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理念古语

中国传统文化和合理念古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139 更新时间:2024/2/15 9:29:57

中国传统化和合理念古语

从历史上看,最早对于“和”有着独到理解,并且讨论了“和合”观念的人,应该是西周末年的史伯(准确生卒年代已不可考,大概生活在周幽时期)。迄今为止,我们所能看到的关于史伯的记载,主要就是《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这一篇文字。此外,《国语·周语上·西周三川皆震伯阳父论周将亡》通也被认为是史伯的言论,但事实上伯阳父和史伯并非一人,伯阳父的生活年代可能要略早于史伯。

在《国语·郑语·史伯为桓公论兴衰》中,史伯对于“和”的探讨,主要涉及“和”“和合”“和生”等方面,由此形成了关于“和”的系统而丰富的理论,或者可以称之为“和”的哲学。这个“和”的哲学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首先,“和”是这个哲学系统的本体论。“和”的本义为声音的相互应合。《说文》:“和,相应也。”围绕这个中心义又引申出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化解矛盾之义,例如,“三曰礼典,以和邦国”(《周礼·天官》)。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和”本是一个极平实的常用概念。史伯第一次将“和”的义涵提升到哲学高度,把“和”定义为“以他平他”。所谓“他”,即存在差异的诸要素;所谓“平”,即协调平衡。故,“和”意味着聚合诸种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对立的事物,并使之协调统一。可以说,“和”即事物,事物即“和”,事物的现实性存在就是以不同事物之间的平衡作为基本模式。

其次,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传统思想是以“人事”为中心,史伯对“和”的谈论也不离于此。“和”在社会治理层面的具体展开即“和合”,史伯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这一观念的重要性。从反面来说,史伯指出,“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恶角犀丰盈,而近顽童穷固”,其结果是“殆于必弊者”。从正面来说,史伯把商契和合五教作为对契大有功于天下的一种证据,“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所谓“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教和合,会使百姓安身立命。这表明,“和”在现实的政治社会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伦理道德的“和”来实现天下“和谐”的状态。

最后,作为思想根基的“和”若要在现实世界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机制。史伯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事物生成和发展的辩证法。他指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只有不同事物聚合在一起,并相互作用,才能不断产生新事物;如果只是同质事物的简单累积,那就还是原来的事物。史伯还进一步举例说明,“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薄?梢运担昂汀惫钩闪恕吧钡亩啤

产和合价值是什么

和合文化也叫汉族和合文化,是由现代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立文提出的名词。

“和”是中国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用现在的话就是“和谐”的意思。“和”本身已经包含了“合”的意思,就是由相和的事物融合而产生新事物。张教授要突出这一点,就在“和”后面加了“合”。他整理国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将这一精神加以阐发,而其弟子跟起,成一时风气,而有和合之学焉。其和合学,是对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和”精神的总结。

意义:

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科学理解和正确弘扬中华和合文化,加强对和合思想的研究和推广,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思维方式上有助于纠正以往“斗争哲学”的偏差。和合文化不是不讲矛盾、斗争和冲突,而是既承认矛盾、冲突和差异,又解决矛盾、冲突,使诸多异质要素、各个不同的事物在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和合体中,求同存异,形成总体上的平衡、和谐、合作,把斗争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并吸取各要素的优质成分,择优汰劣,促使新事物的产生,即由旧的和合体发展为新的和合体,由此而促进事物的不断发展。这种取代单纯“斗争哲学”的和合思维方式与新时代发展的潮流和实践相适应,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2.对内有利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市场经济必然充满了竞争,有竞争就有矛盾冲突,就有成功者和落伍者,就带来差异、矛盾和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如不妥善解决,将影响安定团结。我们看到随着经济在竞争中发展,整个社会逐渐走经济与市场的一体化;竞争是为了发展,是为了繁荣,但也需要协调个人与社会、不同利益集团、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共谋发展,把各方的利益都融和进去,而不可偏废。整个社会经过由相互冲突,到解决冲突,化解矛盾的过程,合理满足各方的利益和要求,这样就可以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

3.对外有利于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潮流,提供反对霸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当今国际社会进入了后战时代,对当年的军事竞争变成了经济竞争;民族主义抬头,民族纠纷增加,面对这些差异和矛盾,亨廷顿提出了所谓的“文明冲突论”,认为未来国际政治斗争的主线,将由文明冲突取代意识形态及经济冲突,强调西方文明应防范儒学与伊斯兰两大文明的联合。这种理论实际上是“西方文化中心论”和“西方文化优越论”在新形势下的翻版,旨在以西方文明排斥其他文明,抹煞各种文化相互间的交流、吸取与融合,将文明的差异极端化,企图以西方文化及价值观为标准来规范当今社会及其未来发展方向。这与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走向极不协调,因而遭到了许多国家和人民的反对。事实上,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好几千个民族,有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要求。国际社会应该是多元而又互补的,即冲突又相交流的。国与国之间的冲突、矛盾难以避免,但不应诉诸武力,而应以和平的方式化解冲突,摈弃冷战思维。在这方面,中华和合文化可提供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思想理论的指导,提供反对霸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使人类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相互吸取优长,融会贯通,综合创新,而共同创造21世纪人类未来的文化。

