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被上天眷顾的小村,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使得小村富饶,使得村民乐观而慷慨。这里是传统的度假胜地,设施完善,这使得您来到此地既可以体验回归自然的通透,有不会在生活上有任何不便。美丽的景色自然不必多言,繁复而富有层次感的桦林,清幽的小河在下面欢快流淌。每至黄昏,夕阳将带着天才的灵感来把山谷涂抹的明暗交错。珍馐是吸引游客的另一大有点。饕餮的舌头亦能满意这里鱼虾的鲜甜、野菜的清香。字数过多可自有删改,不满意可追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六大遗址:勾勒尧舜时代的社会图景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初步勾勒出了公元前2500年~前1500年即尧舜时代到夏商之际的社会图景。中原地区六座规模大、等级高的中心性城邑,被列入研究重点,它们是:可能与黄帝有关的河南灵宝西坡遗址、与传说中尧时代时空吻合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可能是禹都阳城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城址和可能是夏启之居的河南新密新砦遗址,还有考古学界公认的夏代中晚期都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以及郑州大师姑遗址。六大遗址年代先后衔接,时间上大体从公元前2500年到前l500年,为了解这一千年间的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王权发展的程度以及当时的自然社会环境等,提供了翔实的资料。这一千年的历史正处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期。其“社会图景”可作如下归纳:①农业生产取得长足进步。一是农作物多样化,原来认为只有小米、粟等是主要食物,发现稻米占相当比重,小麦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二是耕作技术的改进,为适应水稻、小麦等多种作物的种植,有了水田、旱田,耕作技术随之发生变化。二里头遗址等都找到了小麦,甚至还找到了除猪、狗之外饲养羊的证据。②铜器冶铸技术的发展。到了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代中晚期,已经能够制造鼎等青铜容器了,青铜容器的制造比制造刀子等小件物品要复杂得多;而复杂的青铜容器,如鼎在这一时代的晚期成为中国王权的象征。③社会发展变化方面。一是等级制强化和制度化。比如在陶寺遗址中的1000多座墓葬中,大墓约占1/10,每座墓葬能出土百余件随葬品,而小墓则占大多数,其出土的随葬品寥寥无几;二是大型城邑的出现。陶寺遗址发现了建于公元前2100年左右的大型城址,它非常宏大,有280万平方米,南北1800米,东西1500米。修建这样规模的城址需要大量人力,可见当时组织人力从事工程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三是出现反映王权的宫殿、宗庙。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宫城,发现了中轴线左右对称的布局,多重院落,这个传统一直影响到到北京紫禁城的建造,开了几千年中国宫城布局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