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迹(完整的故事)

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迹(完整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642 更新时间:2023/12/24 3:54:11

发生在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事迹(完整的故事)

幼儿园老师瞿万容舍身挡水

5月12日下午地震发生后,西安音唱幼儿教育中心园长赵女士立即将孩子紧急撤离。

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是本次汶川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之一。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外出办公,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就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幼儿园园长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我还有存的,发邮箱吧,全给你

512大地震中的感人事迹

1,母亲临终喂奶,女婴含乳生还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边一处坍塌的民宅,数十救援人员在奋力挖掘,寻找存活的伤者。突然,一个令人震惊的场景出现在了救援者眼前:一名年轻的妈妈双手怀抱着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蜷缩在废墟中,她低着头,上衣上掀起,已经失去了呼吸,怀里的女婴依然惬意地含着母亲的乳头,吮吸着,红扑扑的小脸与母亲粘满灰尘的双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人们无法想象,一个死去的妈妈还在为自己的孩子喂奶,从母亲抱孩子的姿势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护自己的孩子,或许就是在临死前,她把乳头放进了女儿的嘴里。也许是这位母亲感动了上苍,女婴含乳得以生还。

2,女警家中10口亲人全部遇难仍奋战在抗灾一线

5月12日中午12时许,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一次电话通话。两个小时后,14时28分,蒋敏与女儿永远天各一方。在这场灾难中,蒋敏全家10口人遇难。揩着永远也揩不完的眼泪,蒋敏转身投入彭州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3,11岁少年背着3岁妹妹逃生

在北川,一个11岁的少年背着3岁半的妹妹,非吃力地前行。这名少年叫吉万,同行的爷爷、奶奶已经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万就勇敢地担负起小男子汉的责任,为了逃生,深山中步行了12个小时。

4,女护士奋力救援后流产

地震发生时,四川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4岁的护士陈晓沪,一趟又一趟背着、抬着病人,搬运氧气罐、床、被子……在成功转移了病人后,她却先兆流产,孩子无法保住。

5,老师身体断成两截仍紧握两学生

废墟中,她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学楼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这位老师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

6,死难学生手里仅仅攥着一支笔

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一名死难学生手里仅仅攥着一支笔,让人欲哭无泪。

7,警花当众解衣为灾区婴儿喂奶

16日,四川江油县公安局女民警蒋小娟,在地震灾民庇护所,当众解衣为一名地震灾区孤儿喂奶。蒋小娟坦言,看着怀里的孩子,她担心起在婆婆家吃奶粉的儿子(6个月大)。从5月12日以来,蒋小娟一直没有看见自己的儿子,她说:“送走的时候小家伙17斤,现在肯定又长了。”

8,痛失14为亲人仍坚守在救援第一线

北川县民政局局长洪发在地震中失去15位亲人,却没有时间伤心,仍坚守在救援第一线。

9,武警亲手刨出老父遗体,噙泪坚持指挥救援

武警成都支队二大队副队长张秋红率队解救都江堰一废墟中的幸存者,而他的父亲和嫂子就埋在这片废墟中,他亲手刨出老父和嫂子的遗体,来不及哭泣,噙泪坚持指挥救援。

10,11岁小女孩跳下六楼逃生脱险后返身救老师

康洁是汶川县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地震发生时,她正在6楼上课,意识到危险,她立即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对此也感到不可思议。脱险后,康洁冒险跨进随时可能倒塌的教学楼,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跑出废墟求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

姑姑做志愿者的时候,遇见一个小男孩,六年级,他就舍身忘己的救了自己的两名同学。

在黑暗中,他对身边的一女生说,你要相信我一定会回来救你的。在他被救出后,学校全体转移到山的另一边,那边很危险。那晚下着雨,他躲了不许他去的老师,徒步走回学校,真的就出了那个女生。那个女生说,她相信他会回来的。而后,那个男孩就出了自己班上的女同学还救了当时听到求救声的另外一个孩子。后来大家都说他是个小英雄,可是他只是很开心的笑笑,没想到我就成英雄了。很单纯的孩子啊。

这都是那个男孩讲给姑姑听的,姑姑讲给我们的。她说其实这样的孩子很多的,很感人,新闻不会都找得到那么多善良的孩子们。

或许平时这只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不真实但是面对灾难这就是人性的伟大而他只是一个六年级的孩子

1、林浩,男,1999年出生,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学生。在汶川512大地震发生时,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往教学楼外转移,还未及跑出,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此时,身为班长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他在下面组织同学们唱歌,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自救成功,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的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的小林浩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惊慌的逃离,而是又镇定的返回了废墟,将压在他旁边的两名同学救了出来,交给了校长,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数受伤。逃离了废墟的小林浩此时却发现同在外打工的父母失去了联系,焦急的小林浩同14岁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在映秀镇滞留了两天,14日,他们三人同其他乡亲一道,经过7个小时的艰难跋涉,走小路逃出了震中映秀镇,转移到了都江堰,其后又来到成都与堂哥汇合。

