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公庙座落湖南省长沙县槊梨镇临湘山,庙中主祀晋代大司马长沙郡公八州都督桓公陶侃的后嗣陶淡和陶垣叔侄。据《晋书隐逸传》载:“陶淡,夏子,字处静,幼孤,好导养之术,谓仙道可祈。年十五六,便服食绝谷不婚娶,家累千金,僮客百数,淡终日端拱,曾不营问,颇好读易,善卜筮,结庐临湘山中,养白鹿以自偶。州举秀才,淡避居埤山(在今湘阴县境),与侄专心修养,若将终身焉。”其说并见于《湖南省通志》和《长沙府志》,也收入《中国人名大辞典》但俱未具生卒年月。民间自古传说:陶淡生于晋武帝太康九年戌申(288)八月十七日。陶则诸书未载,传说字太仁,生于晋愍帝建兴四年癸酉(313)正月十三日,精医术,习天文。又传,南北朝梁天监三年甲申(504)陶公叔侄同时尸解,遗蜕如生。据此,陶淡存世216岁,陶存世191岁,这即使在早婚的古代,也似乎是不太可能的。陶侃是陶淡的祖父,据《辞海》,陶侃生于公元259年,殁于公元334年(魏甘露四年至晋成帝咸和九年),享年76岁,据此推算,陶侃29岁时就做了祖父(姑不论陶淡是否长孙),未满花甲(54岁)就做了曾祖父,这似乎难以理解。总之时代久远,手头又无陶氏族谱,因此还待继续考证。陶公叔侄,以簪缨世胄,翩翩浊世佳公子,为什么能舍却功名富贵,辞荣耽寂,隐逸山林呢?前人认为“迹其用心,无非国运之弱,欲尽忠而君已非;伤家道之衰,欲尽孝而亲已殁。忠孝之心莫能达,悲愤之念所由生。古往今来,弃家修道,皆士大夫不得已之所为。”(黄德溥引临湘山记》)又李光宝《陶公真人庙碑记》云“当晋室兆乱,铜驼荆棘,朝士相率挂冠,至草泽俊民,沿东京激诡之气,遁为清谈,清谈既悔,而幽岩孤特辈,遂蹈长生退着,是皆大不得于君臣朋友间……。”这些根据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分析,绝非妄自揣测。陶公庙属道?抑或属佛?至今犹存异议。然考其究竟,应属道教无疑。陶公庙山门门额历为“临湘山”,称“山”也是道家独有的称谓。陶公庙则为民间俗称,1947年出版的庙志,也叫《临湘山志》而不作陶公庙志,也即本此,考该庙始建于南北朝梁天监六年,当初仅茅庵一椽,此距佛教人长沙,早300余年,民间祭祀,纯为纪念性质。再考现存之后殿大梁,重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梁的中心,绘一太极图,太极图为中国道教之特有标志,又清咸丰二年(1852)清廷初封陶淡为孚佑真人,陶为福佑真人。同治十一年(1872)又分别加封“昭显”和“灵应”,真人之称,据《辞海》解释,系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可见陶公是修道而非学佛,又山门左右门额,分别为“紫府”、“丹邱”也都是道家指仙人所居,据此种种,陶公庙(正名应作临湘山)无疑应属道教宫观。陶公叔侄,都是“尸解后,肉躯不朽,遗蜕如生”而“肉身成圣”。此事解放初期经长沙县文化馆取样鉴定,1958年被毁后骨殖抛残,认定确为“肉身”无疑。对陶公肉身的存废,历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据曹孟其《述临湘山》一文介绍:“(辛亥)革命之初,诸新贵颇倡破除迷信之说,以告文经纬、吴作霖,至欲毁二真人,持议未决,且以召余,时方汹汹,以为必如是乃可,余谓日本游就馆(按即博物馆)得埃及木乃伊,费至数十万金,今二陶为晋代高士,名列史册,历年一千八百,曹豁衣钵,宁是比拟,公等乃欲毁之,何其迕也。于是相对默然,事遂中止……。”谈到肉身,即死而不朽者,在浏阳河流域似乎是一种费解的特殊现象,不仅陶公是肉身成圣,还有多处如此,如石灰咀的李公真人、星沙杉仙庙的陈公真人,跳马涧的阚公真人、黄花市的王公真人……等等,这种现象,在别处几乎没有,这需专家们从自然环境与历史根源上去查找原因。榔梨镇与陶公庙的关系,历来推断是“因庙成集,因集成市”。也就是一种市场经济依托的关系。一年两次春秋庙会,历来官府提倡,商户重视,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庙会搭台,经贸唱戏”。历史上清、民两代的地方官吏,包括巡抚、督军、省长、知府、知县每逢水旱虫灾,迎请陶公进省求晴、求雨、驱蝗,有史可查的自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至民国三十三年(1944)就有十一次,每次迎送,都是摩肩接踵,道为之塞,因而名气也就无远勿盖,香火绵延,这对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更多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文章围绕阿长些了哪八件事情?重点写了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对她的称呼的由来,写了她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写了她的睡相,写了元旦的古怪仪式,写了她一肚子烦琐的道理,写了她给“我”讲长毛的故事,写了她谋害“我”的隐鼠,重点是写她给“我”买来了《山海经》。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
