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西安不是中原,不属河洛文化,没有母亲河黄河,是华夏之根吗?

西安不是中原,不属河洛文化,没有母亲河黄河,是华夏之根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4/1/22 14:44:14

陕西是中华之根,延安是中华之魂。提问者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陕西有个西岳华山,本来就号称华夏之根,陕西有座大山秦岭,历来被称作华夏之脊,陕西有个关中,自古就是中原之龙首。

中原、中国一开始就指的是关中。关中乃四塞之地,四周大山环绕,中间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所以《诗经小雅》中讲:“漆沮之从,天子之所。瞻彼中原,其祁孔有。。漆水和沮水均在陕西境内,指的是今天北洛河和石川河,“中原在这里指的就是关中平原,即周天子居住的丰镐所在地。“原同“塬,“塬是关中地区对地势比较平缓的地形地貌习惯称呼,比如咸阳原、白鹿原和周原等。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何尊,从字面讲指的是“中间的地域,亦即关中平原,后来引伸指的是广大中原地区。

须要指出的是,古代“中原和现在地理位置意义上的中原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

黄河与陕西有着不解之缘,黄河以“九字形环绕陕西,象母亲拥抱孩子一样护佑着陕西,在延川来了一个乾坤大转弯,然后缓缓从陕西东边流过,流经陕西的渭河和泾河,以及发源于陕西的北洛河和南洛河最后都流入黄河,事实上,黄河不但对陕西情有独钟,而且炎黄起源于黄河上游渭水流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共识,又怎么说陕西不是华夏之根呢?

这个题提的怪怪的,言下之意华夏之根在河洛?在中原?这个说法没考古依据,是中原中心论的错误观点。

根据现代考古证明,华夏明源自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就以华山为中心,分布在500公里范围之内,所以华山被尊民华夏文明根脉,是中华民族的圣山。

社科院考古所前所长、郑州大学特聘教授刘庆柱说:“中国为什么叫中华?华与花同,花的崇拜与花的图腾源远流长。华夏民族的祖先,就是一种以华为图腾的古老民族。华山被尊为华夏根脉,而仰韶文化的分布,就是以华山为中心分布的,主要分布在关中晋南豫西。中华文化就来自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是形成华族核心的人类遗存”。

而考古学泰斗苏秉琦教授正持这一观点,为此他写过一首小诗,有一句“华山玫瑰燕山龙,…”,就是说以华山为中心的仰韶文化扩张到河北,与燕山南北的红山文化融合一事。

而《百度百科》华山条也有大篇幅介绍。

所以,华夏之根,在以华山为中心的关中晋南和豫西。西安距华山120公里,且有仰韶文化早期晚期的重要遗址半坡和杨官寨遗址,所以说西安是华夏文明发源地名副其实。

至于中原一词,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原当然包括西安。

与西安有关的成语故事?

1、“泾渭分明”“泾渭不分”

渭水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水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县船张村相汇.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说的是是在泾水、渭水相会合处,清浊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

3、长安居大不易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4、六街三市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5、日近长安远

原意是说,抬头就能看见太阳,觉得近;但看不见京都长安,所以觉得远.后泛指距京都遥远.也比喻向往京都.

一天,元帝把刚几岁的儿子司马绍(后来的明帝)放在膝上抱着.有人从长安来.(西晋的都城在洛阳,怀帝末年,刘聪焚烧了洛阳,俘虏了怀帝.于是,太子在长安即位,即愍帝)元帝见长安来了人,便打听洛阳的消息.没想到,他怀里的司马绍竟泪流满面,抽抽噎噎地哭了起来.元帝问他为什么哭.司马绍详细地叙述了晋朝东渡的始末.元帝又问他:“你认为长安远还是太阳远?”司马绍回答说:“太阳远.没听说有谁从太阳那儿来,这是明摆着的.”元帝听了司马绍如此聪明的回答,觉得儿子很不寻常.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宴会,把昨天司马绍的回答向大臣们介绍了一番,便又把昨天的问题重复了一遍.司马绍说:“太阳近.”元帝见儿子出他洋相,惊慌得变了脸色,就问:“你今天的回答怎么跟昨天不一样呢?”司马绍回答说:“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小小的司马绍把父亲比作了太阳!

