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来上海旅游,你最推荐带什么特产?

来上海旅游,你最推荐带什么特产?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709 更新时间:2024/2/25 13:25:57

来上海旅游,我推荐的特产如下:

大白兔奶糖,五香豆,高桥烧饼,“五芳斋”糕团,上海梨膏糖,豆腐干,面塑等很多。

老上海雪花膏也很有名,并且方便携带,容易保存。

到一个地方旅游,临走总要带点当地特产回去。上海特产还是蛮多的,主要介绍一下吃的东西吧,可以作为伴手礼。

城隍庙奶油五香豆,城隍庙梨膏糖,上海大白兔奶糖,高桥松饼,五芳斋糕团,南翔小笼,枫泾丁蹄,嘉定白蒜,南汇水蜜桃,崇明大闸蟹,国际饭店蝴蝶酥,银丝卷~

以上这些历史悠久,地域特色鲜明,好吃不贵还拿得出手。

《西游记》第51回的“宁戚鞭牛”这里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此处的“宁戚鞭牛”其实应该是有两个用法疑问的。

第一个,甯戚还是宁戚?这其实包含着一个繁简字转换的问题在古籍中,有甯戚,也有宁戚的写法,但个人认为此处的宁戚鞭牛追根溯源应该确定为甯戚。

在1956年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的规范中,是将宁作为〔〕的简化字,读为ning。

,另外规定,有用作姓氏的,在报刊图书中可以保留原字,不加变更,但只限于作为姓用。

《姓氏考略》中又说,“甯,卫康叔之后,至卫武公生季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可见,甯作为姓来说,显然更为久远,而在史记中的宁是做了通用。但是,作为甯为姓的时候,是读做四声的。至于宁姓的起源,也有很多说法,比如说有取自满族宁佳氏、宁古塔氏改为宁姓说等。但不管如何说,显然甯宁都有源头的区别。

2009年8月教育部发面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已经有了甯字的单列。若追根溯源,不忘本宗的原则,甯字为姓,那么此书甯戚才应该是正字

与甯戚相关的,只有甯戚饭牛的故事,但并没有鞭牛之说

这就要提到甯戚饭牛的故事,其实这个故事在多处史书中都有提到。

甯戚是春秋时期卫国人,想在齐桓公出谋上一官半职。结果就在车前喂牛,并一边望着齐桓公一边敲打牛角悲唱,结果引起了齐桓公的注意,最终成了齐桓公面前一位重臣。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将任(载)车以至齐,暮突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歌。…………《吕氏春秋举难》显然,从甯戚饭牛的这个故事来看,与《西游记》宁戚鞭牛的语境显然不同。

书中此时,正是孙悟空请来的火德真君大放其火的状况。

“对对火龙吐浓烟,千方共黑。火车儿推出,火葫芦撒开。火旗摇动一天霞,火棒搅行盈地燎。说甚么宁戚鞭牛,胜强似周郎赤壁。”当然,甯戚对牛也是比较有研究的,都称其为相牛老祖,《旧唐书.经籍>中,便称其著《相牛经》一卷。但甯戚对牛有多么了解,但鞭牛跟放火有什么关系,显然是毫无关联度的。

结语所以我的看法是,这个作者的宁戚鞭牛的词语其实结合了两个要素,第一甯戚饭牛,第二火牛阵大破燕军,两个不相干的故事结合在一起,有点不伦不类了。

唯一的解释就是作者记错了故事的来由,最可能的故事就是齐国名将田单火牛大破燕军的故事。

“宁戚鞭牛”应该是作者的创造。宁戚是春秋时人,对牛很有研究,肯定是鞭打过牛的,但和这里无关。这里作者想要说的应该是田单鞭牛。是形容火德星君的火势很大。应该是作者用错了典故。

宁戚和牛的往事。春秋时期,齐桓公小白重视人才,卫国人宁戚听到这个消息,前去投奔。结果齐桓公并没有任用他。没办法,宁戚就在齐国做点小买卖糊口,临时住在齐国的东门外。

有一天傍晚,宁戚吃完晚饭,正在喂牛,想到眼下的悲凉处境,于是一边拍打着牛犄角,一边唱着悲伤凄凉的歌,表达着自己的怀才不遇。

正巧齐桓公夜里外出遛弯儿,路过东门,听到了宁戚的歌声,被他坦诚的心志和悲凉的歌声感动。于是任用他做了客卿。

因为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在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过程中,立下汗马功劳,和管仲鲍叔牙等五位,成为齐桓公的功臣。

宁戚因为牛认识了齐桓公,和牛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对牛长期研究,写出了一部《相牛经》,推动了齐国的养牛业的发展,并且为后世养牛提供了技术和经验。

这里的宁戚鞭牛是形容火势。火龙火马,火鸦火鼠,火枪火刀,火弓火箭,一起发威,烧红了半边天。像火烧赤壁。这好理解。宁戚鞭牛就不好理解。宁戚只是养牛在行,鞭牛是鞭打牛,鞭打牛能打出烧红半边天的效果,很难。就是把牛头都砍了,也就是牛血喷溅那么一下。也不会红半边天。

