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还有哪些传统童话故事适合改编成动画电影?
很多著名的童话故事、儿童文学作品都已经被改编过动画了。
日本有家叫做「日本动画公司」的动画公司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有一个「世界名作剧场系列」改编计划,顾名思义,就是把一些世界名作改编成动画。
这些都是精心挑选的适合改编成动画的作品。
除此之外还包括儒勒凡尔纳、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都是极适合改编成动画的作品,不过也大多被日本和美国做过了。
所以与其拾人牙慧,不如在自己国内的儿童文学里寻找一些适合的作品。
先拿一些已经被改编过的作品来举个例子: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做过一些改编动画
张天翼老师的《大林和小林》,曾经在1984年改编为木偶动画片,可以再做一部手绘动画嘛;
任溶溶老师大名鼎鼎的《没头脑和不高兴》;
洪汛涛老师的《神笔马良》;
还有年轻一代更熟悉的郑渊洁的《魔方大厦》《舒克和贝塔》
…………
其实原作就很有趣了,这些作品改编成动画后都获得了不错的评价。
而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作品都是极佳的动画改编素材:
孙幼军的大部分作品我都很期待看到动画作品,最著名的例如《怪老头儿》《小布头奇遇记》;
梅子涵的《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可以改编成中国式《男子小学生的日常》。
秦文君的作品,相比于《男生贾里》、《女生贾梅》,我更期待《调皮的日子》能被改编成动画作品,大海、沙滩和紫苜蓿农场,还有年糕包子兄弟,这本书的插图是秦文君的女儿画的,当时我就被稚嫩笔触所描绘的绮丽神秘世界吸引了,我觉得这能被改编成一部很有宫崎骏味道的动画作品。
曹文轩,虽然我很不喜欢他的“苦难”说教,但我还是对他所描绘的油麻地抱有好奇,在动画里用美术背景描绘出来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最后自然还有郑渊洁,出了皮皮鲁相关的正传外,还有许多小短篇故事都是很好的剧本,而我最想在动画荧幕上看到的故事是《展翼》,最想看到的角色是大灰狼罗克。
…………
当然我上面说的只是我个人比较期待的作品,中国儿童文学里有很多有趣好玩的故事可以被改编为动画作品,希望将来有一天真能在荧幕中看见自己的幼时记忆。
二、哪些动画片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渔童》
儿时看过的动画中,个人非常喜欢的一部。
背景为八国联军入侵时期,讲述的是一名老渔民在打渔时网上一只绘有可爱渔童图样的宝盆,渔童会在夜间现身,变出许多值钱的明珠,当地霸道的洋人牧师得知后意图染指,伙同官府走狗哄骗不成便意图抢夺,老渔民愤而碎盆,最后渔童现身,将洋人牧师戏耍一番后,又复原了宝盆的故事。
渔童现身时唱的小调我到现在还会哼~v
下面是我前不久重看后发在自己微博上的简短评述,供参考:
撇开内容情节不谈,现在来看这部动画简直就是神作!民乐、水墨画、剪纸、民俗画、皮影戏……各种传统艺术元素完美融入近代题材,毫无陈腐之气,且巧妙利用低帧营造独特视觉效果,化技术劣势为优点。在5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仍然有太多可借鉴之处。只叹无人承继发扬>_<http://t.cn/amos2M[1]
____________[1]所附链接为观看视频地址。
《阿凡提的故事》
细节记不清了,只大概记得是粘土动画。
讲的是聪明睿智的新疆才子(雾)阿凡提,骑着一头小毛驴,智斗恶地主,帮助父老乡亲的民间故事。
三、有哪些动漫(日本)或电影大量涉及日本当地文化?
