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鹏:企业文化故事讲法的3+3简化结构
原创蔡海鹏一节文化课
SINOOC企业文化思考站简单的语言说抽象文化一节文化课
故事是传播一个组织文化理念最好的载体之一。你印象中最会讲企业文化故事的公司有哪些?华为在面对中美贸易带来巨大压力的时候,他们讲了两个简单的故事。一个是借助二战中一架弹孔累累的飞机向外传递:除了胜利,我们已经无路可走。一个是海思总裁何庭波对全体员工的一封信:走上了科技史上最为悲壮的长征,为公司的生存打造“备胎”。外界,需要舆论环境,内部,需要稳定军心。讲好故事,可以四两拨千斤。
01
讲法变了,力量也就变了讲一个企业文化故事,不是关于我们有什么的认知传递,而是关于相信我们有什么的认同引导和发生。想要引导认同的发生,TED上有一个视频,很好地论证了:事情还是那个事情,但是当讲法发生改变,力量也就改变了。埃梅卡的人生故事是关于乐观的,通过他讲法的转变,向外传递的能量发生变化,对他本人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所以,如果能够找到一个更好的讲法去传递一个故事,故事就能够让事件本身的影响力价值被放大很多倍。
02
好故事都讲法简单我听过一个印象深刻的故事,来自于诺德斯特龙。诺德斯特龙,是美国高档连锁百货店,这个故事是关于如何服务顾客的。诺德斯特龙是会员制服务,有一天有一个老太太会员顾客,去他们的商店里面要退掉一条雪地链,店员很顺利地帮她退了。如果这个故事到这里,似乎就很平淡无奇。但是,故事的关键在于,其实诺德斯特龙是不卖雪地链的。这就是诺德斯特龙服务顾客的准则。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之所以让我印象深刻,是这个故事背后的服务逻辑值得深思。两种服务场景对比一下,这位老人顾客可能确实忘记了是在哪里购买的雪地链或记错了,但当时一定是认定是在诺德斯特龙购买的雪地链,如果店员坚持不退,可能会和顾客产生争执,即使最后她意识到不是在这里买的,但是糟糕的体验也会让她也会对这家商店产生非常不好的印象,甚至会影响接下来的会员的续费。反之,如果顺利退了,一个雪地链本身成本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当她有一天意识到其实雪地链不是在这家购买的,你可以想象,她对诺德斯特龙的会员服务将会有多么大的一个认同度,那么相信在今后的很多年里面,她也会继续给商店带来更多的收益,而这些收益,显然不是一个雪地链所能够比拟的。当我们明白了这个服务逻辑,就可以思考一下,如果我们想要向员工传递说,你要把服务顾客放在第一位,那么我们会怎么传递呢?诺德斯特龙的传递方式非常独特。他们有一张75个单词的员工手册,里边非常清晰的表明了:“我们最重要的目标就是提供卓越的顾客服务,以高标准来设计你的个人和职业目标。那么遵守的规矩只有一条,在任何时候都请做出最明智的判断。”这个员工手册,就很好的指导了他们的员工,可以自主的决定在很多时候,如何为顾客提供最卓越的服务。那么这个故事的诞生,也就是顺其自然的一个事情。
关于诺德斯特龙员工手册的文章链接:洞见|一张75个单词的卡片就是员工手册?03
故事讲法的底层结构类似的还有海底捞的很多价值观故事,像病毒似的在传播,比如说情人节一个人去吃火锅放在你对面的那只熊,比如等待区即使吃了瓜子没就餐也会感谢你等。持续的传播和不断的验证,都在向外传递着海底捞“服务至上,顾客至上,个性化的特色服务,为顾客提供愉悦的用餐服务”这个服务理念。总结这些故事的共性,你会发现,“平铺直叙,只是事而不是故事。故事的真正魅力就在于通过讲法的结构,能够调动人的情绪的发生。”人的情绪的发生都是关于人性,也是关于映射的。对外,去表明我们是什么人,我们在做什么,我们做这些的意义,对内,则是在这些映射之上叠加我们如何做好这些。那么,有没有一个底层结构能够帮助我们,对于任何一件想要传播的事情,通过讲法的改变,让传播更有力量呢。建置、对抗和结局,是一个企业文化故事最简洁的底层结构。
小米有一个关于空气净化器的定价故事,就很好的诠释了这个讲法结构的魔力。通过这个视频,我们来看看故事的讲法结构应该如何设计。
在建置里交代背景和人物,在对抗里突出价格的对比,在结局里引导出产品理念。一个简单的结构,不到1分钟的内容,就让“感动人心,价格厚道”这个产品理念的认同影响力大大增加。这就是讲法的力量。04
故事简化3+3结构最后,我给你一个行诺加的故事简化结构--三个步骤和三个设计点,3+3的就能帮助你解决企业文化故事提炼的难题。
关于三个步骤和三个设计点,我在530线下分享中做了详细解读,现在也已经上线在一节文化课的线上分享,你可以扫描下方艾米二维码获取观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