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人在筷子传入他们国家前用什么吃饭?
用‘匕’吃饭,筷子最早出现据说是在大禹治水的时候,但是筷子在三国后才成为主流餐具的,之前用两个树棍吃东西一直是老农民的做法,不贵族所以不被认可的,在之前一般是使用匕来吃东西。(国内)在遣隋使来到中国之前,日本人对“箸”还一无所知,只能靠用手抓食物吃。公元607年圣德太子(574~622年)遣小野妹子一行12人使隋。小野妹子一行受到中国主人的热情接待,在隋朝宫廷的宴会上,日本遣隋使第一次见到了银箸及汤匙等餐具。608年,小野妹子一行12名遣隋使回国,中国政府派出国使裴世清陪同前往。中国人发明的且流传到日本的工具实在太多,难以一一详述何时、何地由何人传入。我国史书几乎都忽略了筷子传入日本的历史细节,但据日本的《箸文化史》记载,是来自筷子故乡的裴世清使团促成了日本宫廷宴会第一次使用筷子,他们是改变日本“手食”历史的推进者和见证人。日本在朝廷宴会上采用“箸食制度”始于圣德太子。日本宫廷在欢迎隋朝国使裴世清的宴会上使用“箸”及其配套的汤匙进餐,日本学者谓“此乃日本朝廷举办欢迎宴会上首次正式使用‘箸’就餐的记录。”由此,箸成为一般民众就餐的工具逐渐进入到日本的千家万户。而“箸”在日语中也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从词汇学的角度分析,与“箸”读音相同的三个词是附加在日语“箸”中文化意义的明证:1、端,指制作箸的材料仅是其局部或言筷子形状。日本箸基本沿袭中国筷子的“首方足圆”形或圆柱形,认同儒家文化。端,汉语又是端庄、端正,义既为箸形态端正,也是要求拿筷子举止要端庄。日语音读的“端”,词义与汉语端正相同。2、鸟嘴,比喻箸纤细灵活,如鸟嘴一样的“尖嘴筷”,使用起来犹如鸟啄食一样。日本箸受隋唐时代中国筷子的影响,加以改进后通常是首粗足细的圆锥形。这种如鸟嘴一样的“尖嘴筷”源自两国副食不同。汉民族的副食有猪牛羊肉,粗头筷子显然可以满足这一需要。日本四面环海,决定了日本人喜食鱼类,是众所周知的食鱼族,明治维新前几乎不吃四脚动物。所以,日本人喜用前端又细又尖的圆锥形箸。3、桥,就箸的作用而言。盛在碗中的食物与就食者的嘴巴之间,需要一个“媒介”才能进食,筷子的作用如“桥梁”,但就餐时忌讳把筷子横摆在餐具上。这种习俗是由于筷子又是逝者到达“彼岸”的桥梁。
二、介绍一下有关日本文化史的书
源氏物语
很经典的哦
三、有没有一本书详细客观的介绍日本文化?
推荐叶渭渠先生的《日本文化史》或者是家永三郎先生的《日本文化史》。文化与历史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在历史中产生并发展的,所以通过文化史的方式来了解日本文化是比较好的。
否则如果历史上的日本文化不了解,又如何谈论日本文化呢,不可能空谈吧,以什么为线索呢?
当你把文化史方面的书看完之后,就推荐《菊与刀》这种专门研究日本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书。可能稍微学术一点,但是当你看其中一些问题时就能理解,因为它可能跟历史上的日本文化和历史有关系。
此外还推荐一些日本人的原著,比如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看日本人自己是怎么看待武士道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很乐意解答。
四、叶渭渠《日本文化史》的读后感
可以写的很多,可以从几个途径来写,比如日本文化发展整个历程的脉络给自己留下深刻影响,给后人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也可以通过回顾日本文化史来和中国及其他国家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得出不能文化发展的模式。
五、我想考关于日本文化(偏文史类)的研究生,但是我并没有日语基础,除了苦练日语以外,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恩,咱们有相同的兴趣呢~~笑
你可以多看看关于日本历史的电视剧或电影,再者先找中文网页看,等你日语好了,再去找日文网页看。
给你推荐几本书:《源氏物语》(可能有点枯燥,但是这个必读!时代:平安时代)
《一日江户人》(漫画形式,详解江户时代风情,很棒。)
《菊与刀》(美国人写的,对了解日本民族很有用)
《日本文化史》(叶渭渠著,很棒的书,作者也是日本文化资深专家)
《日本风情NIPPONNA》(日本出的介绍日本文化的杂志,有网站)
等等还有很多~~你可以给我发信息~~
另外,推荐一个日本古代史网站
非常棒!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