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235 更新时间:2024/1/19 16:56:52

上海国家级非物质化遗产有55项。

1、江南丝竹

中国民间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一带。辛亥革命以后,在上海地区得到较大的发展,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集”、“雅歌集”、“国乐研究社”等组织。2006年5月20日,由江苏苏州太仓市和上海市联合申报的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锣鼓书

旧称“太保书”,“太保”是由上海郊县农村中求保佑太平的活动“太卜”衍化而成,是在上海地区流传民间曲艺之一,因演出时由演员自击锣鼓演唱故事,民间亦称之为“堂锣书”、“神鼓书”。新中国成立后,合其名称为“锣鼓书”。锣鼓书有着极广泛的群众基础,堪称曲艺的杰出代表。在当地家喻户晓,影响甚广。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十锦细锣鼓

是上海泗泾地区的吹打艺人们吸收了昆腔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不断打磨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音乐,距今已近300年的历史。于2008年6月成为国务院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

4、上海道教音乐

是一个各乐种成分相互融汇、并具有江南地区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丰富道教色彩的音乐。它伴随着上海道教浩繁的斋醮科仪的进行,灵活巧妙地在各种场合穿插运用,有时鼓声震天,气势磅礴,以示召神遣将、镇邪驱魔;有时丝竹雅奏,音绕梁,使人身心清静,如入缥缈之境。

5、上海龙华庙会

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华东地区历史悠久并沿袭至今的传统庙会之一,它是商品集市、民间信仰和民间娱乐三者相结合的综合性庙会,是独特的海派庙会。它不仅对上海地区,而且对长三角地区曾经发生过深远的影响。

6、嘉定竹刻

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以刀代笔,以书法刻竹,是嘉定竹刻的主要特点和传统技艺。嘉定竹刻艺人以刀代笔,将书、画、诗、文、印诸种艺术融为一体,赋竹以新的生命,使竹刻作品获得了书卷之气和金石品味,风雅绝俗,成为历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行草编

徐行古镇是江南著名的草编之乡,黄草草编是上海嘉定徐行的传统手工艺品,上海嘉定区劳动人民利用黄草杆茎编织成玲珑精致的生活用品,缀以色彩鲜艳的花纹图案,精细美观,轻巧方便,成为一方名产,其黄草编织历史悠久,饮誉中外。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8、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

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上海市徐汇区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在中国有着非悠久的历史,棉麻纺织品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唐代手工棉纺织技艺得到明显提高,清代达到繁盛时代。2006年5月20日,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人民网:上海55项国家级“非遗”全名单公布

55种

一、民间文学

1、吴歌;2、谚语(沪谚)。

二、传统音乐

1、江南丝竹;2、码头号子(上海港码头号子);3、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浦东派)4、锣鼓艺术(泗泾十锦细锣鼓);5、道教音乐(上海道教音乐)。

三、传统舞蹈

1、龙舞(舞草龙、浦东绕龙灯);2、狮舞(马桥手狮舞);3、滚灯(奉滚灯);4、传统戏剧。

四、戏曲

1、京剧;2、越剧;3、沪剧;4、木偶戏(海派木偶戏);5、淮剧;6、滑稽戏;7、昆曲。

五、曲艺

1、苏州评弹(苏州评话、苏州弹词);2、锣鼓书;3、独脚戏;4、浦东说书;5、浦东宣卷。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1、精武武术;2、绵拳。

七、传统美术

1、剪纸(上海剪纸);2、顾绣;3、黄木雕;4、竹刻(嘉定竹刻);5、灯彩(上海灯彩);6、面人(上海面人赵);7、草编(徐行草编);8、玉雕(海派玉雕);9、木雕(紫檀雕刻);10、上海绒绣。

八、传统技艺

1、徽墨制作技艺(曹素功墨锭制作技艺);2、民族乐器制作技艺;3、乌泥泾手工棉纺织技艺;4、木版水印技艺;5、金银细工制作技艺;6、印泥制作技艺(上海鲁庵印泥);7、酱油酿造技艺(钱万隆酱油酿造技艺);8、传统面食制作技艺(南翔小笼馒头制作技艺);9、素食制作技艺(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10、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亨生奉帮裁缝技艺,培罗蒙奉帮裁缝技艺);11、笔制作技艺(周虎臣毛笔制作技艺);12、石库门里弄建筑营造技艺;13、古陶瓷修复技艺;14、上海本帮菜肴传统烹饪技艺。

