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没有方言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语言不是非遗,只是非遗的媒介之一。
方言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地方历史,方言词语记录了地方风物。但由于现代化进程加快,方言文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非遗意识的提高,关于方言是否该列入非遗名录的讨论越来越多。
讨论之外,还有行动。许多地方敲不开国家级名录的大门,转而求诸市级名录,比如海州方言被列入连云港市级名录,湘乡方言被列入湘潭市级名录。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还提交了关于“将方言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予以保护和发展”的建议。
广东省的粤语,甘肃东乡族的东乡语,宁夏回族自治州的阿拉伯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维吾尔语,西藏青海藏族的安多藏语,福建本地的潮汕语,北京天津的地方京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