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著名女杂技演员夏菊花的个人履历是什么内容?

中国著名女杂技演员夏菊花的个人履历是什么内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2/25 13:24:07

夏菊花(1937-),女。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人。中国著名杂技表演艺术家,在杂技界有顶碗皇后之美称。

195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武汉杂技团演员,武汉市化局副局长、局长,中国杂技艺术家协会第一、二届主席,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第五届副主席,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

2017年12月28日,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2019年1月13日,夏菊花入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传说中的镇江三怪,你最爱哪一个?

闻名于世的镇江三怪,镇江人世代口口相传的三怪,即“摆不坏的香醋”、“不当菜的肴肉”、“煮锅盖的面锅”,我最爱的独是“肴肉不当菜”,也就是镇江第二怪。据实说,凡大小宴席,镇江肴肉自古至今都是作为传统的凉菜居先而上席面的。在镇江当地,为什么会有肴肉不当菜的说法,其实民间也有一段说法之外的说法。

传说镇江城外有家夫妻经营的小菜馆,男人掌炉烧菜,女人跑堂收钱,是一家典型的夫妻老婆店。有一天,这夫妻俩准备去丈母娘家,于是小夫妻俩分头上街给老丈母娘买糕点茶食孝敬。丈夫买了四只猪蹄膀,准备烹制盐水肘子,当下酒菜,和老丈人喝上几杯。妻子则买了几斤京果粉,又顺便给做炮仗营生的老父亲捎带买了包硝粉。

回到小店里,丈夫忙碌剁蹄膀,准备拿咸盐腌渍,拿来盐罐子,却发现罐子空了。丈夫抬头一望,正好看见厨柜上有一包东西。用手捏摸,象是咸盐,打开来用舌尖舔一下,入口还挺咸的,丈夫心想,这不就是现成的咸盐,于是顺手抓了一把洒到猪蹄膀上,且压上了一块大石头腌制。

第二天清早,妻子起来收拾东西准备走娘家,四处寻找,怎么也寻不见昨天买来的那包硝粉。丈夫问她寻什么,妻子说,我放在柜子里的硝找不见了。丈夫闻听,大惊失色,连声说我给当成咸盐,腌了猪蹄膀了。说着话夫妻二人忙到灶房搬开大石头,擦根火柴一试,猪蹄膀沾染的硝粉遇明火果然噗嗤、噗嗤冒起烟火,而正经八本的咸盐是根本点不着火的。果真,硝粉被当成咸盐使用了。夫妻俩大眼瞪小眼,傻眼了。这硝过的肉吃了要闹死人的吧?丈夫担心问妻子,妻子心疼花银钱买来的肉,无论如舍不得扔掉,于是狠狠心说道,洗洗干净,留着自家吃,大不了自作自受。

这夫妻俩精于厨道,随意的用水洗洗,用刀刮刮,将硝过的肉拾掇清爽,就放进锅里慢火炖煮。一会儿功夫,肉熟了,捞来盛放在木盘里凉凉。这会儿正赶上早晨吃早点的时候,小菜馆门前人来人往,大家伙都围在门口,耸动着鼻孔嗅闻着空气中飘逸的香味议论,纷纷说这夫妻俩今日烧的小菜断然和平素不同,闻起来格外香气扑鼻。

就在这时,从门外走进一个白胡子老头,四下里望。丈夫忙上前招呼,老丈请坐,今儿想用点什么。老者只顾说好香啊,馋死人了!掌柜的能否将珍馐佳肴割舍,端出来叫再下一尝为幸?丈夫忙说,开店不怕客来,小馆平素也就经营几味家菜肴,委实没有你说的什么山珍海味佳肴。老者摇头摆手说道,不必瞒我,想来你是不情愿给我品尝喽?丈夫一看,这老头岁数一大把,脾气还怪倔犟的,于是恭敬的回答,小人怎敢慢待老丈,想吃什么您尽管说。老者不由分说,起身进入灶房,指着那盘尚冒热气的肉说,我今儿指定要吃这盘喷香喷香的肉喽!

丈夫和妻子闻听大惊失色,不约而同阻拦道,老丈,使不得,万万使不得。那是硝过的肉,不能上台面当菜的。这白胡子老头诙谐的说道,当不得菜,正好搭得了茶,我耍的就是这硝过的肉。

夫妻俩拗不过老者,无奈下只好将硝过的肉切片盛盘,怕吃坏老者的肚子,又特意添加了一碟有解毒去异功能的镇江香醋和生姜丝。硝肉上桌,白胡子老头笑逐颜开,连筷子也不用,只管用手抓起肉片蘸着姜醋大口朵颐,只一小会功夫,老头风卷残云,便将满满一盘子硝肉吃了个底朝天,然后满足的摸摸嘴巴,这才晃悠悠出门牵上驴,头也不回的去了。夫妻俩回头一瞧,顿时膛目结舌,谁知这老头竟然是倒骑毛驴的架势。

这白胡子老头便是八仙传说中倒骑毛驴的神仙张果老。在去瑶池开蟠桃会途中,路过镇江,被一阵一阵的肉香所引诱,特地破戒从云头上落下,欲一尝为快。传说归传说,镇江人喜爱的硝肉的确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镇江当地,人们最早是把硝肉当成早茶主食享用,随着人们口口相传,念来念去,渐渐的就把“硝”字念成了“肴”字。相比镇江香醋和锅盖面,前者属于调味品的一种,后者铁锅里煮一爿木头,而最能让人过瘾,而且满足口舌欲望的,当属镇江三怪中的肴肉。不当菜的肴肉,如今和镇江人的生活习习相关。在当地,无论是宴席聚会,还是二三人小酌,若台面上缺了这不当菜的肴肉这道菜肴,还真是有那么几分席不成席,菜不当菜的味道。