司马绍充满玄机的回答被概括为典故“日近长安远”.

6、渭滨垂钓

在渭水河边垂杆钓鱼.比喻怀才之人,静待重用.渭水位于西安.

7、一字千金: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著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这就是成语“一字千金”的来历其后,“一字千金”多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很高.咸阳属于西安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文史百科

    古代著名书法家的故事如下:1、王羲之入木三分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书法墨迹一直印到木板里面去了。他削进三分深度才见底,木工惊叹王羲之的笔力雄劲,书法技艺炉火纯青,笔锋力度竟能入木三分。“入木三分”就是从这个故

  • “丝绸被面”的故事是怎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苏州流传一则“丝绸被面”的故事:一千多年前,虎丘山下,有个叫刘春的织绸好手,被府台老爷拘到府里,限期一个月内织出为其女儿做嫁妆用的二十四条真丝嵌金被面,要金凤凰和牡丹花的花样,逾期织不成将被收监严办。后来,在牡丹仙子的帮助下,刘春终于按期织出。直到今天,人们仍喜欢到苏州去买丝绸被面。濠上观鱼:“子非

  • 黄河经过陕西哪些城市?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黄河经过陕西省流经延安市、榆林市和渭南市,但都是在省界处。黄河按照顺序依次经过: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山东省,最后注入渤海。陕西省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古人才辈出,帝王将相、风流雅士不乏其人。近代以来,更是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刘志丹(19

  • 我国古代哪些著名的书法家有哪些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1、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的丰碑深远影响着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2、欧阳询,唐朝著名书法家,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欧

  • 关于 黄河 的 故事 , 只要 100 字 就 OK !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鸡叫日出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九个太阳。大地热得像一块烧红了的铁块,人们的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于是,人们请来了一位力气大、箭法准的勇士,那个勇士的名字叫后裔.让他把太阳射下来。后裔拉开大弓,向着天空射出了八支箭,天上的八个太阳就“噼里啪啦”地落了下来。“哎呀,差点射到我了!”剩下的一个太阳急忙躲到了山

  • 关于丝绸之路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文史百科

    故事一:铁木尔帝国与丝绸之路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控制着河西走廊及哈密一带,中亚一带则被控制在自称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铁木尔帝国手中,铁木尔一生征战,建立了一个东起中国北部边境,南抵印度北部,西至小城邦国家,北至俄国南部的大帝国。铁木尔王朝热心于建设华丽的建筑,表现了对学识和艺术的深刻理解,首都撒马

  • 书法本领过程趣事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史百科

    书法本领过程趣事我爱书法书法,是一门艺术;书法,是一种精神;书法,是一种文化。我今年12岁了,从6岁就开始学习书法了。小时候感觉写书法就是在浪费时间,不如出去和伙伴们玩呢!不过后来我我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练书法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更好的学习写字的方法和结构。同时也能观察这个人的脾气性格。练书法要有耐心

  • 关于黄河的传说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文史百科

    大禹治理黄河时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传说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授给大禹的。据说河伯按着玉帝的指点,一心要画个河图,他先到了自己的老家,找到村里的后老汉(后羿的爹),讲了他治理黄河的大志。从此,河伯和后老汉风里来雨里去,跋山涉水,察查水情,画河图。等河伯把河图画好,河伯已年老体弱了。

  • 丝绸之路的小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文史百科

    丝绸之路的故事(一)在丝绸之路上,最动人的莫过於和亲公主的送迎队伍。中国历代王朝,为了与其他国家或民族维持良好关系,通常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册封首领,授予中国的官职,表达与中国的密切关系,称为「册封体制」。二是和亲,中国公主嫁给当地首领为妻,两国用这种婚姻关系达成联盟。当然,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的国家,中

  • 《夸父逐日》,为什么沿渭河,顺黄河,北饮大泽?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夸父追日这是一个大家很熟悉的故事,夸父追赶太阳的目地是要把太阳捉住,要他听从人们的意愿,把经受不了严热的族人从苦难中解救出来。大家都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向西方运行。夸父住在北方。就必须延着太阳向西运行的轨迹追赶。先说古渭水现在称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从陕西注入黄河,渭河北靠东西走向的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