在大部分日常系校园题材的日本动画中,你可以看到包括不限于..修学旅行、体育祭、校园祭、学生会、社团活动、冗长的校长演讲、夏日烟火大会、试胆大会等等元素的故事。
这些都属于当地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初次之外还有一些属于日本偏向小众一些文化的动画作品,涉及到具体的当地文化。
《三月的狮子》
改编自日本漫画家羽海野千花原作的同名漫画,动画由SHAFT负责制作,讲诉了以羽生善治为原型的桐山零与将棋之间的故事。
这部动画除了包含日本的一些日常生活之外,主要展现了作为将棋职业人士是如何下棋和生活的,对将棋文化感兴趣的可以了解,也可以了解一下白鸟老师的《龙王的工作》。
《花牌情缘》
系列改编自日本漫画家末次由纪原作的同名漫画,本作以日本传统纸牌游戏“歌留多”为核心,描写了寻梦少女绫濑千早和同伴们的青春故事。
虽然听名字可能有点像一群少年少女恩恩爱爱,但实际画风是一群人打歌牌燃到爆炸,对歌牌有兴趣的可以了解。
《昭和元禄落语心中》
改编自日本漫画家云田晴子原作的同名漫画,讲述了主角们与落语间的故事。
除了上面提到一些包含具体文化改变的动画作品之外,还有一些有大量地方元素的动画故事。
《佐贺偶像是传奇》中暗含了很多关于佐贺文化以及地貌的内容,比如鱿鱼丝什么的。
《我的青春恋爱物语果然有问题》动画介绍了很多千叶有关的内容,比如盛产花生和妹控什么的()。
《欢迎来到群马》,这个地域自黑的动画也十分搞笑,很短而且但是很有趣。
还有一些现代的社畜生活....
《书店里的骷髅店员本田》,书店店员的生活
《SE系统工程师》,虽然没动画,可以了解一下系统工程师的生活。
《白箱》非常苦逼的动画制作人。
四、国产原创动画相较于小说改编动画,有什么优点与不足?
其实动画只是一种表现手法,一种表现方式,核心还是故事内容,人物塑造,这些是真正的骨架,然后再是视觉设计,什么样的画风,什么样的视觉呈现。所以一切都要源自故事,你要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无论网络小说也好,纯原创动画也罢,最终就是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故事的创作才是核心,你的故事能不能打动观众,能够让观众为你喝彩。国内的动画往往会忽视观众或动漫爱好者的喜好,象日本、美国等动画产业则比较重视前期对于市场,对于观众的需求有着深入的研究,不同的动漫人群对于题材有着不同的喜好,也有着明确的分类,最后有的放矢的进行创作,投放市场后才更能一下子打动观众,引起共鸣,并持续获得追捧。
目前国内的动漫主要还是以仙侠玄幻为题材,当然主要是因为这原始于中国的传统文学作品多年的影响,做为中国的动漫主流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只是需要在这个基础上在丰富拓展更多的题材,如现实题材、科幻题材、历史题材等等。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从日本动漫中就可以看到有多少经典作品都是源自由中国的文化基础,文化故事,但经过日本的加工带了识别度很高的日本动漫风格。
另外就是动画风格如何能够体现出中国的特色,中国的标识,让人一看就能判断这个是中国的,不是日本,也不是美国。现在目前的动画大多人物造型都比较相似,而且很多会偏日漫,这个也可以理解,毕竟日漫对于国内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这个是不争的事实。但目前也有很多国产原创动画在深尝着用中国的动画风格进行创作,虽然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影响力,但也是非常好的现象,中国的美术风格在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有着自己独特的、丰富的美术语言和表达方式,所以希望动画工作者能够更多的尝试和发扬这些,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有话语权。
国产原创动画还有更长的路要走,还要继续努力挖掘中国文化的精髓与内涵,同时赋予创新的表达更贴合当下观众的接受方式,希望能够再现美术电影制片厂时代的风采,丰富的题材,丰富的动画风格,带有浓郁的中国动漫风格标识,让全世界再次为中国动漫而惊叹。同时感谢那些正在努力为国产动画崛起的每一位动画工作者,感谢你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