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庄姜是什么历史人物?
庄姜,生卒年不详,宋学者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她是春秋时齐国公主,也是卫庄公的夫人。相传《诗经》里《燕燕》即为其所作: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后代诗评家推《燕燕》为”万古离别之祖”。
庄姜可以说是“诗经”时代的美女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可是如此美貌的庄姜却嫁给了昏惑的庄公,以致夫妻不和,婚姻不幸,心中痛苦异常。《邶风》的一、二、四首诗写出了她的这种心情。
第一首《柏舟》,写的是庄公长期不和庄姜一起生活的事情,《柏舟》即是作者自况,柏木之舟质量是坚实细密的,比喻作者人才出众,但却也只是飘荡水中的一只空船。作者也想主动地搞好和庄公的关系,奈何丈夫既对她不好,身边还有些小人落井下石,作者最后只能是忧心忡忡,仰望天空,希望自己可以像小鸟那样自由飞翔。
《绿衣》为《邶风》第二首。宋朱熹认为:庄公惑于嬖妾,夫人庄姜贤而失位,故作此诗,言绿衣黄里,以比贱妾尊显,正嫡幽微,使我忧之不能自已也。”正嫡幽微,不能自已。可以看出庄姜在卫宫中的处境,着实堪忧。
第四首是《曰月》,局早在《诗经今注》中认为:这是妇人受丈夫虐待唱出的沉痛歌声。
”而《诗序》中说:“卫庄姜伤己也,遭州吁之难,伤自己不见答于先君,以至于困穷之诗也。”那么诗中“不我顾”、不我报”、
“德音无良”指的正是卫庄公,庄姜的悲惨命运具有封建妇女的典型意义。
二、陈后主是什么历史人物?
陈叔宝,字元秀,小字黄奴,陈宣帝陈顼长子,母皇后柳敬言,南北朝时期陈朝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公元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不理朝政,日夜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军南下时,自恃长江天险,不以为然。祯明三年(公元589年),隋军攻人建康,陈叔宝被俘。后在洛阳病死,终年52岁,追赠大将军、长城县公,谥号炀,葬于洛阳邙山。
三、杨维桢是什么历史人物?
杨维桢(1296年一1370年),字廉夫,号铁崖,故时人又称其为杨铁崖”,他喜欢铁笛,故号铁笛道人,又号铁冠道人、铁龙道人、铁心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元代文学家、书法家。
杨维桢在诗、文、戏曲方面均有建树,历代对他评价都很高。杨维桢是元代诗坛的领袖,因“诗名擅一时,号铁崖体”,铁崖体”
在元文坛独领风骚四十余年。其诗文清秀隽逸,别具一格,他擅长乐府诗,常用史事与神话作为题材,诡异谲怪,曾被人讥为“文妖”。其诗奇想联翩,但所创《西湖竹枝词》通俗清新,和者众多。
铁崖个性倔强,不随波逐流,与陆居人、钱惟善、倪云林、宋仲温、柯九思、张雨等诸才俊之士互相唱和,饮酒赋诗,挥毫弄墨,放浪于形骸之外,游艺于笔墨之间,使其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著有《东维子文集》三十卷、《铁崖先生古乐府》十卷等
四、左丘明是什么历史人物?
左丘明(前556年一前451年)复姓左丘,名明,史学家,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品德高尚,知识渊博,孔子曾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与其同耻。太史司马迁称之为“鲁之君子”。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根据鲁国以及其他封侯各国的大量史料,依《春秋》著成了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通史《左传》,以及现存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国语》,是史家的开山鼻祖。
《左传》着重记事,而《国语》着重记言。
左丘明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在当时能够比较多地反映人民的利益和需求。作者在叙述历史事实时,对于历史事件总是鲜明地表现了他的肯定或批判的态度。他所肯定的正是那些符合于他儒家观点的东西。例如,他肯定“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左传》隐公三年)一类的伦理道德,他还从那些伦理道德的观点出发肯定“利民”
和“卫社稷”一类对人民有利的思想和观点;而批判那些破坏伦理道德的所谓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左傅》隐公三年)之类的“逆德”,同时也批判统治阶级的骄奢淫逸的败行,而他的个人主张,在他的著作《左传》里也有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