所以宁戚鞭牛形容火势很盛肯定是典故用错了。

作者想说的是田单鞭牛。由于宁戚的《养牛经》,齐国的养牛技术得到提升,齐国的养牛量大幅提升。这也客观上为后来田单摆火牛阵提供了物质基础。

当年乐毅帅五国联军连下齐国七十城,只剩莒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危难关头,齐国的田单在即墨摆下火牛阵,在在牛角绑上尖刀,牛尾上点上火把,驱赶牛群攻入敌军,顿时火焰漫天,联军溃败。随后,田单一鼓作气,收服七十个城池。

作者说宁戚鞭牛,是形容火势。而宁戚与火势没有多大关系。倒是田单鞭牛更确切。所以,月淡风青认为,作者吴承恩想用的典故是田单鞭牛。

题外:我最近刚又看了一遍《西游记》。然而,不如你看的仔细,没有发现这个问题。在这儿,我应该向你学习。谢谢!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四人帮发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华民族十年浩劫,使中国工业,农业,科技停滞不前,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最硬核师长:越军俘虏一个都不放!边贵祥,1928年生,河北香河人,因为家境贫寒6岁就开始给地主干活,后来他机缘巧合认识了大户人家的护院武师,从武师那里学了一手好拳脚。16岁时,边贵祥在家乡路遇一个保安团丁调

  • 当代人传承文化的例子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文史百科

    当代人传承文化的例子有:1、郭畅旭在常州武进国家高新区喜盈门社区,有一位95后的小伙子郭畅旭,经过13年的学习摸索,遍访名师,不但创立了自己的麦秆画创客工作室,成为麦秆画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获评江苏好青年提名奖,这项艺术自起源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目前已成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95后”小

  • 西樵山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西樵山的传说故事是四方竹的坚贞爱情。据了角,西樵山上的村民,有一个特别的习俗,男子向女子求婚时,得在女子家门前种上一株四方竹,以表示对爱情的坚贞。四方竹,是西樵山上独有的品种,山上各村都有栽种。民间习惯,种植四方竹必须由对爱情忠心的男子种植才能成活。习俗的由来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山上有一

  • 中国第一人口大县是在安徽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史百科

    临泉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位于黄淮平原的西南端、安徽省的西北部,东、东北、东南分别与颍州区、颍泉区、阜南县相邻,西、西北、西南分别与河南省的平舆县、项城市、新蔡县接壤,南与河南省的淮滨县隔洪河相望,北靠界首市和河南省的沈丘县。临泉地域,历史悠久,公元前1042年,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姬旦辅佐

  • 赛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在长城外面的地方,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个酷爱骑马的儿子。有一天,不知什么原因,他家的一匹马逃到了塞外的大草原里。乡亲们都替他惋惜,怕他受不了,都来好言相劝:“你丢失一匹骏马,这真是个大损失。但千万要想开点,保重身体要紧。”这时,老头却十分平静地说:“没关系的,丢失好马虽然是一大损失,但谁知道这不会成为

  • 速求《保护文化遗产光荣,破坏为耻》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6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这部从酝酿到出台花费近10年时间的法律,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作为21世纪我国文化领域出台的第一部法律,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鲜明的“中国特色”,例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区分开

  • 谁知道“咏絮才”这个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咏絮才形容有才气的女子,典出晋代谢道韫,东晋女诗人。谢道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生卒年不详。安西将军谢奕之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谢道韫识知精明,聪慧有才辩。曾在家遇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俄而雪骤,安问:白雪纷纷何所似也?安侄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大为称

  • 看图编个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阳光明媚的一天,小牛和小鸭子相约去公园玩划船,举行一次自己计划的活动,到了公园的大树下,拣到了一只文具盒,它们想要是小朋友找不到心爱的文具盒怎么办,它们决定放弃这次活动去找失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

  • 非遗馆游览日记作文400字急求!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岳麓山位于长沙市区湘江西岸,是湖南有名的风景名胜区。在去游览岳麓山的路上,妈妈告诉我说:“在岳麓山的山脚下,建有许多大学,如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到了岳麓山山脚,我进了大门,我们把车停在湖南大学的图书馆旁然后一路小走进入岳麓山。我们先往右走,不远处就可以看见一个停车场了,停车场旁有一

  • 红旗《旗鉴匠心 文化醒旅》探寻北线非遗匠人(八)完结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红旗联合易车的《旗鉴匠心文化醒旅》活动,以人文为脉络,从祖国大地的东南西北,四线齐发!途径17座城市,一路驰骋、探访各地的非遗匠人,充分显示了红旗品牌独有的文化底蕴和产品价值。我参加的是北线的行程,从红旗总部长春出发途径沈阳、天津最后到达北线目的地:北京。全程共计1000多公里。今天是第八天,也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