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谢谢你的邀请,上海作为我国第一大城市处处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进步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但上海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都,一个世界文化交融的都市。上海对文物古迹文化遗产保护的很好,对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是可圈可点的。上海的非遗项目在目前可分为十大项五十五小项,其中包括:民间文学,谚语(沪谚),传统音乐(江南丝竹)传统舞蹈(龙舞狮舞)戏曲越剧,苏州评弹,庙会等等。在2014年上海筹备组建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共有几百人参入,并修定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章程。根据章程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组织开展国内外成果展览、培训、学术交流与合作;开展传承性保护,并对后续非遗产品认证保护等。
目前上海市已建立国家级、市级、区级三级名录和传承人体系,其中国家级项目55项,市级项目220项;国家级传承人94名,市级传承人539名。所以说上海在对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方面是走在了各省市的前列的。
为了让非遗技艺不失传,江苏对非遗项目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你认为什么保护措施更有效?
现在好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并不是因为年轻人不爱学,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青年人的吸引力还是有的,但是基于目前社会的总体环境大部分非物质文化的学习并不能给学习者带来更多的手艺,只能说让学习者饿不死,那些能带来丰厚收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算不保护基本也消失不了,现在的房价贵,物价贵,医疗贵,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得技术并不能支持传承者很好的在社会上学习,也只有一个虚名,某某是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在最主要的事发散思维,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创造出更大得利益,如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能给人带来可观的收入,那学习的人得排队,那就是挑人学了,按我自己来说,我宁愿去大都市工作,也不会去学习一个看不到未来,只能让我饿不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点势力,但是利益永远是最好的动力!不要跟我谈理想,沃得理想是不工作!
江苏对非遗项目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是积极有效的。为了使非遗技艺不失传,就要想法培育大量的技艺传承人。非遗中,有些属于国家级的艺术珍品。政府不但要制定保护传承的措施,更要设立专门基金,或财政拨款来保证非遗传承的物质基础。
总的来说,非遗传承要做到:1,培养传承人,后继有人,2,设立资金支持。3,国家对一些非遗艺术进行宣传,增进民众参与保护意识。4,适当的将一些非遗产品艺术化、商品化,使非遗产品实现价值增值。
侗族大歌作为世界非遗,如今已过去10年,我们的保护是如何做的?
侗族是个美丽善良大民族,有很多的民族特色,而“侗族大歌是世界十大非遗”,不但富有很大的特色感,侗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也越来越少,所以做好“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是我们这一代必须要做的事情,以下几点就是我“为保护传承侗族文化”的个人几点:
第一:加大培养“侗族大歌文化传承人”,多多培养,选出做出类拔萃的学生作为“侗族大歌”的守护人;第二:建立“侗族大歌官网,通过官网传播出去;第三:修建“侗族文化博物馆,将“侗族大歌”作为主要发展修建的主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