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当湖南开始修筑中国第一条行驶汽车的马路时,四川即有人倡议修筑川渝马路,终因政局不定,战乱频繁,时修时停,费时9年,直至1933年才告修成440公里的川渝马路,后改称川渝公路。1934年,川渝公路沿线开始设立“转弯危险”、“慢车”、“下坡危险”等彩色木牌,并在各场镇、码头竖立地名标牌,这些都是四川公路上首次设置的道路标志。经过1937年的整修,川渝公路缩短里程30公里,累经不断的维护改造,仍旧是弯多坡陡,狭窄难行。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四川作为战时大后方的主要基地,公路交通成为唯一可依赖的运输手段,国民政府对公路交通实行战时统制。1939年,交通部拨款290万元用以改善川渝公路的桥渡设施及重庆至青木关间的桐油路面工程。1943年,国民政府又拨款300万元,改善重庆至壁山段。抗战结束后,战时行驶在川渝公路上的军、公、商汽车相继迁出四川,靠征收养路费来养护公路已入不敷出,公路养护工作一蹶不振,急剧地走向衰退。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为阻止解放军的追击,对川渝公路曾滥施破坏,球溪河大桥(133公里处)、施济大桥(284公里处)、太平镇大桥(53公里处)、万安桥(69公里处)、天马桥(资中以西)、石经寺桥(成都东南)等均被焚毁或炸毁,给重庆和四川公路交通造成严重的损坏。1995年建成的成渝高速公路逢山开路,遇河架桥,开掘山洞,建成全封闭、全立交、四车道的高速公路。实际上,成渝高速公路在最初规划时只是一条二级公路。1990年开工时修改为一级公路,1992年在修建过程中,又决定改建为高速公路,因此,有些路段根本达不到高速公路标准,将被新修的渝蓉高速公路替代。
成渝立交如何上光华大道成都七中
公交线路:地铁2号线→地铁4号线→904路,全程约27.8公里
1、从成渝立交乘坐地铁2号线,经过11站,到达中医大省医院站
2、乘坐地铁4号线,经过8站,到达非遗博览园站
3、步行约210米,到达地铁非遗博览园站
4、乘坐904路,经过2站,到达凤凰站
5、步行约510米,到达成都七中实验学校
成渝铁路的大事年表
1903年7月(清光绪29年),当时的四川总督锡良会同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奏请清朝政府,修筑川汉铁路。川汉铁路预定线路自四川成都,经内江、重庆、宜昌,终点到达湖北汉口。后来修建的成渝铁路,也就是这条铁路线在四川境内成都到重庆的一段。1909年10月,川汉铁路部分路段开工。1911年4月,清朝政府与英、法、德、美4国签订借款合同,将川汉铁路的“筑路权”出卖。5月9日,清政府宣布“干路均归国有”。1911年8月,修筑近两年的川汉铁路宣告停工。1936年6月国民政府成立“成渝铁路工程局”,续建成渝铁路,后因抗日战争和经费问题等原因,又停工。1947年5月,整个工程陷入瘫痪。成渝铁路只在重庆到永川段修建了部份路基、隧道、桥梁,完成了总工程量的14%。1950年6月15日,成渝铁路重新开工。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建成通车。1987年12月24日,成渝铁路电气化工程经过多年的艰苦建设终于全线建成,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渝铁路实现电气化以后,年运输能力由过去的610万吨提高到1300万吨,等于新修了一条成渝铁路。2013年11月8日,成渝铁路因地质灾害中断行车8列车迂回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