朕先说第一怪:香醋摆不坏。

俗话说开下门来七件事:油、盐、柴、米、酱、醋、茶。醋,乃酸、甜、苦、辣、咸五味之首。醋,是我国传统酸性调味品,古人给醋冠以“食总管”的美称。千百年来,人们在爆、炒、拌、熘等烹制中,都要加些醋,去腥解腻,增进菜肴风味。若品尝水晶肴蹄、蟹黄包时,每每蘸点香醋,配上姜丝,越觉鲜润芳香;至于醋熘桂鱼、糖醋排骨等均为江苏名菜,别具风味。代诗人、美食家苏东坡在镇江焦山品尝鲥鱼时,曾做诗赞美道:“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

说罢香醋,我们再谈谈第二怪肴肉不当菜。肴肉叫添灯棒肴,香酥软嫩,为最爱吃瘦肉的人所欢迎。

肴蹄既可作为筵席上的主碟;又可在吃早茶时,作肴蹄面;还可切成块,装盘当早点吃,故有“肴蹄不当菜”之说。水晶肴蹄不仅为餐桌上的佳肴,而且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用的水晶肴蹄礼盒里放上一支宴会醋(镇江恒顺香醋),既携带方便,又可延长储存期和便利品尝。

说罢肴肉,再说说第三怪:面锅里面煮锅盖。锅盖面“面锅里面煮锅盖”,是镇江饮食技艺中的一项创造。锅盖面,用的面条是“跳面”。所谓“跳面”,就是把和揉成的面放在案板上,由操作人员坐在竹杠一端,另一端固定在案板上,既上下颠跳,又似舞蹈,似杂技,反复挤压成薄薄的面皮,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面条有毛孔,卤汁易入味,吃在嘴里耐嚼有劲,味道独具。

至于汤面名称,品种繁多,且如春初刀鱼上市,时新的汤面要数“刀鱼面”;夏时,有“长鱼面”;秋、冬有各式“盖浇面”。平时,常吃的汤面为红汤面。面锅里面煮锅盖(面锅大、锅盖小),据说,过去镇江人下面不用锅盖,一次一家小面店的张嫂为了让面熟的快,无意中盖了锅盖,误把汤罐盖放入面锅中,却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后来,这种方法就沿用下来。当面条下入沸水锅后,再用一只小锅盖盖在面汤上,o当我们念起那《三怪谣》,品尝“三怪”时,将会更加领悟到这“三怪”的魅力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世界非遗产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和物质文化相对的。比如建筑那些就是物质文化,实实在在的,那些文化类的东东就是非遗,其实重点在非物质那里,不是非遗产那里,中国的粤剧刚评上了非遗夸父逐日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

  • 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皇上让一名铸剑师给他铸一把会飞的剑,铸剑师临走的时候知道自己会被皇上杀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你说的这是宝剑干将莫邪的故事,此篇故事在《列士传》、《吴越春秋》、《越绝书》、《博物志》、《列异传》等书中均有记载,文字各异。诸书记载中,以《搜神记》所记最详,文辞亦最佳,篇名为《三王墓》。故事大概内容:楚国的干将,莫邪夫妇给楚王铸剑,过了三年才铸成。楚王发怒,想要杀掉他。铸成的剑有雌雄两柄。干将的

  • 小故事体现历史大人物的精神品质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文史百科

    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

  • 世说新语的小故事杨氏之子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父亲,父亲不在家,便叫儿子出来。孩子端来水果,水果中有杨梅。孔君平想到小儿

  • 朋友说伴手礼很重要,送云上故事节庆用品作为伴手礼给伴娘好吗?_百度知 ...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婚礼送云上故事的伴娘伴手礼盒是很不错的选择,我哥结婚我跟嫂子一起选的云上故事的一款藤编篮,可定制照片,礼盒中的东西都很精致,这样的回礼必定会让伴娘爱不释手。伴手礼会让伴娘觉得被重视,是挺重要的庄子化蝶有时也叫庄子梦蝶,这个成语出处是《庄子齐物论》原文这样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

  •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属于民间美术还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民间美术、另外朱仙镇木版年画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朱仙镇也被国家评为:“中国最美乡镇”之一。民风淳朴,人杰地灵。1。九寨沟有108个“翠海”(当地人称“海子”)。传说在十分遥远的年代,神女沃诺色姆的情人达戈送给她一面宝镜,沃诺或许是太高兴了,竟不

  • 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具体是什么忘了,好像是关于孔子弟子的故事,谁知道告诉一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不是孔子弟子,是庄子,那个当官的是惠子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雏(yuānchú),子知之乎?夫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雏

  • 7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这两句叙述的就是什么的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鹊桥相会的故事。牛郎织女是我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我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

  • 你知道关于乞巧的民间故事至少两个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文史百科

    1、在杭州、宁波、温州等地,在农历的七月七日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或者捕蜘蛛一只,放在盒中,第二天开盒如已结网称为得巧。2、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

  • 秋天的崇明岛短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文史百科

    崇明岛当然有其一些独特的资源与景观。大致有三样特别之景:一曰蟹多。崇明岛上,尤其在近海边的泥滩上,到处是小蟹,几乎黑压压的布满滩面。游人行走滩面,小蟹们受到惊吓,纷纷逃入滩上无粉的洞穴,速度之快,令人惊叹!可以说,即使你以最快的速度俯身抓拾,也难碰触到它们半点。当然,滩面上蟹穴满地,用“千疮百孔”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