董永七仙女传说哪几个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董永七仙女文化园”项目计划总投资6700万元,占地143亩,整个工程规划建设董孝贤祠、古戏台、天仙茶馆、十八里亭、老槐树、凤凰池、丝缫井等24个景点。“董永与七仙女文化园”整体定位为汉唐风格,围绕孝贤文化和爱情传说两大主题,充分挖掘东台市历史文化渊源,努力彰显西溪古镇地方特色。在公元1650年,厄
设商店有某商品10件,其中一等品8件,二等品2件售出2件后,从剩下的8件中任取一件,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因为售出2件未说明是否为二等品还是一等品,所以这个题目应该以整体考虑,即从“剩下的8件中任取一件”和从“商品10件中取一件”的概率是一样的,那么取得一等品的概率为8/10=80%。望采纳~
写一篇关于是非不分的寓言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文史百科
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
传统佳肴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文史百科
话说草公受其将士之托,片刻之后,成其美味。属下兴之,扶菜奔告翼德,翼德惊曰:汝辈无识大体,焉能使草公为其厨,大怒,要以鞭赐之,草根大笑进来,莫事,莫事,军何以怒,非美味已?翼德敬之,汝为吾父当者,焉能伙夫待之,飞当伺候,军言重矣,请尝之,熟能告知其味?飞曰菜之浓厚,入口满嘴呷,盛气逼人,伸出大拇指,
家乡的春节 作文 涞源 500字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文史百科
在我的家乡阜阳,过春节也是挺有意思的。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忙碌了,忙着采购许多的年货,如:春联、年画、饮料、鞭炮、鸡、鸭、鱼等,在三十这天下午,人们也就把许多的东西都买好了。除夕晚上,人人都守岁,吃完饺子。在八点钟左右打开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欣赏着惊心动魄的杂技,观看着有趣的小品,然后靠在沙发上,
以家乡春节民俗为话题的作文山西临汾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文史百科
一年一度的春节又来到了,大街小巷热闹非凡,而每个地方的过节习俗都各具特色。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十堰过春节的习俗。每到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最初人们是以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旁用以避邪,后来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的名字。春联多用红纸书写,代表着吉祥
杜甫和唐婉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文史百科
杜甫的是唐朝人,唐婉是宋朝人,他们两人之间没有故事。1、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
厨师易牙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时齐国名厨易牙春秋时代有一位著名厨师,名叫易牙,也有写成狄牙的。他是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人。雍,古文作饔,是早餐、晚餐的意思。易牙作为雍人,就是专管料理齐桓公饮食的厨师。他擅长于调味,加上善于逢迎,所以很得齐桓公的欢心。易牙和管仲同时在齐国作事。管仲对齐国的贡献很大,管仲死后,易牙与竖刁等拥
家乡春节的作文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它标志农历旧的一年结束。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人们将告别寒冷单调的冬季,迎接生机盎然的春天。家乡的春节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会有精彩。虽然春节期间大家都忙里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欢乐相比,我想应该是欢乐占的比例更多吧。除夕是最值得我们庆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