2、翠青,13岁,12日地震发生时,何翠青本已走出宿舍,当她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不是迅速逃生,而是跑进宿舍,将十多名还在午休的同学从床铺上摇醒逃生,自己却失去最佳逃生时间,被压在废墟下。50个小时后,她凭着巨大的求生欲望和惊人毅力,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获救。何翠青是木鱼中学最后一个被救学生,由于重物长时间挤压肌肉组织坏死而永远失去了右腿。记者问这位坚强的女孩“你后悔吗?”她摇着头哽咽地说:“不后悔,后悔的是我没有能救出更多的同学。”

3、消防战士荆利杰:舍身救人,跪地大哭:“让我再救一个吧”一所学校的救援现场,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从废墟中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荆利杰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4、亲爱的宝贝,如果你活着,请记住我爱你。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地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地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地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5、大爱无声铸师魂-----谭千秋。地动山摇,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他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他叫谭千秋,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被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誉为“英雄不死,精神千秋!”(1)孝敬父母,学习刻苦。2006年6月,父亲不幸患上骨髓癌。谭千秋立即回老家召开家庭会,他体谅弟弟都在农村,家境不好,便主动要求负担父亲的医疗费。他怕弟弟和弟媳不同意,便找了个借口:“我在家时间少,平时你们照顾父母很辛苦,就给我一个尽孝的机会吧!”兄弟们拗不过他,只好同意,父亲住院花去医疗费2万多元,他一人承担。谭千秋深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他学习非常刻苦,村民都将他作为“勤学楷模”教育孩子。1975年夏,他高中毕业回家务农,但他没有放松学习,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体工,晚上学习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巾沾点水敷在脸上。两年后,他成了一名代课教师。1978年夏,谭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学。1982年大学毕业,主动报名到四川东方汽轮厂职工大学当了一名“支边”教师。(2)生活俭朴,热心公益,服务社会。谭千秋工资不高,生活非常节俭,他衣着朴素,大热天连冰棒和矿泉水也舍不得买,口干了他便到附近找井水解渴。他几年才回家一次,因车费太贵,来回一次要2000多元,他便将这些钱省下来支援家里,帮助别人。谭千秋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修路、建校,他都捐了款。他对学生非常关心,哪怕是操场上有一颗小石子,他都要捡开,怕学生玩耍的时候摔倒。哪位学生有困难,他就尽力相助;学生没吃饭,他会将学生叫到自己家里做饭给学生吃;学生身体不舒服,他会掏钱带学生去医院看病,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3)为人正直,富有爱心,乐于助人,很有正义感。谭千秋在念小学时,他就特别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在放学时下雨,他一定会把雨伞让给没带伞的同学,自己则淋着雨回家。(4)恪尽职守,无私无畏,舍己救人,大爱永恒。为了4个学生的生命,谭千秋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他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湖大马列主义学院的一名同学在湖大校园网上发表感言:“我们会永远记住你张开双臂的姿势。流完这滴泪,我决定不再哭了。因为,从这一秒开始,我要像你一样,做一个勇敢的、恪尽职守的、大爱无声的人!像你一样,在危险面前绝不颤抖。”他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无私,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奉献。

6、蒋敏,女,羌族,198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2001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民警,三级警司。“妈妈,我想你!”

“瑞瑞乖,等你快快长大点,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

“哈!……”

这是地震前夕,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民警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朝思暮想的两岁小宝贝的最后一次电话联系。

蒋敏的丈夫在成都工作,他们有一个可爱的女儿瑞瑞,由于夫妻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瑞瑞只好随外婆住在北川。

坚强的蒋敏也有抹眼泪的时刻,她曾对同事说:近3个月没有回过北川老家,亲生女儿竟然认不出妈妈,

自己想要抱她,女儿却挣扎着边哭边往外婆怀里钻。

对于年轻的蒋敏来说,女儿的疏远是对内心巨大的冲击,但这不是最让她心痛的,她心灵深处最愧疚的莫过于父母,这是一笔永远也还不清的亲情账:父母从小养育自己和弟弟,现在自己和弟弟工作都在他乡远离父母,不能让父母享受儿女绕膝的天伦之乐。父母之上,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需要照顾,父母脸上那一道道皱纹是磨出来的,是累出来,更是对远离北川的子女牵挂、操心出来的。

蒋敏常说,等自己条件好些,一定把父母、爷爷奶奶、女儿一起接到身边,好好享受阖家团圆的滋味,这是她最大的心愿。

有句话讲,最不能等的是孝顺,子欲养,而亲不在是人生的一大悲哀,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最残酷的现实推到了这个孝顺的女儿面前。

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8.0级强烈大地震发生。

没有更多的犹豫,全局民警紧急集结,按照市局紧急情况处理预案的安排投入抢险救灾。蒋敏也是民警中坚力量的一员,在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抛却个人安危,投入抗震救灾的滚滚洪流。