4.有利于推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实现中华民族及海外侨胞的大团结。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战略构想,指引我们顺利解决了香港问题,完成了香港回归。中国的完全统一已为时不远。“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泽东思想的理论,结合新的时代发展的形势,创造性地提出的伟大构想,与中华和合文化的“和而不同”思想也有某种契合的因素。“一国”可理解为“和”,“两制”即是“不同”。既承认“不同”社会制度、生活方式之差异,又以“和”来统一之,和合差异,而不抹煞个性。从一定意义上讲,“一国两制”与“和而不同”是相互沟通的。因此可以说,与中华和合文化相契合的“一国两制”构想,既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宣传和论证中华和合文化、“和而不同”思想与“一国两制”相契合的关系,容易得到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的认同,实现中华民族及海外华人的大团结。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梅花魂有民族气节名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的梅花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整篇文章通过赞美梅花来颂扬像梅花一样有气节的中国人,寄托了老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文章通过阐述老人对一幅墨梅的珍爱,透析出梅花那坚贞不屈的气节。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进

  • 什么叫合规文化?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文史百科

    银行的合规文化是根据巴塞尔协议规定的合规风险衍生出来的关于银行如何规避此类风险的管理方式的一种界定。诚信敬业:做老实人,干老实事,把本职工作做到位(是对员工工作态度说的);合规高效:合乎行业标准,满足客户质量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交期,按时完成订单;融合创新:广泛吸收同行经验,消化行业最新技

  • 我的故事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作文一:我的故事在人生旅途中会有多少让人刻骨铭心的故事?或许是“甜”,或许是“酸”,或许是“苦”,或许是“辣”,但不管这些事让我们有哪些经历或教训,都会使我们谨记于心。我曾经养过一只白色的小猫,它不是买来的,也不是亲戚朋友送的,而是捡来的。那年夏季的一天,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妈妈正准备开车回家,刚

  • 关于环境与成才的故事简写?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安徒生(1805-1875)丹麦作家。1805年,安徒生诞生在丹麦奥登塞镇的一座破旧阁楼上。他的父亲是个鞋匠,很早就去世了,全家靠母亲给人洗衣服维持生活。安徒生虽然过着十分贫穷的生活,但他却有自己远大的理想。开始,他决心当一名演员,十四岁时便离别了故乡和亲人,独自来到首都哥本哈根。他克服了生活上的重

  • 自创一首有关善文化的儿童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如果我是太阳,我愿意将我的光芒普照大地,为世界带来生机!!如果我是云彩,我愿意为人们作画,将蓝天谱写成一张美丽的画卷!!如果我是雨,我愿意将自己洒向陆地,滋润干渴的生灵!!如果我是风,我愿意游走于人们之间,带来凉爽,赶去燥热!!如果我是乌云,我愿意遮住太阳,告诫人们雨的到来!!如果我是雾,我愿意呆在

  •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中心主任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主任刘永志李宝善,又名真善,号两劳斋,1958年元月生于山东菏泽,中国文联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专职书法家,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副教授。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佛教协会山东分会常委,中国泰山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编委

  •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技术学院不好吗?你怎么知道,我马上要去报名了?所以想了解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还是可以的,当然比北影、浙江传媒有不足~~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大学专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地。没有什么又没有必要去的意思吧,如果你不想直接就业的话,那么可以选择拿个毕

  • 2013抗洪救灾感人事迹5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1__同志,男,31岁,共产党员,__区__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根据镇党委、政府的分工,负责本镇的防汛工作。200_年5月26日-6月8日,我镇全境连降罕见特大暴雨,降雨量达448mm,全镇遭受巨大损失,出现断电、断路、断水、断通讯,据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达____多万元。面对这突然其

  • 高尔基救书的故事300字小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 历史上真有唐子义这个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没有。唐子义是电视剧《乱世三义》中的虚构人物,有两个结拜兄弟,索智义和谷仁义,索智义年龄最大,是大哥,谷仁义是二哥,唐子义是老三。黄海波表示,自己饰演的唐子义为人耿直、性格刚烈、天不怕地不怕。童蕾饰演的叶玉珊是个有主见、讲原则的“乱世佳人”。三兄弟同时爱上了这位大家闺秀,但她独对唐子义情有独钟,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