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日本人在筷子传入他们国家前用什么吃饭?

日本人在筷子传入他们国家前用什么吃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363 更新时间:2024/2/15 9:23:20

一、日本人在筷子传入他们国家前用什么吃饭?

用‘匕’吃饭,筷子最早出现据说是在大禹治水的时候,但是筷子在三国后才成为主流餐具的,之前用两个树棍吃东西一直是老农民的做法,不贵族所以不被认可的,在之前一般是使用匕来吃东西。(国内)在遣隋使来到中国之前,日本人对“箸”还一无所知,只能靠用手抓食物吃。公元607年圣德太子(574~622年)遣小野妹子一行12人使隋。小野妹子一行受到中国主人的热情接待,在隋朝宫廷的宴会上,日本遣隋使第一次见到了银箸及汤匙等餐具。608年,小野妹子一行12名遣隋使回国,中国政府派出国使裴世清陪同前往。中国人发明的且流传到日本的工具实在太多,难以一一详述时、何地由何人传入。我国史书几乎都忽略了筷子传入日本的历史细节,但据日本的《箸化史》记载,是来自筷子故乡的裴世清使团促成了日本宫廷宴会第一次使用筷子,他们是改变日本“手食”历史的推进者和见证人。日本在朝廷宴会上采用“箸食制度”始于圣德太子。日本宫廷在欢迎隋朝国使裴世清的宴会上使用“箸”及其配套的汤匙进餐,日本学者谓“此乃日本朝廷举办欢迎宴会上首次正式使用‘箸’就餐的记录。”由此,箸成为一般民众就餐的工具逐渐进入到日本的千家万户。而“箸”在日语中也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从词汇学的角度分析,与“箸”读音相同的三个词是附加在日语“箸”中文化意义的明证:1、端,指制作箸的材料仅是其局部或言筷子形状。日本箸基本沿袭中国筷子的“首方足圆”形或圆柱形,认同儒家文化。端,汉语又是端庄、端正,义既为箸形态端正,也是要求拿筷子举止要端庄。日语音读的“端”,词义与汉语端正相同。2、鸟嘴,比喻箸纤细灵活,如鸟嘴一样的“尖嘴筷”,使用起来犹如鸟啄食一样。日本箸受隋唐时代中国筷子的影响,加以改进后通是首粗足细的圆锥形。这种如鸟嘴一样的“尖嘴筷”源自两国副食不同。汉民族的副食有猪牛羊肉,粗头筷子显然可以满足这一需要。日本四面环海,决定了日本人喜食鱼类,是众所周知的食鱼族,明治维新前几乎不吃四脚动物。所以,日本人喜用前端又细又尖的圆锥形箸。3、桥,就箸的作用而言。盛在碗中的食物与就食者的嘴巴之间,需要一个“媒介”才能进食,筷子的作用如“桥梁”,但就餐时忌讳把筷子横摆在餐具上。这种习俗是由于筷子又是逝者到达“彼岸”的桥梁。

二、介绍一下有关日本文化史的书

源氏物语

很经典的哦

三、有没有一本书详细客观的介绍日本文化?

推荐叶渭渠先生的《日本文化史》或者是家永三郎先生的《日本文化史》。文化与历史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是在历史中产生并发展的,所以通过文化史的方式来了解日本文化是比较好的。

否则如果历史上的日本文化不了解,又如何谈论日本文化呢,不可能空谈吧,以什么为线索呢?

当你把文化史方面的书看完之后,就推荐《菊与刀》这种专门研究日本文化和社会结构的书。可能稍微学术一点,但是当你看其中一些问题时就能理解,因为它可能跟历史上的日本文化和历史有关系。

此外还推荐一些日本人的原著,比如新渡户稻造的《武士道》,看日本人自己是怎么看待武士道的。

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很乐意解答。

四、叶渭渠《日本文化史》的读后感

可以写的很多,可以从几个途径来写,比如日本文化发展整个历程的脉络给自己留下深刻影响,给后人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也可以通过回顾日本文化史来和中国及其他国家进行横和纵向的比较,得出不能文化发展的模式。

