏。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惨遭战火复荡,人口凋敝,因此在清朝初期,满清政府从湖广地区大举迁民于四川发展农耕和采矿生产,贵州凯里的一支凯氏苗族被迁徙至重庆府,后凯氏族人中又多有人被征兵到安徽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自此逐渐分播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