19时10分,出门巡逻回来待命的蒋敏再次拨动那串再熟悉不过的电话号码,电话通了!然而,始终是令

人揪心的忙音。

天渐渐黑下来,一如人们心头那越来越浓厚的灾难阴影。不知是谁的收音机声音在耳边沉重地回荡:北川老县城被塌方山体全部掩埋,目前,确定死亡人数大约三千余人……

气氛变得紧张,蒋敏按捺不住内心的牵挂,继续拨打北川县家里亲人的电话,周围很嘈杂,但气氛却死寂。

20时30分,电话依然忙音。

收音机里的关于地震引发的飞沙走石、断桥毁屋的新闻也显得越发沉重。

天空开始下雨,悲情笼罩着整座漆黑的城市。

蒋敏的丈夫从成都赶来了,见到彼此平安,焦急的心情总算得以片刻的舒缓。

此时,大批的民警再次集结,上街面巡逻。

民警开始依次报数。谁也没有听出喊出响亮“43”的蒋敏有何异样。

然而,毕竟没有谁能阻挡住天灾的肆虐。13日凌晨6时许,一个电话让蒋敏泪如雨下。电话里蒋敏的舅舅哽咽地说,她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除了蒋敏的舅舅,她在北川的全部家人近十口几乎已经确认死亡。蒋敏悲痛欲绝。

然而,灾情严重,警力极端紧张。蒋敏让丈夫回老家营救转移亲人,自己却留在了岗位上。

14日,15日,16日,直到此时此刻……同事们看到已经脱了形的蒋敏,青黄色的脸,走路打飘的样子,心里发酸。但她依然像别的民警一样,出门抢救伤员、上街维护秩序……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这是一个失去了幼女未来得及好好疼爱的年轻母亲,一个失去了父母未能尽孝的女儿,她在大难来临之后,为了更多的母亲和孩子,为了更多的父母兄弟,忍住巨大伤痛,不惮艰险困苦,恪尽职守,用自己柔弱的肩膀分担起更多人的苦难。

她叫蒋敏。她还有另一个沉甸甸的名字,叫作人民警察

小英雄,某某小学生在关键时刻不顾自己身命危险救出数十名同学,自己被压在废墟中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精忠报国30字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精忠报国的故事【近义词】尽忠报国【相反词】卖国求荣【押韵词】一予一夺、永垂竹帛、恩威并著、着于竹帛、句斟字酌、移船就泊、衣单食薄、耳鬓斯磨、心软意活、兴致勃勃、......【歇后语】岳飞背上刻金字【英语】serveone'scountrywithunreservedloyalty【成语故事】北宋末年

  • 小英雄故事的名字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小英雄故事的名字有以下这些:1、张嘎在鬼子的一次突袭中,嘎子的奶奶为掩护八路军被鬼子打死。八路军侦察连连长钟亮也被鬼子抓走了。嘎子悲痛欲绝,他决心报仇,毅然出发去寻找打鬼子的地区队伍。在路上,他误把游击队排长罗金保当作汉奸,想缴他的枪而闹出笑话。后来,人小鬼大的嘎子乔装打扮成卖西瓜的小贩,用木头枪缴

  • 语文演讲古代历史故事50字带启示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

  • 我喜欢的小动物,小狗250字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我七岁的时候,姥姥送给我一只小狗。我可喜欢它了。因为小狗的眼睛水灵灵的,所以我给它取名为“灵灵”。“灵灵”调皮可爱,经常给我带来许多欢乐。当然,“灵灵”还有许多优点,如果你见到了它,一定会喜欢上它的。“灵灵”虽然是一只狗,也听不懂我说的话。但是,我喜欢它,我常常把它当成一个人。如果我有烦恼或者不开心

  • 孝敬长辈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子路尊敬长辈的故事子路,春秋末鲁国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尤其以勇敢闻名。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

  • 敦煌传说人物描述?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敦煌传说人物王道士(道号圆),祖籍湖北麻城,年青时当兵,后至酒泉出家为道士。不久至敦煌,于莫高窟建立一个道观太清宫,王四处奔波、募钱经营太清宫。一日,无心用流水疏通十六号洞窟三层洞沙,见孔有光,于是破壁见经书过万卷,还有大量的写本、刻本、绢帛、法物,时为1899年(光绪25年)。王道士墓碑记

  • 有关爱国人士的故事作文3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文史百科

    杨靖宇献身抗日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

  • 《中华英雄故事》全文?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活在歌声里的小英雄王二小“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这首名为《

  • 抗日小英雄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文史百科

    王朴,也作王璞。王朴生于1928年,牺牲于1941年,河北省完县人。他生长在太行山石岭下的河北省完县野场村,11岁时被大家推选为儿童团团长,牺牲时只有13岁。王朴诞生在村里一户贫苦农民的家庭里。在他开始懂事的时候,日本强盗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侵占华北,战争的火焰烧到了他的家乡太行山。日寇烧杀抢

  • 为什么陕西的文化氛围比较浓?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因为以下几方面:1.诗经产生于陕西彬州市一带地区(《豳风》)。2.西周都城在西安,周公解梦等文化源远流长。3.秦朝都城在咸阳,统一了文字,统一了度量衡,统一了货币。4.西汉都城在西安,造纸的发明,使汉朝的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流传。5.唐朝都城在西安,唐诗使陕西文化底蕴更加深厚。6.近现代以来,陕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