五、我想考关于日本文化(偏文史类)的研究生,但是我并没有日语基础,除了苦练日语以外,有什么特殊要求吗

恩,咱们有相同的兴趣呢~~笑

你可以多看看关于日本历史的电视剧或电影,再者先找中文网页看,等你日语好了,再去找日文网页看。

给你推荐几本书:《源氏物语》(可能有点枯燥,但是这个必读!时代:平安时代)

《一日江户人》(漫画形式,详解江户时代风情,很棒。)

《菊与刀》(美国人写的,对了解日本民族很有用)

《日本文化史》(叶渭渠著,很棒的书,作者也是日本文化资深专家)

《日本风情NIPPONNA》(日本出的介绍日本文化的杂志,有网站)

等等还有很多~~你可以给我发信息~~

另外,推荐一个日本古代史网站

非常棒!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谁知道孔子的资料五十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

  • 编一个大树和小树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文史百科

    1.大树和小树路边有一棵大树,他看起来很老了,皮都开始脱落了。人们在他身边又种了一棵小树。小树一开始很天真,把大树当作前辈。后来,小树长大了一些,她长得婷婷玉立,玉树临风,每当有人走过,都会忍不住停下来多看她几眼,赞叹道,这棵小树长得真好看。于是,她开始得意起来,很有些看不起清大树了。她总是对大树说

  • 看了民间故事》的收获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民间故事的收获如下:1、简单化。人物性格非常单一...2、脸谱化。例如老人必然是慈祥的,坏蛋必然是可憎的....3、非理性化。例如天仙配,白富美的天女凭啥看上穷挫矮的董永......一般要看上龙王三太子才是良配。4、泛指性。各地民间故事都是大同小异,而且故事要素都是含糊的。可以互相套用。5、生活性。

  •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小英雄的故事?50字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

  • 饭桌上的故事350字急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一天,我们全家人快乐的吃着晚饭的时候,我为了出去玩,吃得很快,把许多饭粒在桌上,爷爷看见了,严肃的盯着我,叫我把饭给拾起来,我嫌它脏,不乐意的说:“撒在饭桌上多脏呀!叫人怎么吃呀!再说我也不是故意的。”爷爷说:“你难道没学过《锄禾》这首诗吗?粮食是农民伯伯冒着炎热的天气,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很不

  • 日本文化史 (日)家永三郎 中文版可以发给我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目前格式只有PDF的,不知道你是否满意。满意采纳哟~~1、《日本第一智将--丰臣秀吉》这本是丰臣秀吉的传记,从织田信长写到了德川家康,读了它对战国后期应该都能有个大致的了解。上面涉及到的人物都是战国时期最有名的了。还有本姊妹篇是写织田信长的,名字我忘了,你也可以顺便搜搜看。2、《德川家康》这本就不用

  • 汉朝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太多了,橘银最著名的有楚汉相争的历史。初汉三杰张良萧何韩信吕雉专权汉朝七国之乱汉武帝伐匈奴卫青滑慎深入大漠霍去病扫荡北边飞将军李广李陵投降外族张骞开辟丝绸之路班固班超东方朔主父偃王莽篡信伍敬权光武帝刘秀等等等等,太多人物和故事了。如果算上东汉三国这个时期“十常侍”等就更说不完了。大汉四百余年,人物多

  • 宋濂好学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做人就要向宁濂那样虚心好学,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是一个道理。出处:《送东阳马生序》本文讲述了宋濂小时候非常好学的故事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译文:

  • 四年级作文《饭桌上的故事》450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昨天晚饭的时间到了,我在我的小卧室里皱着眉头写作文,妈妈一句“开饭”喽叫得我顿时觉得很饿,于是放下手中的笔,开门冲出屋,来到饭桌前,一看又是平菇炖猪肉和剩馒头,就大伤胃口地离开了饭桌,想回屋去。爷爷看出了我的心思,就赶忙说:“小燕子,你不是在写作文吗?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些材料,你有兴趣吗?”我听了这话

  • 孔子的主要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支配了中国两千余年,对许多东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有过重要的影响,同时对欧洲的思想文化也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可谓影响深广.我认为,要正确认识历史人物一一孔子,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必须按照列.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他与弟子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