九、传统医药

1、中医诊疗法(朱氏推拿疗法、顾氏外科疗法、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2、中医传统制剂方法(六神丸制作技艺);3、针灸(陆氏针灸疗法);4、中医正骨疗法(上海石氏伤科疗法)。

十、民俗

1、端午节(罗店划龙船习俗);2、元宵节(豫园灯会);3、庙会(上海龙华庙会)。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家乡的春节400字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1.新的一年到了,去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新的一年又将开始了。一到腊月,每家每户都要预备年货,超市里的物品一抢而空,交费的队伍如长龙般拥挤。办好年货,就要大扫除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要把屋里的东西打扫得一尘不染,寓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腊月三十,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

  • 彭水民间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文史百科

    以从重庆北站乘火车(现在只有两班)去黔江,再乘汽车去目的地,租车也行,也有公交车去!费用不高,到了一问就知道了,多问几个,你们人多有优势,别人要承揽生意,不会骗你们!祝旅途愉快!5619次列车(重庆北--秀山)详细情况发车时间22:45到站时间06:06运行时间7小时21分钟全程406类型普通列车:

  • 收集一些遗迹上的对联,再去了解其中的故事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派,古今无尽大江流。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恨;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古今愁。黄鹤飞去且飞去;白云可留不可留。对江楼阁参天立;全楚山河缩地来。楼未起时原有鹤;笔经搁后便无诗。何时黄鹤重来,且自把金樽,看洲渚千年芳草;今日白云尚在,问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心远

  • 24孝的全部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文史百科

    01孝感动天02亲尝汤药03啮指痛心04百里负米05芦衣顺母06鹿乳奉亲07戏彩娱亲08卖身葬父09刻木事亲10行佣供母11怀橘遗亲12埋儿奉母13扇枕温衾14拾葚异器15涌泉跃鲤16闻雷泣墓17乳姑不怠18卧冰求鲤19恣蚊饱血20扼虎救父21哭竹生笋22尝粪忧心23弃官寻母24涤亲溺器囊萤映雪凿壁

  • 关于剑网3王遗风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pre一醉江湖三十春,焉得书剑解红尘这句话是对,雪魔王遗风一生的最好总结吧,一教两盟三魔的三魔之一,恶人谷谷主,红尘一脉当代唯一传人。三魔分别指的是雪魔王遗风、剑魔谢云流、琴魔高绛婷王遗风屠城是因为,王遗风风流倜傥,逍遥江湖,在自贡城偶遇文小月,文小月天生瞽目,在她的世界里一切都是黑色的,然而二人一

  • 关于关公巡城的故事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史百科

    农历四月初八,是关帝巡城的日子“关帝巡城”最早始于北宋徽宗年间(公元1101年公元1119年),亦即关羽被宋徽宗封为“崇宁真君”“武安王”“义勇武安王”时期。没有这个详细的历史故事,我小时候家里有本故事书,上面写的是关公点兵,说是曹操怕关羽不依附他,为了显示自己兵强马壮,就让自己不多的军队一遍遍绕圈

  •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palign=centerstrong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trong(共计518项)/ppalign=centerstrong一、民间文学(共计31项)/strong/ppalign=left序号编号项目名称申报地区或单位1Ⅰ1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2Ⅰ2布洛陀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

  • 三峡的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文史百科

    长阳的撒叶儿嗬、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兴山民歌、青林寺谜语、下堡坪故事、宜昌丝竹、枝江民间吹打乐屈原故里、大三峡、清江流域和沮漳流域为四大载体,上古楚文化、巴文化、大川文化,在这里交融光大,积淀深厚。

  • 坎门镇的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文史百科

    坎门镇位于玉环岛南端。东濒东海,与鸡山乡隔海相望,南连洞头县,西接陈屿办事处,北邻城关办事处。陆地面积24.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37.9亩,属沿海半山区。辖地钓艚岙与南排间山门为海上要道,渔船北上南下皆经过该处,旧时无航标,便以东山头大坎崖为标识,称泊地为“大坎门”。2009年玉环县人民政府下

  • 山西永济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报告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台州13个国家级非遗名单:台州乱弹、黄沙狮子、天台山干漆荚苎髹饰技艺、济公传说、仙居无骨花灯、黄岩翻簧竹雕、临海词调、大奏鼓、彩石镶嵌、线狮(九狮图)、坎门花龙、章氏骨伤疗法、石塘七夕习俗。省级名录:(一)第一批1、台州乱弹(台州市)2、临海词调(临海市)3、黄岩翻簧(黄岩区)(二)第二批4、济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