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的痛,我们踢不好足球,但我们国家确实曾经是足球之乡,早在汉武帝时期,足球的前身蹴鞠就十分流行,在后面的朝代蹴鞠更是大火。唐朝的时候,就连地位低下的女子也可以参入到蹴鞠运动中来。按照这个发展趋势,我们的足球技术应该非常好才是,但是明朝和清朝的统治者都限制人们玩蹴鞠,导致蹴鞠慢慢失传,中国蹴鞠最终不能由中国人自己发展成为现代足球。
明太祖朱元璋明确提出,禁止在军队中踢蹴鞠,违反者一律卸脚。蹴鞠最早开始的时候是用于军事训练,然后再慢慢流向民间,成为一项体育运动。可是到了朱元璋当政时期,他认为蹴鞠会导致士兵贪图享乐,就用极其严酷的刑罚阻止士兵踢蹴鞠,军队中也陷入到了一片蹴鞠恐怖当中。由于统治者的干预,蹴鞠慢慢就失去了玩的人。
清朝统治者当政时,也禁止人们踢蹴鞠。清朝统治入关之后,对待中原的一些文化有敌视情绪,从顺治到乾隆的历代皇帝都通过口谕或者是圣谕的方式严禁人们从事蹴鞠运动。这一下就把蹴鞠给封杀了,会踢蹴鞠的人不敢踢,后人来又不知道蹴鞠这种运动,蹴鞠在清朝就遇到了绝境。
在中国的发展受阻之后,蹴鞠在外国却大受欢迎,外国人将蹴鞠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慢慢地蹴鞠就变成了现代足球。这多少有点遗憾,蹴鞠虽然最早发源于中国,但是却是在他国发展演变。目前,我国男足的水平不尽人意,不过只要国家重视起来,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也会拥有非常出色的男子足球队。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即用踢,“鞠”系皮制的球,“蹴鞠”就是用脚踢球,它是中国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有直接对抗、间接对抗和白打三种形式。蹴鞠流传了两千三百多年,对现代足球的产生具有重要的影响。
其实蹴鞠在汉武帝时期就流行起来了,可是蹴鞠为什么没能成为现代的足球呢?史料记载,汉武帝出征西域时,在一干战俘中相中了身体健康、活拨乱跳的蹴鞠高手,带回宫好好学习他们的蹴鞠技能。曹操戎马一生,到哪也不落下蹴鞠高手孔桂。在宋太宗时期,“贱民”张明因出色的蹴鞠技能,被太宗命为右羽林军大将军。《水浒传》中的高俅也是凭借着踢得一脚好球而从此走上人生巅峰。“蹴鞠改变命运”,大抵如此。
宋后期,蹴鞠的观赏性和专业性增强,这一趋势削弱了它的游戏趣味,此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的发展阻碍了蹴鞠在民间的自由发展。而正式的蹴鞠又遭遇了新的赛制改革,表演性增强。且在强化了进球难度(球门拔高到了9米之高)的同时,限制了队员的发挥空间,参赛选手只有传球的权力,射门成为了队长的特殊权利。
在元代时期的蹴鞠丧失了宋代那种国家级礼仪庆典的特殊地位,彻底流入民间发展。到了明代,《明史》记载割据一方的吴王张士诚之弟张士信,“每出师,不问军事,辄携樗蒲、蹴鞠,拥妇女酣宴”,蹴鞠已经沦为贪图享乐的代表。明太祖建国后,立诏严禁止军中蹴鞠,“蹴鞠者卸脚”。蹴鞠笼罩了一层恐怖的阴影。虽清军入关后,蹴鞠被纳入了冰上蹴鞠,但这一特殊的蹴鞠方式对环境要求过高,蹴鞠成了“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至清朝建立,满族统治阶级对中原的蹴鞠文化施行了禁令政策,从顺治的口谕禁令到乾隆的公文,这一道道圣谕变为了贴在蹴鞠活动上的封印,蹴鞠近乎成了违法活动。虽然,蹴鞠活动遭到了统治者所禁止,但什么也无法阻止古代人寻找快乐,没有了蹴鞠,人们就开始钻研起了古典戏曲。蹴鞠已成往事,如今被称之为“四大国粹”之一的京剧,也不失为弥补遗憾的一种特殊补偿吧!
这也就是最什么蹴鞠没能够成为现代足球的原因,但是蹴鞠也对现代足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才会有现在的足球。